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张丽红是在大约7年前的知识产权论坛上,彼时她在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负责知识产权工作,论坛上的她认真地和与会律师们交流问题,带点学生般的好问与专注。在后来的几年里,也时常能在各种知识产权会场与她相遇,而七年后的今天,她的角色已然从台下的听众变成了台上的演讲嘉宾。如今,担任上海微创?医疗集团知识产权经理的张丽红已在医疗器械领域深耕知识产权管理6年余。
印象中的张丽红,带点软糯的南方口音,未语先笑,透露着一股中国传统女性的温和气质,喜欢花花草草,偶尔晒晒厨艺,陪女儿做些精致手工……也是这次采访,才让记者了解到另外一个属于职场的张丽红。
“我很喜欢学习新的东西,因为时常能在工作中迸发灵感。研发需要不停地学习,专利也需要学习,但专利更需要灵感、逻辑以及综合性的知识,这是我最为着迷的一点。”在张江的一家创意咖啡馆,坐在记者面前的张丽红多了一份闲适和自然,但依然保留着初识时那股认真谦逊的姿态,“因为总想做得更好,总是有很多思路和想法,工作变得越来越忙,似乎有时候也是自找麻烦。”她笑起来,有些自嘲般地向记者感慨。
理工科毕业的张丽红,自2003年至今,经历了从研发到知识产权管理,从微电子领域到医疗器械领域的转型和跨界。谈起多年心得,张丽红的总结颇有禅机:“我一直觉得,知识产权经理实际上要经历‘从术到道’的过程——先学用刀,然后学如何用力,最后达到道的层面——超越刀和力的制胜之道。”
从微电子到医疗器械
2003年,硕士毕业后的张丽红加入了一家为国家863项目新成立的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成为300多名研发工程师中的一员。因为有大量的创新和专利申请,公司决定新设知识产权部门,这时,管理层看中了性格开朗、沟通协调能力很强的张丽红。那时,正专注于研发创新的她,还从未想过之后的人生会走上另一条职业道路。
“其实当时对这份专利工作还是很感兴趣的。”张丽红回忆说。读硕士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她在学术报告中听到一个国内很早的磁化杯专利案:发明人虽然将磁化杯申请了专利,但悲催的权利人没有从仿冒者手中拿到一分钱的许可费,只因当初没有写好专利申请文件。“那是第一次接触专利,知道专利可以与经济和利益挂钩。”张丽红说。欣然接受了这项挑战后,初入职场的她开始了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研习各类知识产权书籍,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和研发部进行技术沟通,和代理机构协调法律问题……“中间出现过很多新的难题,但最终通过各种努力都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充满实践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自我成长过程。”张丽红说。
作为公司的IP第一人,在公司管理层对知识产权的大力支持下,张丽红开始组建公司知识产权团队,设计管理流程和相关制度,指导研发人员挖掘专利,引导研发人员对潜在的侵权技术方案做规避设计。3年后,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逐渐成形,知识产权业务日臻成熟,工作渐入佳境之时,她也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女儿的诞生。由于公司离家太远,已为人母的她不得不选择了离开,加入了距家不远的一家公司——上海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作为广电集团下设的研发机构,主要发挥技术孵化的功能。除了企业专利管理外,她还参与了标准制度下专利许可政策的设计。为了将成熟的技术和无形资产产业化,张丽红开始接触和投资方的谈判工作——这是她在技术领域之外的一笔宝贵经验。在流媒体产业化项目中,她先后谈过联想、联投以及若干台资企业,做过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无形资产评估以及新公司设计。“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知识产权从创造、管理到投资,我都幸运地做过了。”张丽红笑着说。
2009年,上广电中央研究院因集团战略调整而解散。张丽红不得不再次面对就业,幸运的是,此时国内对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剧增,她很快便轻松地找到了新工作,加入世鹏实验室,开始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征程。然而,和她曾经从事了6年的电子行业相比,这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领域。
“其实医疗器械也有电子技术,基本的技术实则是相通的。”尽管如此,挑战仍在她毫无准备之时迎面而来。初入公司,她便不得不马上接手第一个“烫手山芋”——公司的主打产品正面临一项专利侵权诉讼,约谈的两家代理公司仅给出了十分不利的“会侵权”意见,却没能提出规避侵权的策略。
