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台北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竞赛”及交流活动,并担任了教师课例与课件竞赛项目的评委。在竞赛中,我目睹了两地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的许多精彩的整合课例、课件;在交流活动中,我耳闻了两地教师就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经验交流。两地教师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思想在交流活动中相互碰撞,其产生的思想火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慨之余,特将自己感受到的两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异同整理成文,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 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
通过与台北市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当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软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对两地学校机房、校园网络环境的对比,我发现两地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台北市有很少的学校因与微软公司有教育实验项目合作而在硬件环境(学校的相关设备均由微软公司无偿提供)领先外,两地学校的硬件大致相当。另外,台北市的学校多以小班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武汉市学校的硬件规模较台北市似更胜一筹。
● 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动因
比较两地整合课例中使用到的教学软件及课件,我发现,这些教学软件及课件的制作工具也都是以Flash、Dreamweaver与Photoshop为主,而它们所展现的两地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并没有明显差别。不过,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两地教师在对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动因上有着明显差异,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首先,武汉市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整合课例与课件制作,往往是因为有参加评比活动的任务或是因为学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要求;而台北市的教师则往往是因为在常规教学活动或在地区教材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故而寻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因而,台北市的教师在参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等方面表现得更为自觉和主动。
此外,武汉市的教师所展示的课例与课件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合作的模式,即学科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则进行学习网站及课件的具体制作。而台北市的教师展示的课例或课件则主要由一位学科教师或几位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则主要扮演技术指导的角色,并不承担主要的制作任务。
竞赛活动中,台北市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学女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使用PowerPoint独立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幻灯片课件,从技术上讲,她的课件可能显得十分粗糙,但是课件的内容却是她长期工作经验的结晶,表现出了很高的教育智慧。所以我认为,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这一点来看,两岸教师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台北市的学科教师无疑表现出了更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及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 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与重点
虽然两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及技术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教育大环境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实际的应用方向与重点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1.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VS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两岸教学课例及课件的比较分析,我发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台北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武汉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首先,台北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普遍较低,甚至有的课例让武汉市的教师发出“这堂课太简单了”、“学生这不是在玩吗”之类的感叹。但是,在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却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交流等多种能力的调动与培养,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投入到学习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十分真实与自然,完全没有作秀之感。而从武汉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教师们以非常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为基础,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当然,这两种教学倾向可能各有优劣,但我们不难发现,台北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学生活动、学习及交流等多方面的问题,运用的方向一般比较宽,而武汉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则主要解决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问题,运用的方向则相对较窄。
2.情感体验VS情感刺激
在同两地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努力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很强烈地感觉到两地对学生情感培养上的巨大差距。由于大陆的教育以完成规定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武汉市的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另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延续性,可能某一堂课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某一种情感体验,而随着课本内容的改变,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被马上中止。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短时间的情感刺激,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而从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学内容与设计往往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持久稳定的情感体验。例如,台北市某学校设计的一个有关全球贫富问题的研究学习内容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目前全球基本贫富问题的相关内容外,还将学生根据实际按比例分成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群,不同人群会获得不同的活动经费,由学生自己购买、制作每日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会很自然地形成贫而自强、富而善施的心理特征。
3.信息技术运用的日常化VS信息技术运用的学术化
从课例中,我们还发现两地的教师均会积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究与学习,但在具体任务的设置与细节上,台北市教师的做法更让人欣赏。在武汉市教师的课例中,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上网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相关资料,整理后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虽然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具有的许多优点,但是,这种对信息技术学术化的单一运用模式无疑淡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比之下,台北市的教师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例如,在让学生购买食物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比较食品价格、确定购买数量、与不同地点的同学交流等。正是通过这种对信息技术运用日常化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而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深蕴创新和实践内涵的一方教学新天地,武汉市与台北市的教师都为之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在探索的大方向上两地并无实质的区别,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和技术水平也不相上下,但是,由于教学大环境和教学观点上的不同,两地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本文所述的一些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NOC的交流活动,台北市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许多做法与经验,无疑为正处在新课改大潮中的大陆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深入地思考和学习。
