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孔子的教育对象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能对教育对象范围有这样大胆的突破,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足以见出孔子在教育上极大的革新勇气与魄力。春秋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化和教育都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但自孔子开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士”的阶层,使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动摇了“世卿世禄”的统治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打下了基础。
孔子办的是一所常年性的学校,在各个诸候国中广收门徒。孔子的学生年龄差参不齐,有的父子二人同居孔子门下,如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孔门中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孔门学生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还要改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即儒服,然后还要举行入学仪式,叫委质,如子路决定做孔子的学生以后,便“儒服委质”,向孔子做了誓死效忠的保证。至于委质时所呈献的“死质”,过去一般用雉做象征。后来孔子也有所变通,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十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孔子把弟子表示忠诚的相见礼,改为有实用价值的束修,一方面使非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些经济上的问题,成为收学费的一种形式。
所以,客观上讲,孔子的“有教无类”冲击了旧贵族用出身来否定非贵族青年的受教育资格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奴隶以外的某些平民出身的青年也有可能学习文化。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把教育对象普及到了全民族,这也正是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延伸。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任何学校的教育内容,总是由办学宗旨决定的。孔子的私学,既然以培养贵族官僚为目标,它的教育内容自然要围绕这个轴心旋转。孔子以培养“君子”为办学宗旨,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君子要同时具备“文”和“质”两个条件。
所谓“质”,主要指个人的品格。所谓“文”,主要指个人的表现。孔子衡量人的品格和表现,其尺度就是“礼”。他认为,单是内心守礼,但言语行动却显出乏礼的教养,这种人虽说品格很好,却无法同不知礼的小人区别开来;反之,内心非礼,而在朝聘祭祀一类公开场合表现得很讲礼仪,这种人实则把礼搞得只有形式,好像史官所读的浮夸册文一样,他们也不配称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过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史。”(《论语·雍也》)为了造就文质彬彬的君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学习《诗》,《书》,《乐》等书本知识;“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指有关于品行,忠心,诚信等思想教育。孔子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他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渐渐养成君子的风范。
以传授诗,书,礼,乐为主的“文教”,主要教学生掌握贵族的各种专门知识。诗,书,本来都是春秋以前的历史文献,数量很多,孔子从中选出一部分充当教材,就是后来被奉为封建传统教育经典的《诗经》和《尚书》。礼,原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各种典章制度和礼节形式的通称,但孔子“文教”所传授的“礼”多偏重于它的形式方面。乐,则指奴隶主贵族的音乐舞蹈。
在“行教”方面,孔子最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德行”。伦理道德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础,也是他和弟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论据。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勉励学生注意道德实践,提高道德上的自尊和自信。
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道德观就是“仁德”,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和他的政治主张一样,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必须回到“礼”,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孔子所崇尚的“礼”的纲领。此外,孔子还把立信作为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强调:“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论语·子路》)还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孔子的教育活动,方向是明确的,就是适应统治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需要。孔子的教育目标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他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造就“弘道”的君子,使弟子上者成为王佐,下者成为吏材,即使不能做官,也要成为培养的君子儒。这就是他教育的主导思想,不难看出,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包括奴隶主阶级和封建阶级在内的全部统治阶级关于教育宗旨的意见。这也是孔子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孔子的教育内容中也有值得我们今天教育肯定和学习的地方。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就要狠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高尚人格的人。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德育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我们今天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三、孔子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教授方法
1.要求教师树立“诲人不倦”的态度
孔子屡次把自己教学生叫做“诲”,即明白地施教,以破除学生的蒙昧。而“诲人不倦”,就是指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不辞辛苦,不厌其烦,想方设法使他们弄清楚所教的内容。从现在的角度看来,这正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2.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资质不同而教育各有侧重,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因此,他的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言语”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游、子夏。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从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讲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进行学术研讨。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除此以外,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而施教,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可见,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对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模子进行塑造,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3.采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引起思考,又不得而解的焦虑、矛盾的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某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全面,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清楚的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是目前我们语文教育所倡导的。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一段时间,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成了一只只“填鸭”。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还能虚心地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孔子的学生们对老师也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喜欢上教师的讲授,“亲其师而近其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必然引起学生产生罗森塔尔效应,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1.主张“学思结合”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2.提倡“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怎样从不知到知呢?孔子提倡问。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的规范的。他的弟子受了他的影响,也都好问,把“不耻下问”看作好学的标志。颜回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曾参说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这正是求知的正确方法。
3.鼓励“择善而从”
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知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却从来不承认自己是这一类,他明确说自己的知识来自多听多看,并且来自对所学的东西加以分辨和选择。在求知上,他强调只有通过比较才可得到可以信从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提倡“学而不厌”
孔子时常否认自己为圣为仁,唯独喜欢说自己好学,以至于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状态。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在学习上永不停息,不知疲倦。孔子的知识面很广,而且在晚年还在学习,孔子盼望自己的学生都成为精通“君子”所需要知识的学问家。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把他树为其他弟子的榜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颜回“好学”。
总之,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因此,实施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以及传授各种技艺,然而更多、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总之,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学生,做到了教学相长,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做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教育搞的更好!
