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就业市场范围的扩大,就业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明确职业指导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 高校 高质量 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其内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指导对象是求职者和单位;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单位人尽其才;职业指导贯穿一生,不是某个阶段和时期;职业指导注重的是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的功能,而不是仅仅提供就业信息。①
高校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具体化,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职业指导是指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等品质因素,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选择职业,从而为形成良好的从业素质奠定基础。②
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1 高校职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已经开展职业指导课程的高校也多是对学生采用照本宣科的说教方式,案例分析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联系实际和个性化的指导。同时,由于没有及时跟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职业指导未能平衡好市场与学校人才供需关系,致使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高校职业指导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被简单等同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展职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学三四年级,职业指导主要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印发就业指导书、发布就业信息等强化就业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由于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系统安排,职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使得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无法发挥更深层次的教育帮助功能。
2.3 高校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职业指导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用来学习的理论多数是从国外引进,高校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借鉴阶段,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同时,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机构人手少事务多,工作能力有限,工作队伍建设不尽完善,因而大大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在职业指导的内容、范围、功能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缺失。③
3 实现高校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进一步思考
3.1 构建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团队
我国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职业指导行为专业化、职业指导领域系统化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学校和二级学院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队伍、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就业自助组织相互配合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④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职业指导教师走出去,到用人单位参观交流,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加大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专家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
3.2 构建全程化、全方位职业指导体系
首先,推进以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个性化指导为辅助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与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加大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力度。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应着重职业心理品质培训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⑤通过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相关的求职应聘技巧、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促使毕业生理性的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理性与目标明确。
其次,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全面化,网络化。全面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计划制定与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根据各个专业特色为本院(系)大学生提供全程化、专业化咨询服务等。同时,除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就业指导、调查研究等工作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还应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职业指导教师应积极传授择业方法和技巧,强化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努力提高毕业生全方位的就业能力。⑥充分依靠网站、移动终端平台、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服务等技术手段,以及手机信息报、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更好地开展多种职业指导与服务。
3.3 构建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首先,要拓宽职业指导途径,丰富职业指导的形式。课堂之外,充分发挥校园第二课堂的载体作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方面的活动。比如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专家讲座、成功人士座谈、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动态地调整自身的职业期待;⑦邀请企业资深人士参与学校的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使学生更有效掌握求职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要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完善校院两级职业指导机构人员设置,研究并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加强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工作,为学生提出的生涯规划和求职困惑进行个性化“诊断”,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引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注释
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② 雷冠军,王百木.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职业时空,2009(12).
③ 张颖.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2).
④ 张汝山.论新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战略意义与实施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⑤ 魏颖.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重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2(25).
⑥ 舒荟萃,于连坤.浅议高效有效促进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的途径[J].科技经济市场,2013(3).
⑦ 李斌.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关键词 高校 高质量 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其内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指导对象是求职者和单位;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单位人尽其才;职业指导贯穿一生,不是某个阶段和时期;职业指导注重的是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的功能,而不是仅仅提供就业信息。①
高校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的具体化,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职业指导是指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等品质因素,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选择职业,从而为形成良好的从业素质奠定基础。②
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1 高校职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已经开展职业指导课程的高校也多是对学生采用照本宣科的说教方式,案例分析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联系实际和个性化的指导。同时,由于没有及时跟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职业指导未能平衡好市场与学校人才供需关系,致使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高校职业指导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被简单等同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展职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学三四年级,职业指导主要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印发就业指导书、发布就业信息等强化就业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由于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系统安排,职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使得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无法发挥更深层次的教育帮助功能。
2.3 高校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职业指导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用来学习的理论多数是从国外引进,高校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借鉴阶段,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同时,高校学生职业指导机构人手少事务多,工作能力有限,工作队伍建设不尽完善,因而大大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在职业指导的内容、范围、功能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缺失。③
3 实现高校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进一步思考
3.1 构建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团队
我国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职业指导行为专业化、职业指导领域系统化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学校和二级学院专职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队伍、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就业自助组织相互配合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④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职业指导教师走出去,到用人单位参观交流,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加大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专家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
3.2 构建全程化、全方位职业指导体系
首先,推进以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个性化指导为辅助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与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加大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力度。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应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应着重职业心理品质培训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和政策法规培训,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⑤通过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掌握相关的求职应聘技巧、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促使毕业生理性的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理性与目标明确。
其次,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全面化,网络化。全面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计划制定与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根据各个专业特色为本院(系)大学生提供全程化、专业化咨询服务等。同时,除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就业指导、调查研究等工作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还应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职业指导教师应积极传授择业方法和技巧,强化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努力提高毕业生全方位的就业能力。⑥充分依靠网站、移动终端平台、手机短信平台、电子邮件服务等技术手段,以及手机信息报、微博等新媒体手段,更好地开展多种职业指导与服务。
3.3 构建完善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首先,要拓宽职业指导途径,丰富职业指导的形式。课堂之外,充分发挥校园第二课堂的载体作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方面的活动。比如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专家讲座、成功人士座谈、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动态地调整自身的职业期待;⑦邀请企业资深人士参与学校的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使学生更有效掌握求职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要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完善校院两级职业指导机构人员设置,研究并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加强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工作,为学生提出的生涯规划和求职困惑进行个性化“诊断”,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引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注释
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② 雷冠军,王百木.试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职业时空,2009(12).
③ 张颖.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2).
④ 张汝山.论新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战略意义与实施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⑤ 魏颖.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重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2(25).
⑥ 舒荟萃,于连坤.浅议高效有效促进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的途径[J].科技经济市场,2013(3).
⑦ 李斌.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