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中国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现状。计量分析中通过建回归模型,对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盈利能力;上市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58—02
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得知,截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9%;负债总额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截至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 731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截至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7.7%,同比提高64.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30.7%,同比提高50.8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
一、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从以上数据看到现在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已达到100%以上,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但这种计提直接影响银行获利能力。因此我们银行认识到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额影响着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股票的上市交易,银行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经营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贷款减值准备作为影响银行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能否客观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否受到其他财务因素如经营业绩、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有助于银行与监管当局更好地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的管理。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不良贷款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资产越多,贷款损失准备就越多。前些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偏高,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持续下降。
假设二:资产负债率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假设三: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随之而提高,因此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负相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说明其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那么就需要增加外部融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回收贷款的信号,以增强储户的信心。这样的计提行为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2.研究设计。为了分析影响中国上市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因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根据以上假设,本文共设计了五个变量:贷款损失准备率(LLP),净资产收益率(ROE),不良贷款率(BL),资产负债率(DA)及存贷比率(LD),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LP=α0+α1ROE+α2BL+α3DA+α4LD+ε。数据主要从各上市银行年度财务报告中选取。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实证检验。通过样本得出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近两年,绝大多数银行选择提高贷款减值准备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计提率。说明了大部分银行都认为贷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增加,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状态下,都选择增加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另一方面银行之间贷款减值计提率差异较大。从样本最大值与最小值来看,两者相差近10倍,说明不同银行,不同年份对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较大,对银行自身的风险判断相差甚远。
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F值为27.051,表明该模型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总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调整后的R2为0.625,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自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结果解释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回归符号为正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1相符,说明不良贷款与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贷款越多,银行的风险越大,相应的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规避风险。这说明中国的不良贷款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不良贷款仍然是影响银行风险的重要因素。
变量资产负债率回归估计符号为负且未通过T检验,与假设2相反。理论上,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但是,具体到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规模较大的是四大商业银行。受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这也是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资产经营管理一直带有浓厚的宏观调控色彩,所以有可能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情况。
存贷比率回归符号为负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3相符,说明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这表面经营者通过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向用户传达银行具有良好的收回贷款能力的信号,银行的运营是安全的,增加客户的信心。
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映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影响因素指标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与贷款减值计提并不显著相关。在中国,银行是拥有大量虚拟资产(如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资产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其主要关注点,而非主要关注盈利目标。银行更希望向投资者、现有及潜在顾客发出“风险控制良好,经营稳健”的信号。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上市银行较少且上市年限较短,以至没有足够的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采取数据可能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该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能是由于进行回归分析时没有对面板数据划分年份,这样就增加了出现重复样本的可能性。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更多的考虑风险因素,也就是更希望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在中国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盈余管理的财务因素影响并不突出。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另外,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冲销的管理。由于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陆正华,马颖翩,戴其力.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9,(12).
[2] 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
[3] 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4] 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盈利能力;上市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58—02
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得知,截至201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9%;负债总额8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截至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 731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6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截至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7.7%,同比提高64.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230.7%,同比提高50.8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
一、中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因素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从以上数据看到现在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已达到100%以上,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但这种计提直接影响银行获利能力。因此我们银行认识到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额影响着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股票的上市交易,银行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经营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贷款减值准备作为影响银行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能否客观反映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否受到其他财务因素如经营业绩、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有助于银行与监管当局更好地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的管理。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不良贷款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资产越多,贷款损失准备就越多。前些年,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严重偏高,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各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持续下降。
假设二:资产负债率与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假设三: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随之而提高,因此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负相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越高,说明其可用于贷款的金额就越少,那么就需要增加外部融资。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减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向储户发出有能力回收贷款的信号,以增强储户的信心。这样的计提行为有利于吸收存款,充实资本。
2.研究设计。为了分析影响中国上市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因素,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根据以上假设,本文共设计了五个变量:贷款损失准备率(LLP),净资产收益率(ROE),不良贷款率(BL),资产负债率(DA)及存贷比率(LD),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LP=α0+α1ROE+α2BL+α3DA+α4LD+ε。数据主要从各上市银行年度财务报告中选取。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实证检验。通过样本得出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近两年,绝大多数银行选择提高贷款减值准备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计提率。说明了大部分银行都认为贷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增加,在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状态下,都选择增加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另一方面银行之间贷款减值计提率差异较大。从样本最大值与最小值来看,两者相差近10倍,说明不同银行,不同年份对于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较大,对银行自身的风险判断相差甚远。
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F值为27.051,表明该模型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总体线性关系是显著的。调整后的R2为0.625,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自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2.结果解释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回归符号为正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1相符,说明不良贷款与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正相关,不良贷款越多,银行的风险越大,相应的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规避风险。这说明中国的不良贷款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不良贷款仍然是影响银行风险的重要因素。
变量资产负债率回归估计符号为负且未通过T检验,与假设2相反。理论上,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偿债能力越低时,银行则面临越高的财务风险,为了控制该风险,经营者通过增加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未来对银行资本的潜在需求,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但是,具体到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规模较大的是四大商业银行。受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这也是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资产经营管理一直带有浓厚的宏观调控色彩,所以有可能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情况。
存贷比率回归符号为负且通过T检验,与假设3相符,说明存贷比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负相关。这表面经营者通过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向用户传达银行具有良好的收回贷款能力的信号,银行的运营是安全的,增加客户的信心。
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映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影响因素指标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与贷款减值计提并不显著相关。在中国,银行是拥有大量虚拟资产(如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资产的风险控制能力是其主要关注点,而非主要关注盈利目标。银行更希望向投资者、现有及潜在顾客发出“风险控制良好,经营稳健”的信号。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上市银行较少且上市年限较短,以至没有足够的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采取数据可能会对研究结论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该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能是由于进行回归分析时没有对面板数据划分年份,这样就增加了出现重复样本的可能性。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更多的考虑风险因素,也就是更希望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资本管理。但在中国银行进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时盈余管理的财务因素影响并不突出。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的降低贷款损失准备,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上市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并不明显。与一般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同,银行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时会更关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经营的稳健性,盈利能力、资产运用能力属于次要的财务影响因素。另外,监管当局也应该加强对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与冲销的管理。由于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主观随意性较强,导致不能真实的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完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法律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中国国情的全面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陆正华,马颖翩,戴其力.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9,(12).
[2] 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
[3] 蔡逸轩,罗剑群.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政策选择动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11).
[4] 孙天琦,徐晓羽.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