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新加坡建交20周年之际,两国于7月23日签署了一份电影合作拍摄协议。根据协议,合作拍摄的电影在两国均能享受与国产电影同等的政府资助及鼓励政策。
新加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在这个人口约450万的国家,2009年的票房收入达到8.2亿美元,是全球电影上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新电影合作协议的签订,对蓄势待发的中国电影产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去新加坡找“更广大的出口”
“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新合拍片在中国放映将不再受进口片引进限额的约束,已经与中国或新加坡签署合作拍摄协议的第三国电影合作拍摄者,参与中、新合拍片的制作过程,多边合拍作品都将因此受益。”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局长谢德谦说。
据了解,新加坡已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三国签署了合拍协议,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有电影发行协议。中、新电影合作拍摄协议签署后,未来双方合拍片可以在国际市场打造出一个更庞大的发行网络。
“合拍片”的概念早在1997香港回归之后就出现了。根据相关政策,香港拍摄的华语电影经过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同时,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抽取内地票房的1/3。
“但是现在香港团队的人工和制作费用越来越高,内地电影应该寻找一个更为广大的出口。”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公司(下称“保利博纳”)总经理于冬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有时候一部号称票房过亿的片子最后分到片方手中也就4000万左右。而且,中国很多电影只能在内地发行,能卖出去的太少。”于冬说。
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兼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将在10月份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星海》在新加坡举行首映礼。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新两国签订电影合作协议对中国影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无疑拓宽了国产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市场空间。
根据中、新电影合作拍摄协议,合拍片的资金方面,中国电影人投资不能少于20%。但中国电影人可以和新加坡影人一样享受到政府长片资助计划及15亿元私人媒体基金的扶持。
据悉,目前新加坡媒体管理局已经和中国电影基金会签署了一份未来3年联合拍10部电视电影的意向书。首部合拍片《霓虹灯》由亚洲韩国CJ娱乐和保利博纳共同投资,并得到了新加坡媒体管理局提供的国际电影基金协助,计划2011年发行。
新加坡青睐中国题材
“新加坡人非常热爱电影,去年观影人数达1900万,相当于每个新加坡人每年都会看4部电影以上。”谢德谦告诉记者,2009年新加坡进口影片800部,录影带3000多种,其中20%~25%为中文影片。《投名状》、《赤壁》、《疯狂的石头》等中国电影都曾经在新加坡创造过佳绩。
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企业联系经理谢佩湘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新加坡人对于中国电影十分感兴趣,“虽然一直以来好莱坞大片都是新加坡电影票房高收入的来源,但是华语电影几乎每年也都进入十大卖座榜。”
事实上,中、新合拍的电影早有先例,那就是由新加坡星霖公司、宁夏制片厂和上影集团投资1500万美元拍摄的电影《画皮》。2008年,《画皮》以2亿元票房成为当年中国卖座电影第三名。星霖公司董事总经理文树森表示,作为新加坡投资方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合拍协议顺应了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成熟趋势,也能促进两国电影行业在技术及创意方面的交流。”
据谢德谦介绍,当下流行的3D影片也是中、新电影合作的重要方向。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世界3D电影一站式服务、点对点生产及后期加工制作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之一。中、新两国具有不同的优势,比如:中方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故事素材,演员、制作人队伍强大且市场资源独一无二;新方具有资金、技术和平台优势。在3年前,新加坡便将3D电影列为媒体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
“目前,世界对亚洲媒体内容的需求正日益增加,中、新两国应该强强联手,在3D拍摄等新的成长领域展开合作。希望更多的优秀中国电影进入新加坡,将中国的故事带给全球各地的观众。”谢德谦说。
新加坡文化产业高度发达,在这个人口约450万的国家,2009年的票房收入达到8.2亿美元,是全球电影上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新电影合作协议的签订,对蓄势待发的中国电影产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去新加坡找“更广大的出口”
“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新合拍片在中国放映将不再受进口片引进限额的约束,已经与中国或新加坡签署合作拍摄协议的第三国电影合作拍摄者,参与中、新合拍片的制作过程,多边合拍作品都将因此受益。”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局长谢德谦说。
据了解,新加坡已与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三国签署了合拍协议,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有电影发行协议。中、新电影合作拍摄协议签署后,未来双方合拍片可以在国际市场打造出一个更庞大的发行网络。
“合拍片”的概念早在1997香港回归之后就出现了。根据相关政策,香港拍摄的华语电影经过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不受进口配额的限制;同时,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抽取内地票房的1/3。
“但是现在香港团队的人工和制作费用越来越高,内地电影应该寻找一个更为广大的出口。”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公司(下称“保利博纳”)总经理于冬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有时候一部号称票房过亿的片子最后分到片方手中也就4000万左右。而且,中国很多电影只能在内地发行,能卖出去的太少。”于冬说。
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兼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将在10月份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星海》在新加坡举行首映礼。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新两国签订电影合作协议对中国影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无疑拓宽了国产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市场空间。
根据中、新电影合作拍摄协议,合拍片的资金方面,中国电影人投资不能少于20%。但中国电影人可以和新加坡影人一样享受到政府长片资助计划及15亿元私人媒体基金的扶持。
据悉,目前新加坡媒体管理局已经和中国电影基金会签署了一份未来3年联合拍10部电视电影的意向书。首部合拍片《霓虹灯》由亚洲韩国CJ娱乐和保利博纳共同投资,并得到了新加坡媒体管理局提供的国际电影基金协助,计划2011年发行。
新加坡青睐中国题材
“新加坡人非常热爱电影,去年观影人数达1900万,相当于每个新加坡人每年都会看4部电影以上。”谢德谦告诉记者,2009年新加坡进口影片800部,录影带3000多种,其中20%~25%为中文影片。《投名状》、《赤壁》、《疯狂的石头》等中国电影都曾经在新加坡创造过佳绩。
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企业联系经理谢佩湘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新加坡人对于中国电影十分感兴趣,“虽然一直以来好莱坞大片都是新加坡电影票房高收入的来源,但是华语电影几乎每年也都进入十大卖座榜。”
事实上,中、新合拍的电影早有先例,那就是由新加坡星霖公司、宁夏制片厂和上影集团投资1500万美元拍摄的电影《画皮》。2008年,《画皮》以2亿元票房成为当年中国卖座电影第三名。星霖公司董事总经理文树森表示,作为新加坡投资方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合拍协议顺应了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成熟趋势,也能促进两国电影行业在技术及创意方面的交流。”
据谢德谦介绍,当下流行的3D影片也是中、新电影合作的重要方向。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世界3D电影一站式服务、点对点生产及后期加工制作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之一。中、新两国具有不同的优势,比如:中方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故事素材,演员、制作人队伍强大且市场资源独一无二;新方具有资金、技术和平台优势。在3年前,新加坡便将3D电影列为媒体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
“目前,世界对亚洲媒体内容的需求正日益增加,中、新两国应该强强联手,在3D拍摄等新的成长领域展开合作。希望更多的优秀中国电影进入新加坡,将中国的故事带给全球各地的观众。”谢德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