入职后,张丽红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处理此事。在必须要很快熟悉医疗器械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的同时,她还要开始着手策划该专利的规避方案。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在确定研发规避尚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她不得不转换思路,开始分析专利无效的策略,为此,她做了大量的专利检索,在几周加班加点的奋战后,最终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近似的在先专利。经过技术推导分析,发现疑似被侵权专利与在先专利的技术方案实质相同,专利无效策略有了突破口!兴奋之余,她激动得用短信告知在国外出差的老板,老板很高兴,但对这位新进职员的判断仍有怀疑,甚至代理公司也与张丽红意见相左。虽然有过短暂的委屈,但凭借一股好胜心,她并不气馁,经过多次检索,她查到了中国、美国及法国的多项在先专利,并对该专利14个权利要求提出了24条无效理由,经过与研发部门的多轮探讨,张丽红向公司提出了专利部分无效的策略,既保证了自己公司的产品不侵权,又为权利人保留了部分权利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的使用。最终的事实证明了张丽红的专业判断——公司通过法律程序确认该专利部分无效,以最低的成本为产品设计和上市扫清了障碍。这项颇有成效的专利无效案,使曾经受到委屈的她,在新公司取得了强大的专业信赖。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联影医疗公司正在招募团队,在张丽红看来,“这是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联影作为一家新成立却高速成长的医疗影像设备公司,成立之初就拥有强大的海内外研发团队,而由于一直未物色到知识产权的管理人才,知识产权部门迟迟没有成立。创业之初的联影充满了挑战和未知,让一直期待着有更大舞台发挥的张丽红心动了。当时,张丽红是被要求带着知识产权战略去面试的,凭着多年从业经验,尤其是具有医疗设备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心得,她受邀加入了联影大军。 创业时期,联影分设在张江和嘉定两个地区办公。大部分研发人员在嘉定上班,而她的办公地址设在总部张江。第一次去嘉定与研发人员开会,车子开了三个小时才迟迟赶到临时办公室,还未及表达歉意,没想到却得到了研发部门的热烈欢迎——他们一直在期待知识产权人员的到来。“当时有很多专利要申请,要讨论专利申请的评估体系,要规划商标注册体系,要设计知识产权的奖酬机制,评估专利侵权风险,以及招募团队等,一大堆超负荷的工作忽然摆在面前,亟需开展。”她坦言当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然而,联影的创业环境和同事们的热情,依然感染和鼓舞了一颗躁动的心。
联影是一家具有明确战略规划的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也如此。在明确竞争环境和公司经营目标后,张丽红即与领导层一起确立了3-5年的中期知识产权发展目标及年度工作计划。一方面,张丽红四处张罗招聘组建知识产权部门,围绕研发项目的组织架构设置知识产权团队组合及岗位职能。另一方面,她深入研发部门,给研发人员做专利撰写的培训,指导研发人员进行专利规避。随着团队的逐渐壮大,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进入正轨。“浸淫在医疗器械领域多年,对这个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及知识产权战略还是颇有想法的。”张丽红说。
2013年中旬,公司大楼在嘉定建成,在公司要搬迁到更远的办公地点之时,考虑到刚上小学的女儿需要母亲更多的关爱,她再一次选择为家庭妥协,离开这个自己亲手创立的部门。在联影的两年,她为这份工作投入了难以言说的情感,完成了公司专利、商标的布局与规划,处理了多个事业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纠纷。
不在术,而在道
如今的张丽红在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上海微创?医疗集团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为微创?建立起了更符合公司发展的“全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导微创?两项大型收购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仅一项收购案就涉及了400多项专利、100多项商标,及300多项专利许可,所有的文件梳理、价值评估与利用、消化管理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在做。”张丽红笑着告诉记者,“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为公司省了不少钱。”期间,她还为公司拿下了驰名商标,上海微创?