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把握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意涵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依据布莱恩·阿瑟的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总体上吸收托马斯·休斯的技术动力论的合理要素,结合全球互联网50年的发展演进逻辑,重点探寻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机制,以期为促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分析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体系;隐形动量;动力进化
中图分类号:F124.1;TP3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047-04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犹如无数隐形的触角抚摸着人类生存的每个角落,给现代社会和人类带来了舒适的生活、无尽的财富和繁荣的经济,互联网早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纵观迄今已有半个世纪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互联网作为技术固然拥有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其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引发的全方位深远的影响也塑造了其隐性的社会属性。科学家罗里·雷黑尔说过,“与研究自然科学本身相比,我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意蕴更感兴趣。”
基于互联网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国内外学界、政界和企业界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个视角将互联网嵌入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路径、内在逻辑以及价值逻辑呈现文本之中。当前,对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互动的局面。
对于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当人们被追问“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和“互联网技术的实存”时,却又显得那么生疏,扮演着“最熟悉的陌生人”。关于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关于其如何形成完整的理论,关于其创新的深刻理解,关于其动力进化的理论,关于当前互联网体系是否已经成为自身具有惯性动量的技术体,这是本文力求回答的几个主要问题。本文在把握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意涵和基本特质的基础上,依据布莱恩·阿瑟的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总体上吸收托马斯·休斯的技术动力论的合理要素,结合全球互联网50年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重点探寻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机制,以期为促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分析路径。
二、互联网的基本意蕴
互联网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对其概念的回顾、对其意涵的把握对于研究其动力进化逻辑的展开和深入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其独立的演进历程,二是其独立的研究对象,两者是揭示其意涵的前提和依据。
(一)互聯网独立的演进历程
互联网有其独有的历史演进历程,50年的历史赋予她存在相对的科学性和解释性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和认知视角。互联网是一直在快速发展演变的复杂综合体,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层面,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詹内特·阿巴特(Janet Abbate)在著作《发明互联网》(1999)中为互联网史描绘了标准的叙事规则,即从追溯阿帕网的创造用以描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分组交换”(即包交换)网络想法,到电子邮件的诞生、瑟夫和卡恩的TCP/IP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商业化。借鉴方兴东等根据年代划分将5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史划分为7个阶段(每10年划分1个阶段),从技术基础阶段(包交换技术的突破奠定ARPA网的诞生)、协议阶段(TCP/IP的诞生使得不同计算机和不同网络实现互联)、应用阶段(电子邮件、BBS和USEnet等应用普及),到WEB1.0(万维网的诞生,开启商用浪潮)、WEB2.0(博客、社交媒体等兴起)、移动互联网阶段(智能手机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扩散)、智能物联阶段(5G应用开启万物互联新篇章)。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进入新的时代。最近70年来,从发明了电视机、计算机、光纤、集成电路到手机,互联网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PC时代,走到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再走到了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现在又走到一个以应用为中心的物联网时代,将来要走到以服务应用为中心的大数据时代。总言之,互联网的发展从网络共享到信息共享,再到资源共享,进而到感知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互联网的发展已带动了一轮又一轮变革创新。
(二)互联网的研究对象
互联网有其明确的完整研究对象。什么是互联网(Internet)?深究其概念,却又显得那么陌生,甚至模糊。究其原因,区别于不同学界的跨界认知,民众的概念感性认知以及互联网(Internet)概念本身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差异性。总结而言,互联网是指通过TCP/IP联接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系统,是一个代表整体性的概念。互联网包括了由商业、政府、学术、公共等各种产权属性不同的连接网络的网络,只要连到互联网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互联网上所承载的各种服务,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生成背景,互联网技术以通信网技术的演变为其生成、演进的具体历史时空,最初通信网系统结构从全联通到中心制再到分级制的演进,分级制中央核心节点易摧毁而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的致命弱点催生了互联网的诞生,即当通信网某一些地方遭遇损坏时,要求其他地方仍然能维持全网的通信,不得不说当初分组交换、TCP/IP、WWW等核心技术赋予了互联网不断更新迭代的无穷动力。回顾其应用演进,互联网应用从以雅虎为代表的商业应用,到搜索引擎(谷歌),再到视频网站(YouTube)的出现、即时通信(ICQ、QQ)的实现、以P2P方式下载软件的开发,以及以博客、微博和微信展开的社交网络的出现,其都是不断满足人类对更加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出发,与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不断耦合,总是沿着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明演进具有重大影响的路径展开和形成。
