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成员情况
谭先生,50岁,是一家造纸厂老总,资本1亿元,净资产2亿元。谭总持股60%,合伙人王总持股30%,其余10%由员工持有。目前公司产品供应国内外印刷厂为主,属于高污染行业。由于国家大力整治高污染行业,只能维持营收利潤零增长,谭总决定外移设厂,希望去越南发展。公司目前年营收为5亿元,其中外销有2亿元,税前利润率8%,每年分红比率为30%。公司目前无上市计划,预计去越南设厂需要筹资5000万元人民币。妻子胡女士已申请美国投资移民,尚未取得绿卡。两人育有一子,22岁,在美国读MBA。谭总希望儿子能继承家业。
家庭财务现状
1.除企业股权外,家庭资产有国内自用住宅,价值800万元,写字楼一层600平米,价值约1300万元,税后租金收益为每年40万元。谭总个人持有澳洲别墅一栋,价值150万澳币,税后租金3%,美元存款50万美元,人民币存款100万元,美元流动性资金100万美元,没有贷款。
2.家庭收支方面,除了企业分红以外,谭总税后年薪50万元,家庭年支出100万元,儿子学费每年10万美元。
3.谭总5年前在香港投保万能终身寿险,保额100万美元,趸交美元保险50万美元,现金价值40万美元。
家庭财务分析
家庭资产及家庭收支表
(一)家庭资产配置所面临的风险
1.股权占比较大,流动性较差,且受行业和政策影响较大;
2.投资房产比例较高,可变现能力差;投资房产在澳洲,但主要往来国——美国无房产;
3.负债为零,可适当通过融资贷款,有效利用杠杆红利;
4.存款回报率较低,缺少权益类资产及另类资产投资,并且存款在传承时税负较高,可多样化投资,获得收益;
5.财富传承方式单一,且终身寿险保障不足,医疗养老类保险较少;
6.家庭资产与企业资产未做到有效隔离,婚姻风险有可能影响企业经营。
(二)建议调整方案
1.有效利用股权、房产、保单抵质押,有效利用杠杆融资或提高收益;
2.提前购置美国房产,待妻子儿子入住;
3.提高货币类、固收类、权益类资产及另类资产投资比重,提升投资收益;
4.需为自己家庭每名成员配置国际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
5.加购一份以太太为被保险人、儿子为身故受益人的年金险,生前由夫人受益,固定的年金流量可支持3人海外生活费;
6.海外房产设置成家庭信托,受益人指定为自己的儿子,固定领取,防止挥霍,同时隔离儿子未来的婚姻风险共同财产问题,同时节税。
(三)客户企业和个人投资分析及理财规划
一、客户面临的问题
1.企业筹资问题:谭总的海外设厂计划,需要筹资5000万元,资金来源?
2.移民、股权及遗产问题:若妻子移民成功,儿子也办理移民,谭总留在国内,企业股权及遗产如何安排?
3.企业股权梳理:顺应企业发展及家庭传承,如何安排股权转移?
4.税务筹划:如何运用香港较低税率做税务筹划?如何运用境外信托进行税务筹划?
5.风险管理:家庭资产配置面临哪些风险?是否需要调整?
6.保险规划:目前的寿险保额是否足够?以后若课收遗产税的节税效果?是否需要增加,配偶、儿子若移民如何规划?