也已成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积累,更多的是要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特性和经济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最近她正在忙于对公司多年积累的专利进行系统梳理。“从去年开始,我们团队把过去几百个专利案翻出来进行大规模整理,查看审查意见,总结被驳回的原因和案子中有瑕疵的地方,并进行分类处置和统计,这些总结信息最终将反馈到专利申请及后续的维权评估环节。”张丽红说。“事实上到今天,我仍在自己处理一些棘手的案子。我很重视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代理人每天要写很多案子,单纯期待代理就能写好案子是有点奢望的,对于代理完成的申请文件,我们内部有专业的团队和标准的审核要求,有时我也会审核权利要求。专利质量是一切专利战略的基础!”在她看来,自己应该是公司思考知识产权战略和规划的第一责任人,大到与公司经营战略相关,小到结合公司的每一个管理环节。
在任何一个知识产权经理人眼中,知识产权都应该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之一,然而现实是,企业资源有限而部门众多,各司其职下,推进这个工作常常陷入被动的局面。在企业工作10余年,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好人缘”的张丽红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开始,我们不会期待十几个项目组都做的一样好,我会将那些最配合我们团队、做的最好的业务部门推广成知识产权样板工程;有了样板后,我们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通过机制推动其他项目组跟上,从而形成统一的管理要求。除了主动管理,我们也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作为一种优质资源,让业务部门主动来争抢和使用,而不是一味被动的应付。”张丽红自信的说。
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今天的她而言,似乎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挑战。“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充满自信;家庭方面也让我比较省心。”谈起女儿,不同于谈及职场时意气风发的侃侃而谈,那是另外一张幸福平和的面孔,周身是漫溢的女性温柔。略顿一顿,她不由地感慨,“虽然自己一直期待可以在工作上做得更好,但也许,尤其对职场女性来说,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印象中的张丽红,带点软糯的南方口音,未语先笑,透露着一股中国传统女性的温和气质,喜欢花花草草,偶尔晒晒厨艺,陪女儿做些精致手工……也是这次采访,才让记者了解到另外一个属于职场的张丽红。
“我很喜欢学习新的东西,因为时常能在工作中迸发灵感。研发需要不停地学习,专利也需要学习,但专利更需要灵感、逻辑以及综合性的知识,这是我最为着迷的一点。”在张江的一家创意咖啡馆,坐在记者面前的张丽红多了一份闲适和自然,但依然保留着初识时那股认真谦逊的姿态,“因为总想做得更好,总是有很多思路和想法,工作变得越来越忙,似乎有时候也是自找麻烦。”她笑起来,有些自嘲般地向记者感慨。
理工科毕业的张丽红,自2003年至今,经历了从研发到知识产权管理,从微电子领域到医疗器械领域的转型和跨界。谈起多年心得,张丽红的总结颇有禅机:“我一直觉得,知识产权经理实际上要经历‘从术到道’的过程——先学用刀,然后学如何用力,最后达到道的层面——超越刀和力的制胜之道。”
从微电子到医疗器械
2003年,硕士毕业后的张丽红加入了一家为国家863项目新成立的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成为300多名研发工程师中的一员。因为有大量的创新和专利申请,公司决定新设知识产权部门,这时,管理层看中了性格开朗、沟通协调能力很强的张丽红。那时,正专注于研发创新的她,还从未想过之后的人生会走上另一条职业道路。
“其实当时对这份专利工作还是很感兴趣的。”张丽红回忆说。读硕士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她在学术报告中听到一个国内很早的磁化杯专利案:发明人虽然将磁化杯申请了专利,但悲催的权利人没有从仿冒者手中拿到一分钱的许可费,只因当初没有写好专利申请文件。“那是第一次接触专利,知道专利可以与经济和利益挂钩。”张丽红说。欣然接受了这项挑战后,初入职场的她开始了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研习各类知识产权书籍,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和研发部进行技术沟通,和代理机构协调法律问题……“中间出现过很多新的难题,但最终通过各种努力都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充满实践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自我成长过程。”张丽红说。