三、互联网的基本属性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属性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基于研究互联网发展演进的动力进化追求,有必要研判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才能逐步接近互联网的内在进化本质。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表现出多种属性。人们对于技术活动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社会建构论”亦或是“技术社会相互建构论”,不同理论路径的考察视角都离不开技术的“自主性”和“社会性”问题的探讨,正确处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而又统一的关系,则是消解技术与社会相分离的二元论思维的必然进路。 (一)互联网的技术属性
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最大程度发挥了一种基础设施的功能,把遍布世界的海量硬件与软件互联互通,造就机器和设备的庞大组合所形成的网络体系。互联网最根本、最核心的功能便是连接,它可以连接一切,因连接而成网,因连接而联通。关系属性、平台属性、市场属性就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三个本质属性。现如今,我们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支付、学习、工作,从表面感观而言,互联网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所展示的各种应用场景和功能;而究其核心本质,无形虚拟的网络之所以能提供广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原因是互联网内部存在一个个有形的节点,众多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链接。这些链接是信息的载体,宛如高速公路运送货物般准确快捷地传递着信息。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输、自我复制、自我组织以及自我繁殖,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节点及其衍生物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构成与属性,诸多节点相互连接成关系网,诸多关系又连接成平台,平台的交易功能演化成市场。
(二)互联网的社会属性
互联网不但作为技术集合体具有工具属性,而且其用以满足人的社会生存需求的目的没有改变。尽管互联网兴起于人类交往的工具性需求,但是互联网的真正发展却源于人类交往互联网诞生之初就与之相伴的那种公社主义话语风格,源于某种被资本主义力量所压制的真正的革命性社会运动。从本质上而言,互联网被认为是不同价值取向集结而成的社区。不管是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初期还是经历了增长和固化期之后,都与企业文化、市场导向、政府政策与行为等技术情境因素(即社会属性)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技术体系的有机体,共同调节技术和创新的关系强度,技术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技术体系的各个单元(技术、商业、政府和社会)好比冲突分析理论的多个决策主体,各主体根据自身的偏好不断博弈最终到达一种均衡状态,从而整个技术系统获得了无形的隐性动量,得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不断演进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和推进社会形态变革,通过变革不断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
将一定数量的技术当做元素组合成新的技术产品,哪怕最后成功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甚至更低,只要初始技术的数量超过一定量,最后涌现出来的成功的技术产品也会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互联网技术从诞生、扩散到如今的迅猛发展态势正如布莱恩·阿瑟教授所描述的技术进化规律那样。毋庸置疑,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如互联网这般都能成为技术变迁的“幸运儿”和社会发展的“弄潮儿”,互联网技术是成功的。厘清迄今为止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机制,是进一步推进网络建设的首要议题。人类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技术进化的规则才能让她朝着本应发展的轨迹前行,倘如此,互联网技术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良善。
(一)互联网技术犹如生物,有其惯有的进化方向和行使逻辑
技术是活生生的,有自己的进化方向,也有自己的行使逻辑,技术自身“正在变为生物”。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缩微的技术,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现象。互联网集诸多技术之大成,主要是集成电路、计算机、云计算、传输、移动通信、通信网络等技术的组合体。互联网技术就是在其所有技术组合体不断更新迭代的基础上演进发展。所有的互联网基本理论的突破,基础技术的创造和变革,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维护,国际网络治理基本原则和制度的缔造和运行,依然是学术界为核心的全球学术共同体。而驱动他们的,不是为了地缘政治和个人发财致富,而是真正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望。互联网进化演进的基本逻辑始终是让世界互联。催生历史重大创新和变革是人们渴望互联、需要通信和加强沟通与传播的内在需求,互联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万物的本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始终遵循和强化这个规律。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人与物之间的互联、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就是一部互联网技术不断走向深入的历史,互联网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有其惯有的进化方向和行使逻辑。
(二)互联网的社会属性是其演进发展的外在驱动因素
