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关一门语言的语文学科,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摆在诸多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执教语文十五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就此大家共同交流,以作引玉之砖。
一、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学生作文难首先表现就是素材缺乏,老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空洞乏味。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缺乏生活的积累;二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水平发展不平衡,说起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写起来却无从下笔。
针对这个问题,我坚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坚持写日记能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实际上很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写日记的意义,也要求学生写,但往往不注意提高学生兴趣,不注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觉得写日记是多余的负担而难以坚持,也就收效甚微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水平,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尽量降低要求,放手让学生写。我对学生日记的要求只有一点:只要是写真人真事真心话就行,不用考虑字数的多少、布局与谋篇、开头与结尾等等。当找不到事情写,就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一写也行,就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记下来也行。这样就把影响学生书面表达的所有枷锁都去掉了,让学生觉得容易写,才能乐于写坚持写,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感的习惯。
二是认真“读”学生日记,把日记作为师生思想交流的一个平台。这里我提的是“读”而不是改,就是我一般不批改学生日记,往往是在学生日记上用三言两语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比如,当学生写的是自己在家做家务,我会写上“你真能干!”;当学生写的是上课老师错怪自己,我会写上“真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注意。”这样的“读”一定要坚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成长的关心,在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自然就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了。
二、由“仿”入手,激发兴趣,加强训练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写日记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注意大作文的系统训练指导,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我在作文指导上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抓好“仿写”,帮助学生轻松通过“入门关”。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能降低入门的难度。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仿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全篇,让学生从对范文的仿写中学习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仿”不是生搬硬套,不能成了“抄”。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过多约束,而要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是巧设文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都要有一个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内容,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三是注意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自己读书的点滴心得。这样,既使学生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其作文能力。
三、开放作文评改形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改得费时费力,其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尝试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对于系统训练的大作文,重点是师评。师评的要领一是尽可能与学生面对面评阅,便于师生交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二是要及时,要赶在学生对作文构思还很清晰、创作激情还没消失前完成。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的能力。自评与互评互改往往要结合起来,自评是基础,互评是提高。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要注意监控与指导,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就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优生要多“挑刺”,对差生要多找“亮点”。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肯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学生作文难首先表现就是素材缺乏,老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空洞乏味。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缺乏生活的积累;二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水平发展不平衡,说起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写起来却无从下笔。
针对这个问题,我坚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坚持写日记能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实际上很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写日记的意义,也要求学生写,但往往不注意提高学生兴趣,不注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觉得写日记是多余的负担而难以坚持,也就收效甚微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水平,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尽量降低要求,放手让学生写。我对学生日记的要求只有一点:只要是写真人真事真心话就行,不用考虑字数的多少、布局与谋篇、开头与结尾等等。当找不到事情写,就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一写也行,就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记下来也行。这样就把影响学生书面表达的所有枷锁都去掉了,让学生觉得容易写,才能乐于写坚持写,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感的习惯。
二是认真“读”学生日记,把日记作为师生思想交流的一个平台。这里我提的是“读”而不是改,就是我一般不批改学生日记,往往是在学生日记上用三言两语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比如,当学生写的是自己在家做家务,我会写上“你真能干!”;当学生写的是上课老师错怪自己,我会写上“真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注意。”这样的“读”一定要坚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成长的关心,在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自然就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了。
二、由“仿”入手,激发兴趣,加强训练指导,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写日记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注意大作文的系统训练指导,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我在作文指导上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抓好“仿写”,帮助学生轻松通过“入门关”。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能降低入门的难度。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仿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全篇,让学生从对范文的仿写中学习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仿”不是生搬硬套,不能成了“抄”。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过多约束,而要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是巧设文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都要有一个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内容,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三是注意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自己读书的点滴心得。这样,既使学生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其作文能力。
三、开放作文评改形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改得费时费力,其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尝试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对于系统训练的大作文,重点是师评。师评的要领一是尽可能与学生面对面评阅,便于师生交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二是要及时,要赶在学生对作文构思还很清晰、创作激情还没消失前完成。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的能力。自评与互评互改往往要结合起来,自评是基础,互评是提高。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要注意监控与指导,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就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优生要多“挑刺”,对差生要多找“亮点”。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肯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