一、孔子的教育对象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能对教育对象范围有这样大胆的突破,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足以见出孔子在教育上极大的革新勇气与魄力。春秋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化和教育都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但自孔子开始,教育就不再是少数贵族阶级的特权。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士”的阶层,使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动摇了“世卿世禄”的统治制度,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打下了基础。
孔子办的是一所常年性的学校,在各个诸候国中广收门徒。孔子的学生年龄差参不齐,有的父子二人同居孔子门下,如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孔门中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孔门学生入学时,要郑重地举行拜师礼,还要改穿一定式样的服装,即儒服,然后还要举行入学仪式,叫委质,如子路决定做孔子的学生以后,便“儒服委质”,向孔子做了誓死效忠的保证。至于委质时所呈献的“死质”,过去一般用雉做象征。后来孔子也有所变通,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十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孔子把弟子表示忠诚的相见礼,改为有实用价值的束修,一方面使非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些经济上的问题,成为收学费的一种形式。
所以,客观上讲,孔子的“有教无类”冲击了旧贵族用出身来否定非贵族青年的受教育资格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使奴隶以外的某些平民出身的青年也有可能学习文化。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把教育对象普及到了全民族,这也正是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延伸。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任何学校的教育内容,总是由办学宗旨决定的。孔子的私学,既然以培养贵族官僚为目标,它的教育内容自然要围绕这个轴心旋转。孔子以培养“君子”为办学宗旨,他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君子要同时具备“文”和“质”两个条件。
所谓“质”,主要指个人的品格。所谓“文”,主要指个人的表现。孔子衡量人的品格和表现,其尺度就是“礼”。他认为,单是内心守礼,但言语行动却显出乏礼的教养,这种人虽说品格很好,却无法同不知礼的小人区别开来;反之,内心非礼,而在朝聘祭祀一类公开场合表现得很讲礼仪,这种人实则把礼搞得只有形式,好像史官所读的浮夸册文一样,他们也不配称为“君子”。这就是孔子说过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史。”(《论语·雍也》)为了造就文质彬彬的君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学习《诗》,《书》,《乐》等书本知识;“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指有关于品行,忠心,诚信等思想教育。孔子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他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渐渐养成君子的风范。
以传授诗,书,礼,乐为主的“文教”,主要教学生掌握贵族的各种专门知识。诗,书,本来都是春秋以前的历史文献,数量很多,孔子从中选出一部分充当教材,就是后来被奉为封建传统教育经典的《诗经》和《尚书》。礼,原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各种典章制度和礼节形式的通称,但孔子“文教”所传授的“礼”多偏重于它的形式方面。乐,则指奴隶主贵族的音乐舞蹈。
在“行教”方面,孔子最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德行”。伦理道德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础,也是他和弟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论据。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勉励学生注意道德实践,提高道德上的自尊和自信。
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道德观就是“仁德”,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和他的政治主张一样,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必须回到“礼”,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孔子所崇尚的“礼”的纲领。此外,孔子还把立信作为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强调:“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论语·子路》)还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孔子的教育活动,方向是明确的,就是适应统治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需要。孔子的教育目标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他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造就“弘道”的君子,使弟子上者成为王佐,下者成为吏材,即使不能做官,也要成为培养的君子儒。这就是他教育的主导思想,不难看出,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包括奴隶主阶级和封建阶级在内的全部统治阶级关于教育宗旨的意见。这也是孔子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孔子的教育内容中也有值得我们今天教育肯定和学习的地方。孔子认为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就要狠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高尚人格的人。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德育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我们今天仍然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三、孔子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的教授方法
1.要求教师树立“诲人不倦”的态度
孔子屡次把自己教学生叫做“诲”,即明白地施教,以破除学生的蒙昧。而“诲人不倦”,就是指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不辞辛苦,不厌其烦,想方设法使他们弄清楚所教的内容。从现在的角度看来,这正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
2.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资质不同而教育各有侧重,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因此,他的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言语”著称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著称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著称的有子游、子夏。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从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讲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进行学术研讨。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除此以外,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而施教,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可见,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对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模子进行塑造,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3.采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引起思考,又不得而解的焦虑、矛盾的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某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全面,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清楚的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是目前我们语文教育所倡导的。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一段时间,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成了一只只“填鸭”。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还能虚心地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孔子的学生们对老师也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喜欢上教师的讲授,“亲其师而近其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必然引起学生产生罗森塔尔效应,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
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1.主张“学思结合”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2.提倡“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怎样从不知到知呢?孔子提倡问。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的规范的。他的弟子受了他的影响,也都好问,把“不耻下问”看作好学的标志。颜回就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曾参说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这正是求知的正确方法。
3.鼓励“择善而从”
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知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却从来不承认自己是这一类,他明确说自己的知识来自多听多看,并且来自对所学的东西加以分辨和选择。在求知上,他强调只有通过比较才可得到可以信从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提倡“学而不厌”
孔子时常否认自己为圣为仁,唯独喜欢说自己好学,以至于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状态。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在学习上永不停息,不知疲倦。孔子的知识面很广,而且在晚年还在学习,孔子盼望自己的学生都成为精通“君子”所需要知识的学问家。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把他树为其他弟子的榜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颜回“好学”。
总之,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因此,实施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以及传授各种技艺,然而更多、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总之,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学生,做到了教学相长,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做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教育搞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