有学者认为,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前30年主要由技术创新引领,后30年商业创新转变为绝对的主角,最近10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最大的能动性。这也正是休斯技术观的一种体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须置于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广泛的“语境”下加以阐释,要将互联网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群体、事件和因素囊括进来。互联网技术系统是一个囊括了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统摄性的分析框架。比如,ARPA的雄厚财力成为美国人在互联网开创性工作中独领风骚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重金投入研究的分时系统成为孕育互联网的重要力量。显然,资金的支持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比如,戈尔为当年的《互联网指导大纲》撰写序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国家互联网举办互动式新闻发布会的美国副总统。在政策拉动下,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都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1994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可见,政策的驱动也是引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比如,“9·11”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互联网,互联网纯粹的技术驱动和商业驱动开始面对政治的强力入侵。在美国策动下,5G安全标准的考虑范围包括供应商所在国的法律环境、治理模式、有无安全合作协议等诸多问题。5G原本单纯的技术和产业问题加入了浓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总体来看,互联网的演化既有傳统技术遭遇新的发展瓶颈而引发的技术革新的原因,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外在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
(三)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已成为具有惯性动量的技术体
为何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当技术具有了制度生活以后,就很难再停下来,出现了一种貌似自主的趋势?此时的技术是否真的成了“自主的”?休斯用技术动量阐释了这一现象:“技术系统在经历了增长和固化期之后,并不是变得自主了而是获得了动量”,技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专家、研究和生产设备、投资习惯、通信网络、认知范式等连接起来,这些会形成既得利益组织和社会规则,所形成的社会规则会“试图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休斯通过技术动量的概念说明,即使技术系统披上了超自然的必然性外衣,其中仍然有文化、权力的影子。互联网技术与企业文化、市场导向、政府政策与行为等技术情境因素(即社会属性)共同构成技术体系的有机体,共同调节技术和创新的关系强度。技术体系的各个单元(技术、商业、政府和社会)好比冲突分析理论的多个决策主体,各主体根据自身的偏好不断博弈最终到达一种均衡状态,整个技术系统获得了无形的隐性动量,得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简言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层联动的产物,它们互相联动、相互塑造,已形成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互联网发展的最初20年,引领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毫无疑问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随后的20年是商业创新大展身手的年代,既缔造了高科技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也造成了泡沫破灭的寒冬;最近十年,制度创新显得越发重要,成为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要素。这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由浅入深、由里而外对社会发展影响不断深入的自然演变。 結语
总言之,互联网技术的进化总是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自身逻辑的推动,另一种是人类社会的选择。互联网技术自循环的进化率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紧密结合体需要纳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建构的分析框架,以便面向更加精彩也更富有挑战的未来。我们既要理性分析、设计、选择并集成技术元素,还要考量社会需求、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权力等因素对于新技术演化的影响力;同时,新技术的设计过程要将文化与社会的期望和价值囊括进去,如此才能描绘出互联网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建构的美妙蓝图。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动力依然强劲,未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不可估量,未来这部不断续写的技术演进历程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杨孝文.13个改变世界的科学途径[EB/OL].http://www.cpst.net.cn/hm/200809/222042640.html.
[2]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曹东勃.时间的争夺战和保卫战[N].文汇报·文汇学人,2018-06-01(14-15).
[4] 常晋芳.“互联网+”的哲学反思[J].北方论丛,2017,(5).
[5] 陈福平.社交网络:技术vs.社会—社交网络使用的跨国数据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3,(6).
[6] 陈云松,朱灿然,张亮亮.代内“文化反授”:概念、理论和大数据实证[J].社会学研究,2017,(1).
[7] 丹尼尔·米勒,希瑟·霍斯特.数码人类学[M].王心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 丁柏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及其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写作,2016,(2).
[9] 方金友.网络社会的嬗变进程与基本特征[J].学术界,2014,(9).
[10]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J].新闻记者,2019,(7):4-25.
[11] 曹东勃,王佳瑞.互联网技术革命的经济哲学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4):15-28.
[12] 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13] Bijker W,HughesT,Pinch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7.