● 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
通过与台北市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当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软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对两地学校机房、校园网络环境的对比,我发现两地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台北市有很少的学校因与微软公司有教育实验项目合作而在硬件环境(学校的相关设备均由微软公司无偿提供)领先外,两地学校的硬件大致相当。另外,台北市的学校多以小班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武汉市学校的硬件规模较台北市似更胜一筹。
● 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动因
比较两地整合课例中使用到的教学软件及课件,我发现,这些教学软件及课件的制作工具也都是以Flash、Dreamweaver与Photoshop为主,而它们所展现的两地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并没有明显差别。不过,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两地教师在对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动因上有着明显差异,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首先,武汉市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整合课例与课件制作,往往是因为有参加评比活动的任务或是因为学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要求;而台北市的教师则往往是因为在常规教学活动或在地区教材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故而寻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因而,台北市的教师在参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等方面表现得更为自觉和主动。
此外,武汉市的教师所展示的课例与课件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合作的模式,即学科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则进行学习网站及课件的具体制作。而台北市的教师展示的课例或课件则主要由一位学科教师或几位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来完成,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则主要扮演技术指导的角色,并不承担主要的制作任务。
竞赛活动中,台北市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学女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使用PowerPoint独立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幻灯片课件,从技术上讲,她的课件可能显得十分粗糙,但是课件的内容却是她长期工作经验的结晶,表现出了很高的教育智慧。所以我认为,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这一点来看,两岸教师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台北市的学科教师无疑表现出了更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及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 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与重点
虽然两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及技术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教育大环境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实际的应用方向与重点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1.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VS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两岸教学课例及课件的比较分析,我发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台北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武汉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首先,台北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普遍较低,甚至有的课例让武汉市的教师发出“这堂课太简单了”、“学生这不是在玩吗”之类的感叹。但是,在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却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交流等多种能力的调动与培养,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投入到学习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十分真实与自然,完全没有作秀之感。而从武汉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教师们以非常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为基础,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当然,这两种教学倾向可能各有优劣,但我们不难发现,台北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学生活动、学习及交流等多方面的问题,运用的方向一般比较宽,而武汉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则主要解决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问题,运用的方向则相对较窄。
2.情感体验VS情感刺激
在同两地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努力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很强烈地感觉到两地对学生情感培养上的巨大差距。由于大陆的教育以完成规定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所以武汉市的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另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延续性,可能某一堂课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某一种情感体验,而随着课本内容的改变,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被马上中止。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短时间的情感刺激,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而从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学内容与设计往往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持久稳定的情感体验。例如,台北市某学校设计的一个有关全球贫富问题的研究学习内容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目前全球基本贫富问题的相关内容外,还将学生根据实际按比例分成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群,不同人群会获得不同的活动经费,由学生自己购买、制作每日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会很自然地形成贫而自强、富而善施的心理特征。
3.信息技术运用的日常化VS信息技术运用的学术化
从课例中,我们还发现两地的教师均会积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究与学习,但在具体任务的设置与细节上,台北市教师的做法更让人欣赏。在武汉市教师的课例中,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上网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相关资料,整理后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虽然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具有的许多优点,但是,这种对信息技术学术化的单一运用模式无疑淡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比之下,台北市的教师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例如,在让学生购买食物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比较食品价格、确定购买数量、与不同地点的同学交流等。正是通过这种对信息技术运用日常化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而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深蕴创新和实践内涵的一方教学新天地,武汉市与台北市的教师都为之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在探索的大方向上两地并无实质的区别,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和技术水平也不相上下,但是,由于教学大环境和教学观点上的不同,两地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本文所述的一些差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NOC的交流活动,台北市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许多做法与经验,无疑为正处在新课改大潮中的大陆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深入地思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