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以下简称“竞争力20强”)评选已经举办到第七届。浏览获奖名单,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一些新的名字。是的,有些事情没有改变,有些改变则悄然发生。
不变的是对极致的追求总有回报,无论是专注地投入研发,或是努力挖掘传统中药资源潜力,或是打造一支专业的BD团队。
改变的是环境、规则的演化、机会的丰富、资本的介入等都在不断地、隐隐地,重新刻画产业的地貌。
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一样了。从业务的管理,到资本的运营,无所不有。企业家们殚精竭虑,希望解决新问题,化解新风险,开创新局面。
并购常态下的新问题
不得不说,竞争力评选的上榜公司,做得相当不错。
竞争力20强表现出超强的增长势头。从全行业来看,在经历了2013年的压力之后,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增长势头有所回升。然而,医药“新常态”已成定局,行业增速不复过去20%以上的水平。价格压力的不断增加,众多新规的潜在风险,更是悬在企业家心头的阴影。此次评出的竞争力20强,大多各怀绝招,在变化的行业环境中能够从容应对,不仅业绩增长速度显著超出板块平均水平,而且,通过与这些企业家的交流,可以感受到他们大多对未来的变局有所准备。
在常规业务之外,上市企业也积极进取。比如,面对品种审批速度受限、现有产品成长压力增大的情况,不少公司开启“并购模式”。近年来,证监会对此也持鼓励态度。根据2014年7月11日证监会公布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不涉及借壳上市、不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并购重组,过去需要的审批环节被取消。除此之外,证监会首次明确鼓励依法设立的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风潮很快蔓延到医药领域,爱尔眼科、昆药集团、中恒集团、香雪制药、中源协和、乐普医疗、北大医药等纷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希望针对自身感兴趣的医疗服务、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展开并购,其中部分企业参与设立的基金不止一支。莱美药业、迪安诊断等公司,还与海外投资机构合作,将目光投向国外。
但是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并购基金还没有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交易。究其原因,多数并购基金只能提供融资能力,并不具备足够的产业机会发掘能力,但显然,后者才是目前产业并购的核心能力和稀缺资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并购基金实际只沦为一个通道,因为它们既缺乏项目发掘能力,而在融资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能力也很强,基金增值服务的作用往往并不明显。显然,并购基金的能力还需要进化。与谁合作?以什么形式合作?是经历初期的并购基金设立潮之后,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药企并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国际化能力的不足。上半年最被关注的并购尝试之一,应属三诺对拜耳的血糖检测设备业务的并购,后者收入规模超过7亿欧元。对于三诺这家已经做到本土第一的企业而言,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为此,三诺与金石投资组成财团,并得到多家银行的支持。虽然三诺积极争取,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拜耳最终决定将业务出售给松下医疗集团。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早在一年前就有另一家上市药企希望试探欧洲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态度,讨论收购其某一块医疗设备业务的可能性,然而对方并未做任何回应。后经了解得知,对方此前甚至没有将中国同行视作一个严肃的谈判对象,当再次与其对接上时,对方已与其它买家达成协议。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我们企业家的雄心和企业融资能力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应忘记:从多个方面来看,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能力不足是全方位的,仅“买下来”就是个大问题,遑论收购后的管理和发展。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如何提高自身的国际化能力,包括向外借力(松下并购拜耳血糖业务的合作者是KKR),这是另一个严肃的问题。
挑战与机会
回思行业环境,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和医保的筹资速度都在放缓。在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无论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或是医保的总体筹资,都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规模。如果看增长速度,那么可以明确地判断,过去的高增速已不可能持续。2014年,全国财政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为10071亿元,增速已下滑至9.62%(2011年该数字是33.8%)。如果以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个观察指标,其年筹资额和支出额分别为9447.7亿元和80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7.8%,这表明医疗需求的增长显然是不会放慢脚步的。
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于医疗卫生资源错配容忍度不断降低,各种限制医疗服务增长的政策未来可能不断出台,换句话说,快乐地分蛋糕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之后会如何?蛋糕还会变大,但要严肃认真地来分。
从大势角度而言,对品种的审批标准会更严格,对医保报销的选择会更谨慎,对药品、耗材价格的控制会更严厉。经此之后,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的导向,是不是可能回归本质,从“最能压低价格”向“最能满足医疗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民众、行业需要什么?