二、解决方案及理财规划
1.企业筹资问题
建议筹资方案如下:
2.移民、股权及遗产问题
⑴企业股权规划
目前谭总持股60%,因发展需要,未来很有可能将公司迁移至越南发展,同时谭总希望儿子接班。目前谭总年龄50岁,儿子22岁,距离儿子接班时间预计3到5年。且公司目前无上市计划。通过上述分析,谭总持股占公司60%,拥有绝对控制权。理财师建议谭总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保留部分股权投资,如果未来儿子不愿意接班,仍可接手当投资人。
⑵遗产规划
因谭总太太希望儿子及自己均移民至美国,这就涉及未来跨境传承规划。理财师认为,由不移民的谭总持有大部分资产,未来赠与美国身份的妻子及儿子免税,同时境外信托的收益分配免税。
3.企业股权梳理
客户可进行境内信托及境外信托的双重配置,其中境外信托每年需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作回顾。具体措施如下图:
4.税务筹划
⑴香港低利率做税务筹划
建议谭总以国内同样的出资比例,在香港成立该企业独家外销代理的贸易公司,利用香港较低的税率,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将公司产品先出售给香港的销售代理公司,再以较高的市场价出售,将利润留在香港公司。代理公司的利润可全部分红,提高股东的美元流水,以此逐年增加境外资产,谭总目前每年分红可作为境外信托财产。
⑵境内外信托做税务筹划
在谭太太移民前,将所有名下的资产转移到谭总名下。将谭总的香港公司股权、分红和香港保单放在境外信托名下。将境外信托指定妻儿为受益人。成立人谭总为非美国税务居民,信托没有源自美国的收入,所分配的是非美国资产,委托人不用缴赠与税,受益人不要缴所得税。
5.资产配置问题
⑴现金类:所有流动性资金(人民币),如民生银行天天增利理财产品,或如意宝等货币基金产品。
⑵保障类:重疾险及终身寿险,如复星保德信(重疾)、大家保险(终身寿险)。具体配额如下:谭总,重疾保额800万元,终身寿险保额2000万元;夫人重疾保额800万元,终身寿险保额1000万元。
⑶固收类:银行理财、国内信托,购买金额500万元。
⑷权益类:大盘在3000点左右,建议购买200万元私募类产品。
⑸其他:黄金、白银、原油等期货类产品。目前黄金和白银处于上升通道,建议配置。
为什么财富增加了,幸福感却没有随之增加?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的实则是人们的不安全感。
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来源,前3位依次为创办公司、工资等劳务性收入、房产投资获利。这3个渠道,上述中的谭先生都有所涉及。
一、财富增值
在影响高净值人群财富安全感的个人因素中,能引起高净值人群关注的是财富增值。
高净值人群对股权类资产(包括二级市场、私募股权等)的配置比例在不断上升。虽然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对实物房产市场看法偏谨慎,但对股权投资形式的房地产基金的配置偏好在显著上升。
长期以来,广大投资者对投资的回报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一类投资者追求过高的回报而不顾风险,一类投资者过于谨慎而甘愿接受过低的回报。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参与非正规投资,后者则是过多投资于类固收产品。
在投资理财的配置品类中,最主流的是银行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债券、互联网理财、投资性房产这6种类型。不过,这一群体在投资理财上因为欠缺整体规划、信息解读、原理知识和交易方法,出现整体性的务实性焦虑。
这种焦虑不安,来自于对财富的危机感,因为没有好的财富管理服务,人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握着手中的钱不知道该往哪投。
大部分富裕人群打响了财富保卫战,银、股、基、债、网、房、海外配置,想方设法保护财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追求整体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远比渴望一夜暴富更现实、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考虑放多少钱到房产,多少钱到股票,多少钱到债券,多少钱到风险管理,然后再去考虑单项如何优化。这个大比例决定了家庭资产整体的保值、增值和抗风险能力。反过来,忽略大组合而过度迷恋单一品种投资,则会带来额外风险,长期看往往得不偿失。
二、财富传承
除了资产配置打理,高净值人群还关心家庭财富规划。现实生活中,因为“富一代”没有规划或规划不当,导致财富传承引发家庭纷争的事情屡见不鲜,例如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弟子许麟庐遗产引发母子相争,云南富商坠机身亡引发公公与儿媳对簿公堂。相反,传承25代超过900年的历史的列支敦士登家族,家传6世的美国洛克菲勒家族,香港邵逸夫家族顺利传承交接。这些家族和睦传承的生动案例,启示着“富一代”认真做好财富传承规划。
“富一代”创立的家族财富构成中,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统一,管理者就是财产所有者,民营企业的股东、董事、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合一。这导致私营企业容易形成家长制权威,容易进行隐密财务操作。
虽然我国《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出资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但由于我国公司发展缺乏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在经营过程中的某些不当行為,例如将公司财产用于购买股东个人房产、汽车,股东以个人账户收取企业经营款等,均可能被认定为存在家企混同。由此,导致公司丧失法人独立性,进而被人民法院认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家庭财产由此为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家庭财产安全存在极大的风险。
家庭财富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资产进行有效隔离保护。
三、接班人培养
高净值人群还特别关注对接班人的培养。在子女教育中,他们关注“出国留学费用”,占25.19%,这体现出高净值人群希望给子女提供海外教育。
随着留学风潮,为了孩子的前途,越来越多的家长朋友都将孩子送出国门去深造,像上述案例中的谭先生。鉴于儿子已在国外留学,国外新房购买可以提上日程。
另外,留学生到了国外,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和父母产生距离感。因此,父母在和留学生相处时,不妨理性看待孩子的人生抉择。
四、保险需求
对于高净值人群在养老方面的不安全感,可以适当配置医疗、重疾、年金、寿险等险种,降低因意外、疾病等原因导致财富流失的风险,并配以一定的投资类产品,以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保证高净值人群老年生活的质量。从疾病风险来看,高净值客户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非常高,他们对医疗网络资源的需求可能是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