作为公司的IP第一人,在公司管理层对知识产权的大力支持下,张丽红开始组建公司知识产权团队,设计管理流程和相关制度,指导研发人员挖掘专利,引导研发人员对潜在的侵权技术方案做规避设计。3年后,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逐渐成形,知识产权业务日臻成熟,工作渐入佳境之时,她也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女儿的诞生。由于公司离家太远,已为人母的她不得不选择了离开,加入了距家不远的一家公司——上海广电集团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作为广电集团下设的研发机构,主要发挥技术孵化的功能。除了企业专利管理外,她还参与了标准制度下专利许可政策的设计。为了将成熟的技术和无形资产产业化,张丽红开始接触和投资方的谈判工作——这是她在技术领域之外的一笔宝贵经验。在流媒体产业化项目中,她先后谈过联想、联投以及若干台资企业,做过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无形资产评估以及新公司设计。“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经历,知识产权从创造、管理到投资,我都幸运地做过了。”张丽红笑着说。
2009年,上广电中央研究院因集团战略调整而解散。张丽红不得不再次面对就业,幸运的是,此时国内对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剧增,她很快便轻松地找到了新工作,加入世鹏实验室,开始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征程。然而,和她曾经从事了6年的电子行业相比,这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领域。
“其实医疗器械也有电子技术,基本的技术实则是相通的。”尽管如此,挑战仍在她毫无准备之时迎面而来。初入公司,她便不得不马上接手第一个“烫手山芋”——公司的主打产品正面临一项专利侵权诉讼,约谈的两家代理公司仅给出了十分不利的“会侵权”意见,却没能提出规避侵权的策略。
入职后,张丽红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处理此事。在必须要很快熟悉医疗器械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的同时,她还要开始着手策划该专利的规避方案。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在确定研发规避尚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她不得不转换思路,开始分析专利无效的策略,为此,她做了大量的专利检索,在几周加班加点的奋战后,最终意外地找到了一个近似的在先专利。经过技术推导分析,发现疑似被侵权专利与在先专利的技术方案实质相同,专利无效策略有了突破口!兴奋之余,她激动得用短信告知在国外出差的老板,老板很高兴,但对这位新进职员的判断仍有怀疑,甚至代理公司也与张丽红意见相左。虽然有过短暂的委屈,但凭借一股好胜心,她并不气馁,经过多次检索,她查到了中国、美国及法国的多项在先专利,并对该专利14个权利要求提出了24条无效理由,经过与研发部门的多轮探讨,张丽红向公司提出了专利部分无效的策略,既保证了自己公司的产品不侵权,又为权利人保留了部分权利以阻止其他竞争对手的使用。最终的事实证明了张丽红的专业判断——公司通过法律程序确认该专利部分无效,以最低的成本为产品设计和上市扫清了障碍。这项颇有成效的专利无效案,使曾经受到委屈的她,在新公司取得了强大的专业信赖。
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联影医疗公司正在招募团队,在张丽红看来,“这是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联影作为一家新成立却高速成长的医疗影像设备公司,成立之初就拥有强大的海内外研发团队,而由于一直未物色到知识产权的管理人才,知识产权部门迟迟没有成立。创业之初的联影充满了挑战和未知,让一直期待着有更大舞台发挥的张丽红心动了。当时,张丽红是被要求带着知识产权战略去面试的,凭着多年从业经验,尤其是具有医疗设备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心得,她受邀加入了联影大军。 创业时期,联影分设在张江和嘉定两个地区办公。大部分研发人员在嘉定上班,而她的办公地址设在总部张江。第一次去嘉定与研发人员开会,车子开了三个小时才迟迟赶到临时办公室,还未及表达歉意,没想到却得到了研发部门的热烈欢迎——他们一直在期待知识产权人员的到来。“当时有很多专利要申请,要讨论专利申请的评估体系,要规划商标注册体系,要设计知识产权的奖酬机制,评估专利侵权风险,以及招募团队等,一大堆超负荷的工作忽然摆在面前,亟需开展。”她坦言当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然而,联影的创业环境和同事们的热情,依然感染和鼓舞了一颗躁动的心。
