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运用与创新探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社会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计划经济存在的诸多弊端,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运用市场体制的制度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借鉴和运用欧美国家利用市场体制所取得的成果。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及价值观念对市场体制的价值理念、理论体系及实践过程进行了有效创新,进而使市场体制有效地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运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105-03
  我国在1978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将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体系及市场体制建设成果引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体系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开创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市场体制的价值觀念,完善市场体制下的社会制度,积极借鉴和学习欧美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为有效消除这一体制和我国政治体系之间存在的矛盾,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理念、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创新,进而使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在我国社会之中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作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运用与创新开创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突破性尝试,打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认知,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运用与创新进一步凸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缺点,给出了消除市场经济体制自身所包含的矛盾的具体策略,扩大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运用
  (一)市场体制价值观念的应用
  市场体制所奉行的基本价值观念为“优胜劣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特点,在实践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升生产力,社会经济体制本质是在提升和促进社会生产力过程中采用的方法[2]。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价值观念使自由竞争中的胜利者能够获取生产力发展而带来的大部分利益,失败者则几乎无法获取任何利益。这一制度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个体获取自由竞争胜利的欲望,刺激个体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受生理条件限制,个体之间在体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但是在脑力和意识思维层面则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脑力和意识思维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中竞争的核心。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价值观念本质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有效改造,进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实质上是对外部环境改造之后所获得成果的分配原则,能够有效刺激和激发个体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泛承认这一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并以此为基础引导个体价值观念和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这一价值观念对社会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体系等进行有效改革,以确保这一价值观念具备实际应用的外部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据这一价值理念,对政治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将这一价值观念同自身所奉行的其他价值理念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使价值观念得到实际应用。
  (二)市场体制社会制度体系的应用
  市场经济体制为践行自身的价值观念构建了法制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体系。构建法制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借助法律赋予个体基本的权利,保障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均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参与到自由竞争的过程之中。与此同时,法制体系也对竞争的限度进行了明确规定,确立了竞争的基本规则和底线。为保证法制体系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法制体系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民主政治体系应运而生。法制体系和民主政治体系的建立有效保证了自由竞争的有序稳定进行,有效缓解了自由竞争所导致的社会贫富差异过大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均衡社会个体的竞争能力,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教育体系,使社会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备学习知识的条件[4]。法制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的形成保障了自由竞争的持续稳定进行,有效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社会制度的运用是以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结合自身政治理念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充分发挥法制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及教育体系的作用,进而为落实和践行市场体制价值观念奠定基础。
  (三)市场体制成果的运用
  欧美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能够为我国运用市场体制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避免我国在运用市场体制的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优化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市场体制的效果。对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欧美等国家在实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和呈现了市场体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优胜劣汰的基本机制使社会之中的群体出现了巨大的分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冲突和对抗不断加剧,进而使社会进入动荡和停滞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市场体制成果运用的核心是坚定树立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应用市场体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对宏观经济的把控,有效限制社会财富的集中;在此基础上借助政治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要素进行调整,实现竞争性要素资源的均衡分配,并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从根本上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创新   (一)市场体制价值理念的创新
  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市场体制价值观念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个体自身所擁有资源的差异性,因此,自由竞争实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相对拥有更多生产资料的一方将在竞争中获取巨大的优势,由此导致社会财富不断向社会中的少数群体集中,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呈现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价值观念的创新在于凸显自由竞争的公平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之中,我国一是通过采用宏观性的调控策略对掌握有更多生产资料者进行限制,进而缩小其在竞争过程之中的相对优势;二是制定专项的政治管理策略,对自由竞争之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帮扶,进而提升其在自由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三是强化基础服务设施的公有属性,让参与竞争的个体在竞争过程中享受一致的公共服务。
  (二)市场体制理论的创新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的法制体系、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践时,需要依据中国政治理论和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对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的有效创新。上述体系制度本质上是以欧美社会人文环境和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诞生的,随着相关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的应用,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扩展,适用的政治体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运用相关体系将针对性地解决相关体系在欧美政治环境之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欧美国家解决自身国内市场体制所带来的一系列市场体制问题提供有效的借鉴[5]。
  (三)市场体制实践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践行市场体制是世界经济政治体制的首次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之中需要解决诸多的问题。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将市场体制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得到了实践,其本就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一种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市场体制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理论和策略进一步发展了市场体制,使其具备了更高的实践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市场体制时遇到了诸多实践层面的困难,此类问题的成功解决开拓了解决市场体制实践问题的思路,极大地推动了市场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体制的创新中汲取有价值的养分,不断完善自身的体制,提升市场体制的生命力。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市场体制是推动自身社会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应用这一制度时对其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制度同国家政治制度融为一个整体。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成功地运用了市场体制价值观念,保证了自身的政治本色,避免了市场体制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出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 人民共创共享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系统阐发[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0(01):15-27.