对于这个“大哉问”。看似务虚,但对其的思考,在影响着未来根本的行业规则,涉及我们对制药、器械、医疗服务,乃至健康保险和养老地产,几乎所有健康相关领域的判断。比如:医保的模式,是否会向“管理式医保”的方向演进?在此过程中蕴含了医疗信息化的什么机会?医药电商是否会有前途?更具体地说,F2C(Factury to Customer)模式能不能站住脚?基因测序为什么如此火?什么样的药品有研发价值?医疗服务哪个细分领域更有前景?
种种问题,不胜枚举,都关乎企业对未来机会的判断与把握。企业家们焉可不察?
尽管有如此多挑战,如此多疑问,我们还是由衷地说:医药企业家们是值得尊敬的。7年前的此刻,医药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恒瑞医药市值刚过200亿元,而今,医药板块已诞生过千亿市值的公司。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总市值超过6200亿元,相比2009年平均增长了450%。医药已经跃升为仅次于银行、采掘、非银金融等板块的第四大市值板块,接近美国等成熟市场的水平。从数据上看,目前市值最大的10家药企(扣除口径变化)2008~2014年收入增长368%,利润增长443%;而整个板块对应增速分别是188%和189%。
然而这些成绩毕竟只代表历史,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政策变化,技术浪潮也不断冲刷着行业。“互联网+”的概念正在改变医疗行业。移动医疗、医药电商等新生业务正在茁壮成长;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突破使得其临床应用越来越近。新兴业态将给传统制药、器械和医疗服务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企业掌门人如何面对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拥抱,拒绝,或是暂且观察?一切没有答案。也许,只有我们不断思考,思考医疗的本源、思考变局的发生和进程、思考企业在变局中的地位,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
一个小秘密:今年这份竞争力名单,和我心里的“私人名单”很接近,但是,也有些小出入:在我们看来,某些公司,也许不是现在地位最为显赫的,但已表现出极佳的方向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历史感思考”。他们的思考也许是对的,也许不对。他们的努力也许在正确的方向上,也许不是。明年,我们将从榜单上看到他们的头角峥嵘。我们满心期待。
不变的是对极致的追求总有回报,无论是专注地投入研发,或是努力挖掘传统中药资源潜力,或是打造一支专业的BD团队。
改变的是环境、规则的演化、机会的丰富、资本的介入等都在不断地、隐隐地,重新刻画产业的地貌。
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一样了。从业务的管理,到资本的运营,无所不有。企业家们殚精竭虑,希望解决新问题,化解新风险,开创新局面。
并购常态下的新问题
不得不说,竞争力评选的上榜公司,做得相当不错。
竞争力20强表现出超强的增长势头。从全行业来看,在经历了2013年的压力之后,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增长势头有所回升。然而,医药“新常态”已成定局,行业增速不复过去20%以上的水平。价格压力的不断增加,众多新规的潜在风险,更是悬在企业家心头的阴影。此次评出的竞争力20强,大多各怀绝招,在变化的行业环境中能够从容应对,不仅业绩增长速度显著超出板块平均水平,而且,通过与这些企业家的交流,可以感受到他们大多对未来的变局有所准备。
在常规业务之外,上市企业也积极进取。比如,面对品种审批速度受限、现有产品成长压力增大的情况,不少公司开启“并购模式”。近年来,证监会对此也持鼓励态度。根据2014年7月11日证监会公布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不涉及借壳上市、不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并购重组,过去需要的审批环节被取消。除此之外,证监会首次明确鼓励依法设立的并购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风潮很快蔓延到医药领域,爱尔眼科、昆药集团、中恒集团、香雪制药、中源协和、乐普医疗、北大医药等纷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希望针对自身感兴趣的医疗服务、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展开并购,其中部分企业参与设立的基金不止一支。莱美药业、迪安诊断等公司,还与海外投资机构合作,将目光投向国外。
但是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并购基金还没有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交易。究其原因,多数并购基金只能提供融资能力,并不具备足够的产业机会发掘能力,但显然,后者才是目前产业并购的核心能力和稀缺资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部分并购基金实际只沦为一个通道,因为它们既缺乏项目发掘能力,而在融资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能力也很强,基金增值服务的作用往往并不明显。显然,并购基金的能力还需要进化。与谁合作?以什么形式合作?是经历初期的并购基金设立潮之后,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药企并购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国际化能力的不足。上半年最被关注的并购尝试之一,应属三诺对拜耳的血糖检测设备业务的并购,后者收入规模超过7亿欧元。