联影是一家具有明确战略规划的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也如此。在明确竞争环境和公司经营目标后,张丽红即与领导层一起确立了3-5年的中期知识产权发展目标及年度工作计划。一方面,张丽红四处张罗招聘组建知识产权部门,围绕研发项目的组织架构设置知识产权团队组合及岗位职能。另一方面,她深入研发部门,给研发人员做专利撰写的培训,指导研发人员进行专利规避。随着团队的逐渐壮大,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进入正轨。“浸淫在医疗器械领域多年,对这个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及知识产权战略还是颇有想法的。”张丽红说。
2013年中旬,公司大楼在嘉定建成,在公司要搬迁到更远的办公地点之时,考虑到刚上小学的女儿需要母亲更多的关爱,她再一次选择为家庭妥协,离开这个自己亲手创立的部门。在联影的两年,她为这份工作投入了难以言说的情感,完成了公司专利、商标的布局与规划,处理了多个事业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纠纷。
不在术,而在道
如今的张丽红在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上海微创?医疗集团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为微创?建立起了更符合公司发展的“全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导微创?两项大型收购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仅一项收购案就涉及了400多项专利、100多项商标,及300多项专利许可,所有的文件梳理、价值评估与利用、消化管理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在做。”张丽红笑着告诉记者,“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为公司省了不少钱。”期间,她还为公司拿下了驰名商标,上海微创?也已成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企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积累,更多的是要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特性和经济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最近她正在忙于对公司多年积累的专利进行系统梳理。“从去年开始,我们团队把过去几百个专利案翻出来进行大规模整理,查看审查意见,总结被驳回的原因和案子中有瑕疵的地方,并进行分类处置和统计,这些总结信息最终将反馈到专利申请及后续的维权评估环节。”张丽红说。“事实上到今天,我仍在自己处理一些棘手的案子。我很重视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代理人每天要写很多案子,单纯期待代理就能写好案子是有点奢望的,对于代理完成的申请文件,我们内部有专业的团队和标准的审核要求,有时我也会审核权利要求。专利质量是一切专利战略的基础!”在她看来,自己应该是公司思考知识产权战略和规划的第一责任人,大到与公司经营战略相关,小到结合公司的每一个管理环节。
在任何一个知识产权经理人眼中,知识产权都应该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之一,然而现实是,企业资源有限而部门众多,各司其职下,推进这个工作常常陷入被动的局面。在企业工作10余年,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好人缘”的张丽红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开始,我们不会期待十几个项目组都做的一样好,我会将那些最配合我们团队、做的最好的业务部门推广成知识产权样板工程;有了样板后,我们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通过机制推动其他项目组跟上,从而形成统一的管理要求。除了主动管理,我们也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作为一种优质资源,让业务部门主动来争抢和使用,而不是一味被动的应付。”张丽红自信的说。
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今天的她而言,似乎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生活充实而富有挑战。“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充满自信;家庭方面也让我比较省心。”谈起女儿,不同于谈及职场时意气风发的侃侃而谈,那是另外一张幸福平和的面孔,周身是漫溢的女性温柔。略顿一顿,她不由地感慨,“虽然自己一直期待可以在工作上做得更好,但也许,尤其对职场女性来说,平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