[14] Hirsh R F,Sovacool B K.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Momen-tum Change:American Electric Utilities,Restructuring,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ies[EB/OL].[2011-03-05].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OTS/v32/v32n2/pdf/hirsh.Pdf-762.0KB-Electronic Journals.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体系;隐形动量;动力进化
中图分类号:F124.1;TP3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047-04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互联网”犹如无数隐形的触角抚摸着人类生存的每个角落,给现代社会和人类带来了舒适的生活、无尽的财富和繁荣的经济,互联网早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纵观迄今已有半个世纪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互联网作为技术固然拥有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其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引发的全方位深远的影响也塑造了其隐性的社会属性。科学家罗里·雷黑尔说过,“与研究自然科学本身相比,我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意蕴更感兴趣。”
基于互联网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国内外学界、政界和企业界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个视角将互联网嵌入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路径、内在逻辑以及价值逻辑呈现文本之中。当前,对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互动的局面。
对于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当人们被追问“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和“互联网技术的实存”时,却又显得那么生疏,扮演着“最熟悉的陌生人”。关于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关于其如何形成完整的理论,关于其创新的深刻理解,关于其动力进化的理论,关于当前互联网体系是否已经成为自身具有惯性动量的技术体,这是本文力求回答的几个主要问题。本文在把握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意涵和基本特质的基础上,依据布莱恩·阿瑟的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总体上吸收托马斯·休斯的技术动力论的合理要素,结合全球互联网50年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重点探寻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机制,以期为促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分析路径。
二、互联网的基本意蕴
互联网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对其概念的回顾、对其意涵的把握对于研究其动力进化逻辑的展开和深入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其独立的演进历程,二是其独立的研究对象,两者是揭示其意涵的前提和依据。
(一)互聯网独立的演进历程
互联网有其独有的历史演进历程,50年的历史赋予她存在相对的科学性和解释性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和认知视角。互联网是一直在快速发展演变的复杂综合体,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层面,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詹内特·阿巴特(Janet Abbate)在著作《发明互联网》(1999)中为互联网史描绘了标准的叙事规则,即从追溯阿帕网的创造用以描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分组交换”(即包交换)网络想法,到电子邮件的诞生、瑟夫和卡恩的TCP/IP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商业化。借鉴方兴东等根据年代划分将5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史划分为7个阶段(每10年划分1个阶段),从技术基础阶段(包交换技术的突破奠定ARPA网的诞生)、协议阶段(TCP/IP的诞生使得不同计算机和不同网络实现互联)、应用阶段(电子邮件、BBS和USEnet等应用普及),到WEB1.0(万维网的诞生,开启商用浪潮)、WEB2.0(博客、社交媒体等兴起)、移动互联网阶段(智能手机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扩散)、智能物联阶段(5G应用开启万物互联新篇章)。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进入新的时代。最近70年来,从发明了电视机、计算机、光纤、集成电路到手机,互联网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PC时代,走到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再走到了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现在又走到一个以应用为中心的物联网时代,将来要走到以服务应用为中心的大数据时代。总言之,互联网的发展从网络共享到信息共享,再到资源共享,进而到感知共享,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互联网的发展已带动了一轮又一轮变革创新。
(二)互联网的研究对象
互联网有其明确的完整研究对象。什么是互联网(Internet)?深究其概念,却又显得那么陌生,甚至模糊。究其原因,区别于不同学界的跨界认知,民众的概念感性认知以及互联网(Internet)概念本身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差异性。总结而言,互联网是指通过TCP/IP联接而成的一个全球网络系统,是一个代表整体性的概念。互联网包括了由商业、政府、学术、公共等各种产权属性不同的连接网络的网络,只要连到互联网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互联网上所承载的各种服务,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生成背景,互联网技术以通信网技术的演变为其生成、演进的具体历史时空,最初通信网系统结构从全联通到中心制再到分级制的演进,分级制中央核心节点易摧毁而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的致命弱点催生了互联网的诞生,即当通信网某一些地方遭遇损坏时,要求其他地方仍然能维持全网的通信,不得不说当初分组交换、TCP/IP、WWW等核心技术赋予了互联网不断更新迭代的无穷动力。回顾其应用演进,互联网应用从以雅虎为代表的商业应用,到搜索引擎(谷歌),再到视频网站(YouTube)的出现、即时通信(ICQ、QQ)的实现、以P2P方式下载软件的开发,以及以博客、微博和微信展开的社交网络的出现,其都是不断满足人类对更加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出发,与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不断耦合,总是沿着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明演进具有重大影响的路径展开和形成。
