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挠痒树》是个经久耐读的故事,刚拿到绘本时我就忍不住一口气把它看完了,但是令我费解的是,自己居然完全看不透它想带给孩子什么主旨,看不到它的目的。于是,我放慢速度,一遍遍细细地去阅读,告诉自己: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
我舒适而满足地跟着挠痒树的画面走,仿佛自己也被树枝轻轻抚摸过,闻到了树叶和泥土的气息,也和丹尼鱼一起泡了一个热水澡,暖暖的,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反复仔细阅读之后,我恍然大悟:绘本的意义不一定在于要带给孩子什么主旨或告诉孩子什么道理,情境的创设、经验的提取以及情感的分享与传达才是其重要意义所在。而读者对绘本的感受方式,既可以是被动接受,又可以是主动汲取。因不同读者的已有经验、个性体悟的差异,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孩子的阅读更依赖视觉的辅助。由于画面所传达的丰富的信息量对于孩子的阅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时,我采用了PPT展示与幼儿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于幻灯片将绘本画面的放大,绘本中的情境感也在教学空间中得以放大。
首先,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自由阅读。在阅读前,先给孩子们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挠痒树带着你去了哪儿?你看到了什么?遇到了谁?你和他说了些什么?”带着感性的问题去阅读,既可以保持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在自由阅读后,教师可进行关键性提问。例如,请孩子说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回答教师的提问等。此时教师可以将绘本插画中精彩的细节放大,让图像的信息帮助孩子组织语言;还可以请孩子去触摸绘本的画面内容,指认与介绍的过程也是孩子语言表达、回忆与再认的过程!
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故事的大方向和细节进行梳理。绘本画面的细节中一直埋藏着伏笔,例如,画面借助城堡式建筑群的大小变化呈现出由远及近的镜头感的推进。在梦幻柔和的颜色中,第三人称的文本叙述“你有没有在吵吵怪的喧闹声中睡个觉”为绘本尾页中孩子进入香甜梦乡埋下伏笔。针对绘本中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的人物造型,教师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挠痒树诙谐地把孩子抛向空中,大笨怪的裤子口袋里居然藏着房子和飞机,坏脾气咔嚓是由各种点心做成的,旋转木马飞向了太空,和音乐怪一起跳舞,和丹尼鱼一起泡澡,骑在蜻蜒的背上飞……在种种的幻想体验中,孩子们会因情感共鸣而获得一种畅快淋漓的高峰体验。“你有没有……”的提问模式是对孩子好奇心和好胜心的善意挑衅,也正是这些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刺激,展示了《挠痒树》的别样魅力。
《挠痒树》铺陈开一段感性而温馨的情绪,当家长带着孩子阅读时,所需要做的;隹备就是静下心来,暂时放下自己爸爸妈妈的身份,当一回孩子的玩伴,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绘本中的各种奇幻小细节。
阅读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以及阅读时的心境,会给每一遍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如果孩子正在哭闹,艳丽而丰富的画面,脱离现实的幻想情节也许能将孩子的注意力立马转移;如果孩子正在自娱自乐,挠痒树的奇幻旅程正是让爸爸妈妈插入孩子玩耍行列的好时机:如果孩子心情有点沮丧,或许大肚皮布布和坏脾气咔嚓身上的糖果可以给孩子带来心情的转折;如果孩子正兴致勃勃不愿意入睡,那么《挠痒树》在此刻再适合不过了,家长可以挠挠孩子的痒痒,让孩子跟随绘本的引导去梦幻王国转一圈,感受稀奇古怪的不可思议的场景,最后和绘本中的小男孩一道进入甜蜜而神奇的梦乡……
我舒适而满足地跟着挠痒树的画面走,仿佛自己也被树枝轻轻抚摸过,闻到了树叶和泥土的气息,也和丹尼鱼一起泡了一个热水澡,暖暖的,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反复仔细阅读之后,我恍然大悟:绘本的意义不一定在于要带给孩子什么主旨或告诉孩子什么道理,情境的创设、经验的提取以及情感的分享与传达才是其重要意义所在。而读者对绘本的感受方式,既可以是被动接受,又可以是主动汲取。因不同读者的已有经验、个性体悟的差异,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千差万别的。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孩子的阅读更依赖视觉的辅助。由于画面所传达的丰富的信息量对于孩子的阅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时,我采用了PPT展示与幼儿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于幻灯片将绘本画面的放大,绘本中的情境感也在教学空间中得以放大。
首先,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自由阅读。在阅读前,先给孩子们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挠痒树带着你去了哪儿?你看到了什么?遇到了谁?你和他说了些什么?”带着感性的问题去阅读,既可以保持孩子对故事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在自由阅读后,教师可进行关键性提问。例如,请孩子说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回答教师的提问等。此时教师可以将绘本插画中精彩的细节放大,让图像的信息帮助孩子组织语言;还可以请孩子去触摸绘本的画面内容,指认与介绍的过程也是孩子语言表达、回忆与再认的过程!
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故事的大方向和细节进行梳理。绘本画面的细节中一直埋藏着伏笔,例如,画面借助城堡式建筑群的大小变化呈现出由远及近的镜头感的推进。在梦幻柔和的颜色中,第三人称的文本叙述“你有没有在吵吵怪的喧闹声中睡个觉”为绘本尾页中孩子进入香甜梦乡埋下伏笔。针对绘本中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的人物造型,教师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挠痒树诙谐地把孩子抛向空中,大笨怪的裤子口袋里居然藏着房子和飞机,坏脾气咔嚓是由各种点心做成的,旋转木马飞向了太空,和音乐怪一起跳舞,和丹尼鱼一起泡澡,骑在蜻蜒的背上飞……在种种的幻想体验中,孩子们会因情感共鸣而获得一种畅快淋漓的高峰体验。“你有没有……”的提问模式是对孩子好奇心和好胜心的善意挑衅,也正是这些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刺激,展示了《挠痒树》的别样魅力。
《挠痒树》铺陈开一段感性而温馨的情绪,当家长带着孩子阅读时,所需要做的;隹备就是静下心来,暂时放下自己爸爸妈妈的身份,当一回孩子的玩伴,和孩子一起去发现绘本中的各种奇幻小细节。
阅读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以及阅读时的心境,会给每一遍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如果孩子正在哭闹,艳丽而丰富的画面,脱离现实的幻想情节也许能将孩子的注意力立马转移;如果孩子正在自娱自乐,挠痒树的奇幻旅程正是让爸爸妈妈插入孩子玩耍行列的好时机:如果孩子心情有点沮丧,或许大肚皮布布和坏脾气咔嚓身上的糖果可以给孩子带来心情的转折;如果孩子正兴致勃勃不愿意入睡,那么《挠痒树》在此刻再适合不过了,家长可以挠挠孩子的痒痒,让孩子跟随绘本的引导去梦幻王国转一圈,感受稀奇古怪的不可思议的场景,最后和绘本中的小男孩一道进入甜蜜而神奇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