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改革是最难的事,因为它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革。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出发,重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重在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095-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英语教育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信息社会的沟通促使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走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使人才培养迈向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轨道。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1教学理念
当前的大部分英语教学环节都费时多收效少。因此首先,从理论依据上提出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以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和反应的对应关系,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反应。新的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引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介,营造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因素在内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化学习、启发式学习和趣味性学习。这也一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
2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那就必然要寻求合理的教学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即追求一种恰当的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目前很多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探索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构建英语教学模式才有了它的现实意义。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实施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创造条件。这样,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和学习,教师也不再唱独角戏。这样就突破了“教师中心观”的师本教学模式束缚,建立了新的“学生中心观”的生本教学模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去独立解决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更新了教学模式,推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3教学内容
高校英语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二年级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英语、口语、听力、写作及泛读等;三、四年级为高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級英语、高级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这些课程都是围绕《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但如今,大学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缩小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技能上的差异。在教学内容、考察方式等方面,大学英语也在向专业英语日益靠近。早在上世纪20年代,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为了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因此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突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方面的优势外,同时也要学习一些通识课程的内容。通识课程至少应包含:一是人文科学类通识课程;二是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三是文化研究类通识课程;四是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这样把语言既当做专业又当作工具,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平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毕业生。
4教学手段
当前绝大多数外语教学仍旧是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时代呼唤发展,教育呼唤改革。网络时代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网络的广泛使用,英语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超媒体、超文本所具备的多种便利的跳转与连接,以及网状的知识结构,基于教学信息集成理论将英语有声课文学习、补充泛读材料、听力训练、在线英汉词典、在线语法、多媒体画廊、联机测试、联机笔记、谚语警句、音乐欣赏等集成为一体,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层次与学习方式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从而为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提供通用和开放的英语教学环境寓教于乐。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使得多媒体外语学习更适合人的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这也使教学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5参考文献
[1]邹申.英语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095-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英语教育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信息社会的沟通促使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走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使人才培养迈向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轨道。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1教学理念
当前的大部分英语教学环节都费时多收效少。因此首先,从理论依据上提出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以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和反应的对应关系,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反应。新的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引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介,营造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因素在内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化学习、启发式学习和趣味性学习。这也一直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
2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那就必然要寻求合理的教学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即追求一种恰当的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目前很多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探索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构建英语教学模式才有了它的现实意义。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实施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创造条件。这样,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和学习,教师也不再唱独角戏。这样就突破了“教师中心观”的师本教学模式束缚,建立了新的“学生中心观”的生本教学模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去独立解决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更新了教学模式,推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3教学内容
高校英语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部分:一、二年级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英语、口语、听力、写作及泛读等;三、四年级为高级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級英语、高级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这些课程都是围绕《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但如今,大学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缩小了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技能上的差异。在教学内容、考察方式等方面,大学英语也在向专业英语日益靠近。早在上世纪20年代,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为了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因此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突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方面的优势外,同时也要学习一些通识课程的内容。通识课程至少应包含:一是人文科学类通识课程;二是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三是文化研究类通识课程;四是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这样把语言既当做专业又当作工具,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平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毕业生。
4教学手段
当前绝大多数外语教学仍旧是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时代呼唤发展,教育呼唤改革。网络时代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网络的广泛使用,英语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超媒体、超文本所具备的多种便利的跳转与连接,以及网状的知识结构,基于教学信息集成理论将英语有声课文学习、补充泛读材料、听力训练、在线英汉词典、在线语法、多媒体画廊、联机测试、联机笔记、谚语警句、音乐欣赏等集成为一体,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层次与学习方式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从而为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提供通用和开放的英语教学环境寓教于乐。运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使得多媒体外语学习更适合人的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这也使教学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5参考文献
[1]邹申.英语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