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受教育者身心特点,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受教育者身心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实效性差,发展不平衡,理论研究薄弱,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等问题。
  广大研究者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严重忽视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托。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首先,两者具有共同的教育对象,中学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对象,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对象。其次,两者具有共同的教学目的,具有重合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一、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1.导入教学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导入教学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例如:在“自我心理教育”中,通过讲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等内容,要求学生讲述自我感受,尽早进入课程角色,引起學生对自我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在新课教学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基础。例如:在“积极承受挫折教育”中,通过他人受挫的表情和学生们的感受,加深学生对“挫折”概念的理解。其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形成科学概念。例如:在“学习心理教育”中,通过学习适应教育和智能开发教育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对“学习心理教育”形成科学的概念。
  3.在巩固检验知识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提升性的问题来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产生健康思维方式,形成健康心理品质,使学生在健康心理的作用下学习生活。
  (二)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才能促使受教育者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健康的思维习惯。在课外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课堂上的心理健康知识指导自身活动。例如: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父母、朋友的交往中,要积极应对环境变化,正确地待人接物,尊重他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个人品质。
  (三)借助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研究性学习是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外实践的重要内容。思想课中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教材中选择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掌握基本心理健康知识,提高适应社会能力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案列教学法
  案列教学,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下,为实现学习目的,以典型案列、特定事件情境为载体,通过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案列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实现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案列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选择恰当的案例;其次,必须设置合适的问题以激活案例;再次,注重教育预设和教育生成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中,设计残疾人短剧,让学生表演生理有缺陷的残疾人,再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及压力;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渴望得到人格尊严与平等待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平等尊重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情境教学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是指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师以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据,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情境进行教学。情境教学中,相关情境的选择是关键,达到预期目的是其检验标准。
  (三)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能增强交流,辩明是非,强化意识,升华情感,总结提高学习成果,促使心理健康从感性向理性上升。选题必须具有吸引力,教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进行启发,并通过讨论小结推动学习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素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以心育心”理念的体现。采用课堂、课外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其心理素质、培养健康思维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要建立国际化的高职院校,校园双语化氛围的营造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双语环境的建立进行探索,分析了建立校园双语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校园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校园电台三个方面进行双语化改革的尝试。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师生进行校园环境双语化的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校园
被动句,自从汉语语法学体系建立以来,就受到了众多语法学者的关注,被动句也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和讨论的重点。其语法地位也十分重要。很多语法论著都将被动句式单独进行论述,还出版过不少以此为题的专著,成果不可谓不丰富。然而,在被动句的范围、类型等方面仍有许多争议,这种情况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对于中文信息处理都很不利。就是说,被动句领域需要继续做工作。本文在充分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的观点以明了分
摘 要:数字化时代带来阅读快感,学生订阅杂志的越来越少,基本通过网络进行阅读,本文就此进行调查,并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下的移动网络阅读行为,提出该行为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大学生;阅读行为; 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越来越网络化、移动化,那么,大学生的移动网络阅读行为呈现什么特点、阅读方式如何,笔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的移动网络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障碍了它们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如何改进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培养目标;课程重组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教学案例的定义,列举了作为教育研究案例的四大特点,以及加强对数学教学案例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等的一系列作用。  关键词:教学案例;真实性;科学性;典型性;有效性;作用  教学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或是对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数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
一、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管老化的临床特征,研究其血管老化病变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相关性,从而加深对于血管老化的全面理解,并将有助于丰富和
目的本实验主要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黄芪多糖对脊髓损伤大鼠GAP-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及MAP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治疗脊髓损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输平台。ASP(Active Server Pages,即动态服务器页面)是一种将嵌入网页中的脚本转变成可由Intel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对其优缺点进行了重要分析。  关键词:ASP.NET;模型;平台  1 ASP.NET介绍  ASP(Active Server Pages,即动态服务器页面)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