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的科学化与叙事性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至80年代,文学研究进入'理论的时代',此时的文学理论为克服印象式批评的弊端,主动向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借鉴概念范畴、论证逻辑、思维方法和视域框架。文学理论的这种科学化努力一方面使其'理论'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却使其'文学'色彩迅速淡化,文学理论汇入文化理论洪流的同时也显现出'非文学化'的倾向。然而,文学理论毕竟难以成为严密的科学,它在自然科学眼中具有'寓言'特质,这恰从另一面显示了文学理论的叙事特性。而承认和正视这一点,将会使文学理论的诸多不可替代的品质得以显现:它的'体验式观察'和'见证式记录'特征,它的建立在'狩猎模式'基础上的、面向未知世界的思维探险,它的因理论的'狡诈'而呈现出来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假定性,皆因自身叙事性的强化而彰显。
其他文献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是一个颇具雄心却需审查的命题。这一命题特指在'中国'国家范围内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其隐含的意思是中国的相关研究是置身'世'外的。其实,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处在'世界'之中。不过,相关研究获得的世界承认非常有限,与'世界'有隔绝之感。只要以'一个学术圈、一个价值世界、一个思想市场、一个评价标准、一个实践指向'为标准,便可以衡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是否成功走出自闭、置身世界。
1999年的'盘峰诗会'是诗歌界此前关于'90年代诗歌'不同认知、立场、态度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引发了此后持续数年、参与人数甚众的诗歌论争、论战,其中既体现着不同诗歌追求和美学取向的分歧,也表征出微观诗歌场域中话语权力的争夺和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等的影响。'盘峰诗会'及相关的诗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诗歌的稳定性格局,呈现出新的力量对比和板块结构,对此后的诗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作为典型个案,凸显出中国诗歌尤其是诗歌批评的诸多内在问题。
近年来,关于抗战历史的文学叙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在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抗战书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题材选择上看,新移民作家普遍选择在宏阔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表现抗战,或钩沉域外华人抗战史,或叙写异族人在中国抗战时空下的命运,或再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中国战场的形成与集结,由此突破了传统抗战小说以国内战场为背景、聚焦中日二元的模式阈限。从叙事伦理上看,新移民作家一方面在小说中灌注人文理念与批判精神,从生命关怀、人性叩问、文明反思等层面对战争做出了发人深省的书写;另一方面亦自觉将重建民族形象和文化主体性内化于对抗战
对事物的根据以及对这一根据的根据进行发问的方式,即“穷理”,这是哲学作为智慧之学的根本所在。从哲学史看,中国的道德哲学所追究到的道德根据主要有“人性”、“天(理)”、“良知”等。西方哲学所论究的根据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拉图的“范型”、康德的“先天范畴”、“道德律令”等。如果继续追问这些根据是如何可能的,即它们是经验的或是先验的;是情感的或是理性的;是事实的或是规范的之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深入到它们的底层。在各种哲学给出的不同根据(“理”)之间,何者是应当被接受的?对此做出选择的标准是“合理性”。合理性的原则包
社区建设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动力不足的困境,从协同优势与惰性视角,沿目标、权力、领导力的逻辑进路分析,我国社区建设协同行动中存在着目标融合困境、权力调适困境和领导力催化困境,制约了协同优势的产生。基于此,可以尝试在社区场域构建融合动力目标机制、动力引擎机制、动力维模机制的社区建设多元协同动力体系,推动多元主体融合性力量的生成,激发内生的、可持续的协同优势。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知识将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基于平台的数据共享等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速度,加快了个人知识的组织化和社会化、隐性知识的表出化和形式化以及离散知识的系统化,由此实现价值链重构,并推动企业与产业共同演化。从知识视角出发,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的“机会窗口”,应注重数据资源的积累以及数据信息的可兼容性,推动核心技术相关知识的生产与积累;通过构建大型知识网络增大知识存量,推动知识的显性化与表出化;在突出“硬数据”生
尚贤是打破尚亲、尚旧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打破尚亲、尚旧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亲旧势力集团是历史进程中的阻力,尚贤的推行打破了亲旧势力控制政治的局面,为改进政治生态增加了动力。但这种把政治过程视为上行下效的道德推演过程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最主要的是缺乏制度设计。尚贤与“不尚贤”之争的本质是尚贤与尚法之争。战国时期法家提出“不尚贤”意在打破把政治系于“人”之下的思想牢笼,从而使政治系于法制之下。法家的“不尚贤”不是简单地反对任用贤能之人,而是强调建立适时的政治制度,以制度保证政治的需要和适应当时的社会转
马克思的现实观是理解其哲学革命的重要视角之一。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从事的哲学研究,大都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研究对象多为形上之思。现实上升为哲学范畴后,具有了诸多不受特定限制的性质,却失去了原初的“现实性”,成为“哲学的现实”。而马克思确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为哲学找到了稳定的基石,建立了“现实的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
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强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演变为一种“主客体”结构,这一结构进而扩散到工业社会的所有组织和治理模式中。“主客体”结构是一种对抗性的结构体系,基于此而生成的政策所体现的是由精英所构成的主体的意志,政策的意义就在于对作为客体的公众加以控制。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公共政策具有了工具理性,也使主客体之间的对立隐蔽化。当社会进入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历史阶段时,主客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乃至主客体的概念被“行动者”所取代。行动者既是政策的主体,也是政策的客体,行动指向合作,
<正>《天津社会科学》创刊于1981年,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其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涵量为理论界和社科期刊界所关注,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多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