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如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作为承担高等教育重任的高等学府,理所当然要积极应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构建适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的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将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同时,各二级学院定期组织开展有特色、重实效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宣讲、讲座交流、培训实训、典型宣传、模拟实践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
除了专业教学中的创新课程之外,以“创新、創业”为主线,丰富选修课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涵盖创新创业理论类、实务类、职业就业类三大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平台。此类课程与其他任选课的不同之处在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都做了创新性的规定,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注重课程的创新性、互动性,强调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院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质量较高、专兼职骨干教师组成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同时积极选派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多项创业教育培训、轮训以及网上教学。
二、以大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进程
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创业基地,并以创业基地为依托,引导、鼓励和扶持学院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孵化,以期造就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建成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2016年学院创业大赛参赛团队达26个,学院邀请省内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专家对每个团队进行指导和评审,其选手水平、赛事规模都达到历史之最。学院代表队在省第三届、第四届大赛中共获十余项大奖,充分调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通过筛选项目、写创业计划书、专家指导等,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实战演练,掌握了更多的实战经验,为创业项目落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院成功扶植《伊尔根觉罗氏明跃剪纸书画苑》项目入驻学院孵化基地,签订了房屋使用协议,协助办理了营业执照、国税、地税登记证等,开业前在创业计划书撰写、开业指导、技术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指导;学院为其提供低租金、零收费、“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学院会展创业团队、电商创业团队等先后即将落地,必将开拓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落脚点
当今的高等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倾注于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从教育的发展要求和轨迹上来看,高等教育应该由就业教育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模式上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进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
学院坚持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以创业家培养为核心,培养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家或企业家。在具体实施上,学院通过基础层面的教育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制度层面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一片个性成长的天地。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导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创业教育思路;充分认识创业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不只是针对少数自主创业学生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修课。提高全体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创业教育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相协调。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突击性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既强调学生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同时要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最终要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关系体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郭万牛,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
[2]纪淑军.创业富民战略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
[3]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升级版”[N].人民日报,2017.
[4]张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关键”[J].中国教育报,2015.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作者简介:
马野(1981.07—),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
本文系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F16-171-9-00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作为承担高等教育重任的高等学府,理所当然要积极应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构建适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的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将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同时,各二级学院定期组织开展有特色、重实效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宣讲、讲座交流、培训实训、典型宣传、模拟实践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
除了专业教学中的创新课程之外,以“创新、創业”为主线,丰富选修课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涵盖创新创业理论类、实务类、职业就业类三大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平台。此类课程与其他任选课的不同之处在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都做了创新性的规定,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注重课程的创新性、互动性,强调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院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质量较高、专兼职骨干教师组成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同时积极选派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多项创业教育培训、轮训以及网上教学。
二、以大赛为载体,推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进程
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创业基地,并以创业基地为依托,引导、鼓励和扶持学院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成果孵化,以期造就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建成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2016年学院创业大赛参赛团队达26个,学院邀请省内各行各业创新创业专家对每个团队进行指导和评审,其选手水平、赛事规模都达到历史之最。学院代表队在省第三届、第四届大赛中共获十余项大奖,充分调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通过筛选项目、写创业计划书、专家指导等,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实战演练,掌握了更多的实战经验,为创业项目落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院成功扶植《伊尔根觉罗氏明跃剪纸书画苑》项目入驻学院孵化基地,签订了房屋使用协议,协助办理了营业执照、国税、地税登记证等,开业前在创业计划书撰写、开业指导、技术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指导;学院为其提供低租金、零收费、“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学院会展创业团队、电商创业团队等先后即将落地,必将开拓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落脚点
当今的高等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倾注于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从教育的发展要求和轨迹上来看,高等教育应该由就业教育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模式上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个性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进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
学院坚持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以创业家培养为核心,培养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家或企业家。在具体实施上,学院通过基础层面的教育教学、操作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践和制度层面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一片个性成长的天地。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导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创业教育思路;充分认识创业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不只是针对少数自主创业学生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修课。提高全体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创业教育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相协调。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突击性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既强调学生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同时要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一种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最终要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关系体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郭万牛,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
[2]纪淑军.创业富民战略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
[3]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升级版”[N].人民日报,2017.
[4]张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关键”[J].中国教育报,2015.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作者简介:
马野(1981.07—),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
本文系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F16-171-9-0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