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思维工具引导幼儿深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增强集体教学的效果。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应用方法,充分发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园教学;应用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不断增强集体教学效果的目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幼儿园掀起了创新教学方法的热潮,研究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目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也引入了此教学模式,实现了集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诞生于1970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创建的,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且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所谓思维导图,是指设定一个主题,应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此主题寻找不同的分支。在找出不同的分支后,每个分支还可以继续应用发散性思维进行下一层次的分支拓展。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让整体教学流程更加科学、系统、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幼儿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可显著提升学习效率[1]。
  二、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具有的适宜性
  思维导图教学法主要是利用绘画的方式将抽象性的思维转变成直观化的线条、形状、颜色等,绘画的结果具有形象且生动的特点。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解决幼儿因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无法掌握抽象知识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形象且生动的思维导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使其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另外,幼儿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可利用自身拥有的幻想思维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有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6岁的幼儿喜欢通过自身的感知去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感知后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其中,最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绘画抒发情绪与思想。因此,在幼儿园中,幼儿最多的行为是绘画,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自己的情绪融入创作的作品中。而思维导图也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将知识展示出来,与幼儿热爱绘画的喜好不谋而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满足幼儿的绘画需求,使其在此过程中掌握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2]。
  三、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与需要注意的内容
  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园集体教学中,能够将幼儿教师传授的知识利用丰富的色彩、线条、形状直观化地展现出来。由于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大多采用绘画方式,对色彩、线条、形状具有独特的见解,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应注意绘制方法与需要遵循的原则。首先,绘制方法。幼儿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应先将确定的主题绘制出来,然后根据主题向外拓展。绘制的主题应达到清晰、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要求,能够让幼儿在视觉冲击下进行思维的任意发散。在表达各分支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图案等,以保证绘制出的导图达到生动且容易辨认的目的。其次,遵循的原则。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要遵循三个原则:幼儿自愿学习的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达到科学与系统的原则、遵循幼儿自我发现与创造的原则。幼儿的行为受思想意识控制,并不能以教师教学要求为行为准则。基于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思维导图教学中。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应从简单开始,逐渐提升难度。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的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应避免采用固定模式,而是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实现对幼儿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的目标。
  四、思维导图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集体教学不能保证每位幼儿的阅读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热爱绘画的特点,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根据本节课需要阅读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在设计之前,教师应先掌握每位幼儿的绘画兴趣,将幼儿的绘画兴趣融入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中,从而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其积极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将文章的主题绘制在黑板上,在绘制时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利用简单的语言、线条、形状进行表现,还要利用鲜艳的颜色进行绘制,让幼儿对自己熟悉的线条与形状产生熟识感。然后,教师要让幼儿思考绘画的内容是什么,在幼儿正确回答后,可以围绕主题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让幼儿根据主题将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提问几位幼儿,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创建出分支,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在主题的分支处画出文章含有的分支,再通过提问幼儿文章表达的含义,使幼儿掌握文章大意。
  例如,在教学《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掌握阅读内容。首先,教师确定文章的主题是“老狼吃小猪”,可以在黑板上利用形状表现出老狼与小猪,在老狼与小猪的中间要重点突出“吃”这个字。其次,教师向幼儿提问:“老狼为什么要吃小猪呢?”幼儿回答因为“饥饿”。教师利用文字及颜色表达出“饿”字,并成为一个分支。此时,教师提出发散性问题:“小猪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被老狼吃掉呢?”教师应尽可能地让每位幼儿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多采用鼓励的语言。当一位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教师可以在另一个分支中将幼儿想到的办法利用线条、形状进行表现。再次,完成方法绘画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小猪采用的方法:“你们知道故事中的小猪采用怎样的方法吗?”当听到其他幼儿与自己的方法不同时,幼儿内心会产生探究正确答案的想法,会积极跟随教师阅读故事。最后,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将事件的发展在分支处利用形状进行表现,比如,放一整只狼的大型冰箱等,并将“老狼吃小猪”的角色位置对调,变成“小猪吃老狼”。通过利用各种形状表达的“小猪吃老狼”的导图,幼儿能够掌握故事中小猪采用的方法是“让老狼知道小猪会吃了它”。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法,幼儿的阅读兴趣被有效激发,其也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除要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知识外,还要注重對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知识点进行直观化展示,并在应用过程中与发散性问题相结合,在创设每个分支时应用不同的发散性问题。在设计发散性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问题应是幼儿能够理解的,并且在表述时应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要让幼儿正确理解。部分幼儿想象力较弱,会处于茫然状态。教师应在集体教学时观察每位幼儿的表情,判断幼儿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正确的引导实现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利用思维导图创建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创建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每项活动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喜爱的,部分幼儿会存在缺乏参与兴趣的现象。教师在创建集体活动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在舞蹈活动“小兔子捉迷藏”中,男童对舞蹈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激发男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大灰狼吃小白兔”主题展示给男童,并向男童提问:“小白兔如何逃跑才能不会被吃掉?”男童对小白兔也较为喜爱,在教师提出此问题后,会积极思考“如何逃跑?”此时,教师将舞蹈动作引入思维导图中,让小白兔通过这一系列动作躲避大灰狼。男童会根据思维导图中展示的舞蹈动作顺序进行演示。此时,教师还应装作大灰狼在男童展示舞蹈动作时去追男童。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幼儿思维,能够激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使其逐步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综上所述,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杨洋.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3):109.
  李萍.思维导图在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方面的作用[J].新智慧,2019(27):109.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部分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偏差,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与途径三个维度,提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思想道德;教学策略  德为教育之首,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克隆性疾病.恶性浆细胞可侵犯全身骨骼系统,导致骨髓瘤骨病(MBD)的发生.溶骨性骨病、广泛骨质疏松、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是MBD的主要临床表现.目前MBD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骨骼异常时MBD大多已处于中晚期,呈不可逆状态,治疗难度很大.近年研究显示血液/尿中某些骨代谢物水平与骨破坏相关,并能较影像学检查更早地发现MBD。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园提倡开展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因其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深受幼儿喜欢。因此,民间体育游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被广泛运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教师应如何指导小班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活动;小班幼儿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承办,《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血液病理诊断高峰论坛定于2014年8月22—24日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办。
期刊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HLH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21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1∶1,中位发病年龄为3岁5个月(6个月~16岁9个月),发病高峰年龄为1~5岁(占61.3%).感染相关HLH最多见(占77%,其中92.2%为EB病毒感染),其余为肿瘤相关HLH、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等.临床以持续高热
【摘要】在“一日生活皆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幼儿园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应从审视现状开始,直面生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了解幼儿需要开始,挖掘生活环节的价值;应从优化策略开始,发挥生活环节的作用,最终让幼儿园生活成为幼儿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教育价值;挖掘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幼儿需要的幼儿园生活环节的价
患者,男,42岁.因“发现颈部及腹部肿块伴双下肢感觉减退1月余”于2014年1月15日入住我院.查体:左侧颌下及剑突下分别触及2 cm×3 crn及3 cm×3 cm软组织肿物,边界清,质中,活动度差,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生化检查:β2微球蛋白3.34mg/L,IgG 5.48 g/L,IgM 0.3 g/L;尿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细胞形态、凝血功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PGI-NH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58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26∶1.发病中位年龄53(15~83)岁.发病部位:胃51例(49%),肠道53例(51%),中位生存时间35(1~130)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4%
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常引起血尿和泌尿道刺激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移植费用.严重者发生尿道梗阻和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在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后,HC仍有发生[1].为减少HC的发生,提高HSCT后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HSCT的244例血液病患者HC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