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摘 要: 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应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文化教育 创新路径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热播,睿智大气的主持人董卿和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诗词的无穷魅力,而且带来了一股传统文化热。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应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面临的危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有的智慧、气度和神韵成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也为每个中华儿女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与滞后断裂的倾向。
1.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念并存状态的矛盾。当今社会开放、多样而复杂,多元文化和多样价值观念并存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面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交织、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年轻一代在具有更多价值选择的同时面临诸多价值困惑甚至矛盾分化。再加上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为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和平台,祖辈相传的传统观念开始受到多种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早已不是人们唯一的文化选择,这就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造成了传统文化逐步流失断裂的现象。
2.傳统文化的封闭性与当代社会开放发展趋势的矛盾。由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保守封闭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积极借鉴吸收现代化因素超越自身的局限,在与现代文化的争锋中成为弱势,丧失了权威性与主导性,逐步成为滞后于时代要求的文化形态,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游离于文化核心从而成为社会非主流。尤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那里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冷遇。一些青少年不了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何物,亲情伦理观念淡漠。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少年的青睐,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与挑战。
3.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矛盾。中华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源远流长,世代传承,涵盖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丰富的内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但由于历史渊源和承袭等原因,某些传统文化依然停留在文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突如其来又发展迅猛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新媒体技术更熟悉和亲近,他们更习惯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这就使得依靠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承载体的传统文化“失宠”,这就会使某些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处于难以传播的境地。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手段和方式依然枯燥陈旧,难以调动人们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瓶颈。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
高校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滋养青年一代的灵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必须融合新媒体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3]。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需要借力新媒体技术,在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通过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等,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作为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育渠道,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在校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校园社团、校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营造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提升个人使用新媒体的技能,善于使用网络技术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打造出具有学科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学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种大规模的开放网络教育平台,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渠道。慕课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慕课是网络优质课程,可为大规模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是课程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学习主体的中心作用得以凸显,人与技术和谐共生”[4]。慕课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融入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过程充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内容讲解、在线讨论、课程作业、教学笔记、网上测试、教学评估等多种教学服务支撑平台,几乎涵盖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通过慕课发布传统文化课程,将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对话探讨,实现师生之间的多人共时互动,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3.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高校要大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广泛地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为了便于学生阅读,高校可以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将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典籍纳入数据库,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服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经典”,接触“大师”,使他们在阅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可以收录一些现代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乃至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可以在数据库中开通读者反馈渠道,及时接收读者的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
4.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同一股文化清流激发了众多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电视网络平台,使青年学生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染,也可以依托网络移动终端社交应用软件,建立传统文化推送交流平台。如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和教师的博客等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点对点地向关注传统文化的广大学生推送相关资讯。推送交流平台发布的文章,经青年学生阅读后,又容易被随时转发,具有无限的传播空间和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具有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瑰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对于青年学生的人格、品质养成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既面临问题,又充满机遇。“教育者把握‘互联网 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5]。新媒体时代要想真正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创新教育与传承之路,打造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3]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33-238.
[4]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5]周刘波,刘航.“互联网 ”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6(10):30-31.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6JYB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应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文化教育 创新路径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热播,睿智大气的主持人董卿和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古诗词的无穷魅力,而且带来了一股传统文化热。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媒体形式方兴未艾,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极大地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效率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学生是新媒体应用与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应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面临的危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有的智慧、气度和神韵成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也为每个中华儿女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与滞后断裂的倾向。
1.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念并存状态的矛盾。当今社会开放、多样而复杂,多元文化和多样价值观念并存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面对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交织、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年轻一代在具有更多价值选择的同时面临诸多价值困惑甚至矛盾分化。再加上青少年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为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和平台,祖辈相传的传统观念开始受到多种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早已不是人们唯一的文化选择,这就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造成了传统文化逐步流失断裂的现象。
2.傳统文化的封闭性与当代社会开放发展趋势的矛盾。由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保守封闭的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积极借鉴吸收现代化因素超越自身的局限,在与现代文化的争锋中成为弱势,丧失了权威性与主导性,逐步成为滞后于时代要求的文化形态,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游离于文化核心从而成为社会非主流。尤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那里遭遇到一定程度的冷遇。一些青少年不了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何物,亲情伦理观念淡漠。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少年的青睐,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受到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与挑战。
3.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传播教育手段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矛盾。中华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源远流长,世代传承,涵盖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丰富的内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但由于历史渊源和承袭等原因,某些传统文化依然停留在文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还没有完全适应突如其来又发展迅猛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新媒体技术更熟悉和亲近,他们更习惯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网络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这就使得依靠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承载体的传统文化“失宠”,这就会使某些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处于难以传播的境地。如果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手段和方式依然枯燥陈旧,难以调动人们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瓶颈。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
高校深入扎实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滋养青年一代的灵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必须融合新媒体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3]。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需要借力新媒体技术,在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平台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通过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等,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新媒体时代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作为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育渠道,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在校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校园社团、校学生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营造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提升个人使用新媒体的技能,善于使用网络技术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打造出具有学科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学习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创建传统文化慕课网站。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种大规模的开放网络教育平台,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渠道。慕课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慕课是网络优质课程,可为大规模学习者提供在线学习;是课程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学习主体的中心作用得以凸显,人与技术和谐共生”[4]。慕课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融入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过程充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通常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内容讲解、在线讨论、课程作业、教学笔记、网上测试、教学评估等多种教学服务支撑平台,几乎涵盖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通过慕课发布传统文化课程,将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对话探讨,实现师生之间的多人共时互动,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
3.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高校要大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广泛地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为了便于学生阅读,高校可以建立传统文化图书数据库,将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化典籍纳入数据库,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服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经典”,接触“大师”,使他们在阅读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可以收录一些现代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术著作,乃至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可以在数据库中开通读者反馈渠道,及时接收读者的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
4.依托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平台。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同一股文化清流激发了众多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电视网络平台,使青年学生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染,也可以依托网络移动终端社交应用软件,建立传统文化推送交流平台。如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和教师的博客等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点对点地向关注传统文化的广大学生推送相关资讯。推送交流平台发布的文章,经青年学生阅读后,又容易被随时转发,具有无限的传播空间和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具有民族性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瑰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对于青年学生的人格、品质养成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既面临问题,又充满机遇。“教育者把握‘互联网 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5]。新媒体时代要想真正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广泛地挖掘新媒体资源的优势,创新教育与传承之路,打造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06).
[3]彭欣.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33-238.
[4]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5]周刘波,刘航.“互联网 ”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6(10):30-31.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6JYB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