  [2] 陈江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 理论视野,2018(01):12-15.
  [3] 刘明松. 求解民生问题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线索[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03):44 - 49.
  [4] 师吉金. 近20年来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03):11.
  [5] 胡建华. “四个新”总要求领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N]. 学习时报,2021-06-21(08).
  (荐稿人:马强强,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式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书屋建设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推进全民阅读起保障性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农村书屋建设的意义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书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高校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实践案例,从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整合力量、保障运行,强化培训、提升服务等几个角度,对农村书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究
摘 要: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自身的独特性并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不论历史如何变迁更迭,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都未曾改变。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铸就了中华儿女坚实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变迁补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引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干部群体面临着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党和国家对干部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内驱力作为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终身学习背景下意义重大,如何提升干部学习者在培训学习中的内驱力成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并阐述了学习活动中内驱力作用的过程,就干部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培养途径做了探索和分析。学习者只有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相关史料,特别是历史档案等原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回顾和梳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程以及金陵大学图书馆学人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本土化探索与创新,分析其意义及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启示。
课程资源建设是教改的核心,研究课程资源改进的步骤和规律,是推动课堂革命的关键。本文以国家一流课程会计学为例,介绍了课程组利用PDCA循环理论,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计划,检查教学效果,发现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以期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以数据库为代表的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采购问题不仅涉及金额巨大,且法律问题复杂。现行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多通过经验思维和行业惯例与数据库供应商进行谈判,鲜有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认识数据库的采购问题。文章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采购谈判工作提供法理阐释,在运用法律意识和思维规避法律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图书馆和读者的合法权益。文章采用调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当前疫情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数据库采购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瓶颈问题进行调研和整理,提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框架下解决这
摘 要: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新时代青年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当代国防建设现状的有效途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转略转移是国家国防历史的组成部分,长征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长征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筑牢理想之根、坚守信仰之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探讨融合长征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使长征精神贯穿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达到赓续红色基因、高扬理想信
摘 要:如今,全球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阶段。在这一背景下,要使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地发展,需探索全球治理的途径。推进互联网建设,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各国都需重视网络管理。我国在2017年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这是管控网络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围绕《网络安全法》展开,分析了其颁布的意义;提出其在实施时,需遵循保障虚拟空间主权、安全发展与信息化发展同步、多层次共同治理这几个基
摘 要:作为非裔美国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最具盛名的戏剧之一,《篱笆》以美国黑人马克森家族三代的父子关系为主线,刻画了固守传统的家长制父亲形象与背离传统的反叛式儿子形象,揭示了非裔美国人的真实生活。本文将在成长小说的视阈下,通过冲突与反叛、继承与超越、文化认同三方面,探析《篱笆》中三代父子之间成长的因果关系,展现家族传统的连续性,彰显黑人文化的传承性,探寻威尔逊为非裔美国人谋划的生存出路。  关键
摘 要: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至关重要,其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随着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蓬勃开展,双创竞赛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乡村振兴”等竞赛主题的开展,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竞赛中多维度多层次能力的训练成了研究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新平台。通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