对于三诺这家已经做到本土第一的企业而言,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为此,三诺与金石投资组成财团,并得到多家银行的支持。虽然三诺积极争取,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拜耳最终决定将业务出售给松下医疗集团。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早在一年前就有另一家上市药企希望试探欧洲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态度,讨论收购其某一块医疗设备业务的可能性,然而对方并未做任何回应。后经了解得知,对方此前甚至没有将中国同行视作一个严肃的谈判对象,当再次与其对接上时,对方已与其它买家达成协议。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我们企业家的雄心和企业融资能力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应忘记:从多个方面来看,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能力不足是全方位的,仅“买下来”就是个大问题,遑论收购后的管理和发展。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如何提高自身的国际化能力,包括向外借力(松下并购拜耳血糖业务的合作者是KKR),这是另一个严肃的问题。
挑战与机会
回思行业环境,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和医保的筹资速度都在放缓。在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无论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或是医保的总体筹资,都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规模。如果看增长速度,那么可以明确地判断,过去的高增速已不可能持续。2014年,全国财政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为10071亿元,增速已下滑至9.62%(2011年该数字是33.8%)。如果以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个观察指标,其年筹资额和支出额分别为9447.7亿元和80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7.8%,这表明医疗需求的增长显然是不会放慢脚步的。
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于医疗卫生资源错配容忍度不断降低,各种限制医疗服务增长的政策未来可能不断出台,换句话说,快乐地分蛋糕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之后会如何?蛋糕还会变大,但要严肃认真地来分。
从大势角度而言,对品种的审批标准会更严格,对医保报销的选择会更谨慎,对药品、耗材价格的控制会更严厉。经此之后,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的导向,是不是可能回归本质,从“最能压低价格”向“最能满足医疗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民众、行业需要什么?
对于这个“大哉问”。看似务虚,但对其的思考,在影响着未来根本的行业规则,涉及我们对制药、器械、医疗服务,乃至健康保险和养老地产,几乎所有健康相关领域的判断。比如:医保的模式,是否会向“管理式医保”的方向演进?在此过程中蕴含了医疗信息化的什么机会?医药电商是否会有前途?更具体地说,F2C(Factury to Customer)模式能不能站住脚?基因测序为什么如此火?什么样的药品有研发价值?医疗服务哪个细分领域更有前景?
种种问题,不胜枚举,都关乎企业对未来机会的判断与把握。企业家们焉可不察?
尽管有如此多挑战,如此多疑问,我们还是由衷地说:医药企业家们是值得尊敬的。7年前的此刻,医药行业市值最大的公司恒瑞医药市值刚过200亿元,而今,医药板块已诞生过千亿市值的公司。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总市值超过6200亿元,相比2009年平均增长了450%。医药已经跃升为仅次于银行、采掘、非银金融等板块的第四大市值板块,接近美国等成熟市场的水平。从数据上看,目前市值最大的10家药企(扣除口径变化)2008~2014年收入增长368%,利润增长443%;而整个板块对应增速分别是188%和189%。
然而这些成绩毕竟只代表历史,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政策变化,技术浪潮也不断冲刷着行业。“互联网+”的概念正在改变医疗行业。移动医疗、医药电商等新生业务正在茁壮成长;干细胞与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突破使得其临床应用越来越近。新兴业态将给传统制药、器械和医疗服务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企业掌门人如何面对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拥抱,拒绝,或是暂且观察?一切没有答案。也许,只有我们不断思考,思考医疗的本源、思考变局的发生和进程、思考企业在变局中的地位,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
一个小秘密:今年这份竞争力名单,和我心里的“私人名单”很接近,但是,也有些小出入:在我们看来,某些公司,也许不是现在地位最为显赫的,但已表现出极佳的方向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历史感思考”。他们的思考也许是对的,也许不对。他们的努力也许在正确的方向上,也许不是。明年,我们将从榜单上看到他们的头角峥嵘。我们满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