三、互联网的基本属性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属性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基于研究互联网发展演进的动力进化追求,有必要研判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才能逐步接近互联网的内在进化本质。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表现出多种属性。人们对于技术活动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社会建构论”亦或是“技术社会相互建构论”,不同理论路径的考察视角都离不开技术的“自主性”和“社会性”问题的探讨,正确处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而又统一的关系,则是消解技术与社会相分离的二元论思维的必然进路。 (一)互联网的技术属性
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最大程度发挥了一种基础设施的功能,把遍布世界的海量硬件与软件互联互通,造就机器和设备的庞大组合所形成的网络体系。互联网最根本、最核心的功能便是连接,它可以连接一切,因连接而成网,因连接而联通。关系属性、平台属性、市场属性就成为互联网技术的三个本质属性。现如今,我们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支付、学习、工作,从表面感观而言,互联网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所展示的各种应用场景和功能;而究其核心本质,无形虚拟的网络之所以能提供广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原因是互联网内部存在一个个有形的节点,众多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链接。这些链接是信息的载体,宛如高速公路运送货物般准确快捷地传递着信息。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输、自我复制、自我组织以及自我繁殖,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节点及其衍生物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构成与属性,诸多节点相互连接成关系网,诸多关系又连接成平台,平台的交易功能演化成市场。
(二)互联网的社会属性
互联网不但作为技术集合体具有工具属性,而且其用以满足人的社会生存需求的目的没有改变。尽管互联网兴起于人类交往的工具性需求,但是互联网的真正发展却源于人类交往互联网诞生之初就与之相伴的那种公社主义话语风格,源于某种被资本主义力量所压制的真正的革命性社会运动。从本质上而言,互联网被认为是不同价值取向集结而成的社区。不管是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初期还是经历了增长和固化期之后,都与企业文化、市场导向、政府政策与行为等技术情境因素(即社会属性)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技术体系的有机体,共同调节技术和创新的关系强度,技术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技术体系的各个单元(技术、商业、政府和社会)好比冲突分析理论的多个决策主体,各主体根据自身的偏好不断博弈最终到达一种均衡状态,从而整个技术系统获得了无形的隐性动量,得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不断演进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和推进社会形态变革,通过变革不断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四、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
将一定数量的技术当做元素组合成新的技术产品,哪怕最后成功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甚至更低,只要初始技术的数量超过一定量,最后涌现出来的成功的技术产品也会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互联网技术从诞生、扩散到如今的迅猛发展态势正如布莱恩·阿瑟教授所描述的技术进化规律那样。毋庸置疑,不是所有的技术都如互联网这般都能成为技术变迁的“幸运儿”和社会发展的“弄潮儿”,互联网技术是成功的。厘清迄今为止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互联网技术的动力进化机制,是进一步推进网络建设的首要议题。人类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技术进化的规则才能让她朝着本应发展的轨迹前行,倘如此,互联网技术必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良善。
(一)互联网技术犹如生物,有其惯有的进化方向和行使逻辑
技术是活生生的,有自己的进化方向,也有自己的行使逻辑,技术自身“正在变为生物”。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缩微的技术,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现象。互联网集诸多技术之大成,主要是集成电路、计算机、云计算、传输、移动通信、通信网络等技术的组合体。互联网技术就是在其所有技术组合体不断更新迭代的基础上演进发展。所有的互联网基本理论的突破,基础技术的创造和变革,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维护,国际网络治理基本原则和制度的缔造和运行,依然是学术界为核心的全球学术共同体。而驱动他们的,不是为了地缘政治和个人发财致富,而是真正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望。互联网进化演进的基本逻辑始终是让世界互联。催生历史重大创新和变革是人们渴望互联、需要通信和加强沟通与传播的内在需求,互联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万物的本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始终遵循和强化这个规律。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人与物之间的互联、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就是一部互联网技术不断走向深入的历史,互联网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有其惯有的进化方向和行使逻辑。
(二)互联网的社会属性是其演进发展的外在驱动因素
