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课问题情境的设计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ttf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的教育源于美国,1986年,美国首次提出STEM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以跨学科的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在众多学科之中建立良好的连接关系,使学生更为整体地认识世界。随着基础的教育教学课程的发展,STEM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关注。在STEM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科融合使学生经历了更为完整的教学历程,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综合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缺少合适的STEM问题情境,使得小学科学在目前阶段并未完全落实新型教育改革的观念。基于此,本文从问题情境教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在STEM教学课程中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设计需求
  曾有教育学家提出,教育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学生学习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并激励学生学习。在STEM教育理念下,可以使学生保持更为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动力,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设计更有目的、更有吸引力、更獨特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STEM的教学理论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会遇到认知困难,对此,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提出更有层次的教学问题,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对知识混淆以及思维矛盾等,也要更好地了解。在STEM教学理念下,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因此,在STEM的观念下,小学科学教学一定要为学生设置更加复杂真实的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创新思维观念、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课问题情境的设计
  (一)考察类问题情境
  在STEM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原则上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一定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范围,并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STEM的教学课程更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以便于使学生更为了解知识在生活之中的形态,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实地考察,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真实情境的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工厂等场所,结合STEM的融合性教学理论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带到河边或者是自来水厂等地,让学生去观察这二者之间的水质有哪些不同,并了解河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厂在净化过程中的流程对水造成了哪些的影响,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之后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在关于水污染这一部分的科学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基于STEM教育理念,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衡量,积极做好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然后带领学生去周边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水质的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问题。如,采访当地的水质检监测专家,询问他们是如何监测当地水质的;又是如何整理监测数据、形成相关报告的。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样真实的教学场景之中,更加深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从自身的基础上提出对水质问题的解决策略,实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生活类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都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师一定要把握生活中的科学元素,对学生进行更为真实有效的科学教学,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实验探究部分,如自制净水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净水器,然后自主搜索网络资料,根据身边可以用到的教学资源来制作简易的净水器。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地大物博。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地域环境的客观差异,也使得我国依然有部分地区存在饮水问题,甚至在西北部地区的一些地方依然直接采用天然水饮用,这样做是可行的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回答可行,而部分学生回答不可行。这样,教师就可以分层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如回答可行的学生在接下来模拟一个生态平衡装置,模拟天然水循环,也就是根据自然原理而净水的装置;回答不可行的学生,则根据网络资源制作简易的家用净水器。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不管是自然净水还是家用净水,都是利用石子、沙砾等物质来净水的,这样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知识,为学生架起了生活与理论的桥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比这两个净水装置,学生也会发现家用净水器的物理净水也是脱胎于自然原理的,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寻身边的科学知识,调动学生对科学学习的主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STEM教育理念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灵活、更多样化;要侧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实际,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科学知识,为学生架起生活与知识间的桥梁,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融入STEM教育理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565)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不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从而优化科学实验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验的直观性以及探究能力三方面,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观察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实践性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课前提前安排好实验,学生会提前得知实验步骤,按要求完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效。本文将对数字化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数字化教学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数字化的高精度观察及工具测量的方式,在具有完善交流体系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教学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有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信息化与数字化资源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学科学
科学教学一般应用于小学的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将科学作为一项答疑解惑的科目,并且在其中渗透政治思想、德育素材、科学逻辑等内涵。要想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就要渗透思想教育。利用GRACE教育理论,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思想和科学思考的逻辑,健全学生人格。本文通过对GRACE教育理论和科学教学的双重分析,共同探讨可行方案的实施。  一、GRACE 教育理论概述   什么是GRACE教育理论?
小学科学课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接受科学启蒙教育,获取科学知识。要合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及自制的教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碰撞,逐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用经过升华后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运用自制教具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对一节课来说往往起着举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显得非常重要。创新是我国的强国之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从小抓起更为重要,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学校更要引起重视。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推动农村中小学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农村比较落后,没有一线城市的科技条件优越,如何推动农村中学生科技创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不能有效地应用实验教学,导致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性思维得不到提升。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亦是如此。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获得的知识总比教师讲述的理论性知识更易于接受、吸收,并理解。因此,如何提升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值得
小学科学涉及的领域较多,包括生命科学、技术工程、物质科学等。正因如此,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支持亟须更新。VR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利用VR技术实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多种类的教学手段,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前进。VR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发挥技术特性的同时,还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增添了力量。  一、实现混合式教学,更新教学模式  所
小学科学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俱强的学科。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要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观察是形成科学素养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本文从实验矛盾、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实验比较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我国的科学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重方法、轻记忆,重操作、轻理论的现代教育理念。由此,科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学习简单测量工具的使用,明确一些量的测量和记录方法,同时激发爱科学的情感,有效训练其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对科学实验尤其重视。本文以三至四年级新教材中的几个通用实验为例,探讨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STEM的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更强调学科的融合性。随着STEM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从本质上来看,STEM教育理念使小学科学教学跨越了学科的限制,实现了更为真实的理论教学,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教学驱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更自主地去发现学科知识。随着STEM教育教学效果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