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版集团化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已经有了10多年。1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出版集团有了33家,旗下的出版单位有232家,占全国总体582家出版单位的39.8%。另有接近60%的是今日所称的“独体社”。从法定的生产主体数量来说,“独体社”与“集团社”的数量之别为20%。
那么,各自生产能力如何呢?
开卷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零售市场所监控的图书动销品种中,“集团社”有463638种,占全国动销品种的40.65%,销售码洋占全国的47.33%。这意味着,“独体社”的动销品种仍接近60%,动销码洋距离60%有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独体社”的品种仍高出“集团社”约20%,但销售码洋则要低7%。
60%的“独体社”生产出60%的动销图书,40%的“集团社”生产40%的动销图书——“独体社”和“集团社”平分秋色。唯有7%的销售码洋之差,显示出“集团社”所生产的图书,有更高的市场影响力。具体来说,高出了多少呢?开卷监控的2011年零售市场销售码洋是92亿,7%意味着6.4亿。
也就这区区6.4亿!
还有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零售市场前10名的出版单位中,“独体社”有5家,而且其码洋总和还要高出另5家“集团社”。要知道,“集团社”在各省市,意味着所有的国营出版单位一网打尽;在中央,意味着最优质的出版资源也基本尽入彀中。更重要的是,这10多年来,集团化成了万众簇拥共同推动的明星,而“独体社”倒像戴上了落伍的标签。
其实,“集团社”也好,“独体社”也行,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生产方式。只要能解放生产力,任何生产方式都值得选择,两者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出版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固有一种恒定的模式。相反,现实是所有选择的最终依据。
中国出版业的现实,至今似乎显现三种分类模式:一种是目前的集团化,最好的出版资源集约起来,力图通过巨无霸的产业实体,快速增强出版业的竞争力,但当下面临的迫切问题仍是走出行政捏合、出版资质叠加的习性,把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行政关系尽快挪到资源配置。
第二类是当前数量仍然占据优势的“独体社”,坦率来说,既然已经有综合性的“巨无霸”集团占据主流,“独体社”的道路应该是个性化、专业化和特色化。不靠差异化还能靠什么去竞争呢?可惜,大多数“独体社”站到了十字路口,综合性发展惯性十足,壮士断腕的专业化发展又没有信心,结果往往成了民营公司的“壳”,以纷繁芜杂的出版物在“乱”中获取一碗饭吃。
第三类是民营出版公司,严格来说,这些民营公司才算得上个性化、特色化的“独体社”,它们胸怀资本的雄心同时承受资本最大的压力,也只有它们把出版当成文化市场上的竞争者。一旦赢得其出版资质,中国出版业的“独体社”将遍地开花,并繁茂生长,当然与之伴随的,则是那些“国营”“独体社”大片消失。
所以,从出版业整体来看,今日“独体社”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不在于大集团的挤压,而在于你是否有浴火重生的勇气。否则,我们将迎来另一种结局:某种政策松动解放了民营的生产力,国营“独体社”消失的背影之后,更多的、富有个性化的“独体社”将给中国出版业带来无限生机……由此可以说,“独体社”的“威胁”,不在集团化,而在民营生产力。
李红强,华文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那么,各自生产能力如何呢?
开卷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零售市场所监控的图书动销品种中,“集团社”有463638种,占全国动销品种的40.65%,销售码洋占全国的47.33%。这意味着,“独体社”的动销品种仍接近60%,动销码洋距离60%有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独体社”的品种仍高出“集团社”约20%,但销售码洋则要低7%。
60%的“独体社”生产出60%的动销图书,40%的“集团社”生产40%的动销图书——“独体社”和“集团社”平分秋色。唯有7%的销售码洋之差,显示出“集团社”所生产的图书,有更高的市场影响力。具体来说,高出了多少呢?开卷监控的2011年零售市场销售码洋是92亿,7%意味着6.4亿。
也就这区区6.4亿!
还有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零售市场前10名的出版单位中,“独体社”有5家,而且其码洋总和还要高出另5家“集团社”。要知道,“集团社”在各省市,意味着所有的国营出版单位一网打尽;在中央,意味着最优质的出版资源也基本尽入彀中。更重要的是,这10多年来,集团化成了万众簇拥共同推动的明星,而“独体社”倒像戴上了落伍的标签。
其实,“集团社”也好,“独体社”也行,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种生产方式。只要能解放生产力,任何生产方式都值得选择,两者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出版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固有一种恒定的模式。相反,现实是所有选择的最终依据。
中国出版业的现实,至今似乎显现三种分类模式:一种是目前的集团化,最好的出版资源集约起来,力图通过巨无霸的产业实体,快速增强出版业的竞争力,但当下面临的迫切问题仍是走出行政捏合、出版资质叠加的习性,把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行政关系尽快挪到资源配置。
第二类是当前数量仍然占据优势的“独体社”,坦率来说,既然已经有综合性的“巨无霸”集团占据主流,“独体社”的道路应该是个性化、专业化和特色化。不靠差异化还能靠什么去竞争呢?可惜,大多数“独体社”站到了十字路口,综合性发展惯性十足,壮士断腕的专业化发展又没有信心,结果往往成了民营公司的“壳”,以纷繁芜杂的出版物在“乱”中获取一碗饭吃。
第三类是民营出版公司,严格来说,这些民营公司才算得上个性化、特色化的“独体社”,它们胸怀资本的雄心同时承受资本最大的压力,也只有它们把出版当成文化市场上的竞争者。一旦赢得其出版资质,中国出版业的“独体社”将遍地开花,并繁茂生长,当然与之伴随的,则是那些“国营”“独体社”大片消失。
所以,从出版业整体来看,今日“独体社”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不在于大集团的挤压,而在于你是否有浴火重生的勇气。否则,我们将迎来另一种结局:某种政策松动解放了民营的生产力,国营“独体社”消失的背影之后,更多的、富有个性化的“独体社”将给中国出版业带来无限生机……由此可以说,“独体社”的“威胁”,不在集团化,而在民营生产力。
李红强,华文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