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欣赏则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丰富阅读,才能拓宽视野,培养语感,灵活思维,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写作时方能下笔有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往往忽略阅读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应考技巧和考试策略的培训。很少有老师将教学大纲那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介绍给学生,更不用说进行有计划有目的阅读指导。据我了解,我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几乎都是用于讲授课本知识,阅读欣赏教学应该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被忽视,阅读课的开展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欣赏课,让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阅读习惯而又读有所得,并把课内养成的阅读经验应用月课外的阅读学习中呢?这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经过高中新课改培训,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我提出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的浅见,供各位同仁指正。
一、拓宽阅读面,讲究阅读量
新教材只有四个单元,每单元三篇课文,而配套的读本上篇目数量也比较有限。学生仅仅从课本和读本上获得的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阅读面狭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教师在介绍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的同时,要下意识地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中外名著和优秀作品。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在于它有我们学不完赏不尽的艺术价值。它们在立意、构思、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堪称典范。阅读后,学生从中获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中得到熏陶。正如托尔斯泰所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名著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能道古人之未道,言前人之未言的创新精神,不但能润养学生思维,还能触发学生悟性,提升并优化学生作文能力。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订阅或借阅高质量的文学刊物,养成浏览报纸的习惯,注意关注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那些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或解说词等。学生从报刊杂志媒体中了解到的信息,往往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语言鲜活,表现形式多样化,切合现代学生的口味儿,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等诸多特点。
二、多形式的阅读方法,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学生可读的作品很多。眼花缭乱的作品中,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再说,目前我们的教育根本还未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学生是不可能把大把时间花在阅读上的。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避免阅读的随意性,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收益。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书籍浩如烟海,再勤奋再努力的人也不可能悉数吸收,我们只能阅读其中的一小部分。泛读,量大面广,古今中外,不分文体,囫囵吞枣,目的是博采众长。不能老是只读某个人的作品,容易被束缚住。现在的学生喜欢读郭敬明这样的畅销书作家作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的方法相结合,在短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
2摘抄
要求学生必须准备一个厚实的笔记本,用于阅读时的摘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优美的文句,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等摘抄下来,早自习完成课内要求后(或平时闲暇时)都可以拿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从而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为作文表达丰富材料、词汇。
3交流讨论
每一次组织去阅览室看书(间周一次)后,或者作文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都读了些什么,有哪些收獲与体会。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平时阅读过的好作品推荐给其他同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还有一些平时不太自信,过于内向的学生,谈到自己阅读感受,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
4.写读后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笔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练笔做一定的要求,比如写读后感,将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把自己从好作品中得出的一些思想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点滴的想法漫延成思想的汪洋,这是对阅读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文教师上好阅读课,不但有助于自己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作文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优秀学生。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不仅仅能助推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教育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
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欣赏课,让学生养成良好自觉的阅读习惯而又读有所得,并把课内养成的阅读经验应用月课外的阅读学习中呢?这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经过高中新课改培训,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我提出一些关于阅读教学的浅见,供各位同仁指正。
一、拓宽阅读面,讲究阅读量
新教材只有四个单元,每单元三篇课文,而配套的读本上篇目数量也比较有限。学生仅仅从课本和读本上获得的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阅读面狭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教师在介绍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的同时,要下意识地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中外名著和优秀作品。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在于它有我们学不完赏不尽的艺术价值。它们在立意、构思、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堪称典范。阅读后,学生从中获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中得到熏陶。正如托尔斯泰所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名著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能道古人之未道,言前人之未言的创新精神,不但能润养学生思维,还能触发学生悟性,提升并优化学生作文能力。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订阅或借阅高质量的文学刊物,养成浏览报纸的习惯,注意关注电视、网络等媒体中那些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或解说词等。学生从报刊杂志媒体中了解到的信息,往往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语言鲜活,表现形式多样化,切合现代学生的口味儿,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等诸多特点。
二、多形式的阅读方法,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学生可读的作品很多。眼花缭乱的作品中,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再说,目前我们的教育根本还未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学生是不可能把大把时间花在阅读上的。这就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避免阅读的随意性,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收益。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书籍浩如烟海,再勤奋再努力的人也不可能悉数吸收,我们只能阅读其中的一小部分。泛读,量大面广,古今中外,不分文体,囫囵吞枣,目的是博采众长。不能老是只读某个人的作品,容易被束缚住。现在的学生喜欢读郭敬明这样的畅销书作家作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的方法相结合,在短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
2摘抄
要求学生必须准备一个厚实的笔记本,用于阅读时的摘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优美的文句,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等摘抄下来,早自习完成课内要求后(或平时闲暇时)都可以拿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从而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为作文表达丰富材料、词汇。
3交流讨论
每一次组织去阅览室看书(间周一次)后,或者作文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都读了些什么,有哪些收獲与体会。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平时阅读过的好作品推荐给其他同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还有一些平时不太自信,过于内向的学生,谈到自己阅读感受,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
4.写读后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笔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练笔做一定的要求,比如写读后感,将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把自己从好作品中得出的一些思想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点滴的想法漫延成思想的汪洋,这是对阅读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课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工”,语文教师上好阅读课,不但有助于自己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作文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优秀学生。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不仅仅能助推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教育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