有学者认为,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前30年主要由技术创新引领,后30年商业创新转变为绝对的主角,最近10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最大的能动性。这也正是休斯技术观的一种体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须置于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广泛的“语境”下加以阐释,要将互联网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群体、事件和因素囊括进来。互联网技术系统是一个囊括了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统摄性的分析框架。比如,ARPA的雄厚财力成为美国人在互联网开创性工作中独领风骚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重金投入研究的分时系统成为孕育互联网的重要力量。显然,资金的支持是促进技术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比如,戈尔为当年的《互联网指导大纲》撰写序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国家互联网举办互动式新闻发布会的美国副总统。在政策拉动下,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都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1994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可见,政策的驱动也是引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比如,“9·11”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互联网,互联网纯粹的技术驱动和商业驱动开始面对政治的强力入侵。在美国策动下,5G安全标准的考虑范围包括供应商所在国的法律环境、治理模式、有无安全合作协议等诸多问题。5G原本单纯的技术和产业问题加入了浓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总体来看,互联网的演化既有傳统技术遭遇新的发展瓶颈而引发的技术革新的原因,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外在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
(三)互联网的技术体系已成为具有惯性动量的技术体
为何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当技术具有了制度生活以后,就很难再停下来,出现了一种貌似自主的趋势?此时的技术是否真的成了“自主的”?休斯用技术动量阐释了这一现象:“技术系统在经历了增长和固化期之后,并不是变得自主了而是获得了动量”,技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专家、研究和生产设备、投资习惯、通信网络、认知范式等连接起来,这些会形成既得利益组织和社会规则,所形成的社会规则会“试图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休斯通过技术动量的概念说明,即使技术系统披上了超自然的必然性外衣,其中仍然有文化、权力的影子。互联网技术与企业文化、市场导向、政府政策与行为等技术情境因素(即社会属性)共同构成技术体系的有机体,共同调节技术和创新的关系强度。技术体系的各个单元(技术、商业、政府和社会)好比冲突分析理论的多个决策主体,各主体根据自身的偏好不断博弈最终到达一种均衡状态,整个技术系统获得了无形的隐性动量,得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增长和方向。简言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层联动的产物,它们互相联动、相互塑造,已形成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互联网发展的最初20年,引领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毫无疑问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随后的20年是商业创新大展身手的年代,既缔造了高科技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也造成了泡沫破灭的寒冬;最近十年,制度创新显得越发重要,成为互联网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要素。这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由浅入深、由里而外对社会发展影响不断深入的自然演变。 結语
总言之,互联网技术的进化总是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一种是自身逻辑的推动,另一种是人类社会的选择。互联网技术自循环的进化率对人类产生更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紧密结合体需要纳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建构的分析框架,以便面向更加精彩也更富有挑战的未来。我们既要理性分析、设计、选择并集成技术元素,还要考量社会需求、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权力等因素对于新技术演化的影响力;同时,新技术的设计过程要将文化与社会的期望和价值囊括进去,如此才能描绘出互联网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建构的美妙蓝图。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动力依然强劲,未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不可估量,未来这部不断续写的技术演进历程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杨孝文.13个改变世界的科学途径[EB/OL].http://www.cpst.net.cn/hm/200809/222042640.html.
[2] 阿里研究院.互联网+:未来空间无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曹东勃.时间的争夺战和保卫战[N].文汇报·文汇学人,2018-06-01(14-15).
[4] 常晋芳.“互联网+”的哲学反思[J].北方论丛,2017,(5).
[5] 陈福平.社交网络:技术vs.社会—社交网络使用的跨国数据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3,(6).
[6] 陈云松,朱灿然,张亮亮.代内“文化反授”:概念、理论和大数据实证[J].社会学研究,2017,(1).
[7] 丹尼尔·米勒,希瑟·霍斯特.数码人类学[M].王心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 丁柏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及其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写作,2016,(2).
[9] 方金友.网络社会的嬗变进程与基本特征[J].学术界,2014,(9).
[10]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J].新闻记者,2019,(7):4-25.
[11] 曹东勃,王佳瑞.互联网技术革命的经济哲学反思[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0(4):15-28.
[12] 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13] Bijker W,HughesT,Pinch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7.
[14] Hirsh R F,Sovacool B K.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Momen-tum Change:American Electric Utilities,Restructuring,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ies[EB/OL].[2011-03-05].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OTS/v32/v32n2/pdf/hirsh.Pdf-762.0KB-Electronic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