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也是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阐述并分析了当前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以提出做好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提高助学金管理手段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高校;贫困资助; 问题;解决方案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直至心理特征,都有别于其他学生。如何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资助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有用之材,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贫困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的判定缺乏计量标准。贫困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问题。只有弄清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收入及平均生活费用,再比照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才能确认学生贫困与否和贫困的程度。但是,一些学校并未划定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其理由是:订起来太费劲,定了也没用。其实,“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对学生经济状况作全面调查的过程;不愿下工夫调查,便只有采用“拍脑袋”“打估摸”的办法去断定,或用主观设计的比率加以限定。这样必然使助贫对象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
2.助贫程式上的无序操作问题。不少学校资助贫困生的工作长期沿用着“学生报——班主任定——学校批”的“三段式”,看起来简便易行,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申请享受助学金的学生比较多而资金相对不足,加上评定“标准”的含糊和平均主义、人情风的影响,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为了缓解矛盾,便采用“先来后到、轮流享受”,“去高留低、平均享受”,“投票选举、‘公平’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等方式。此类做法,看似“公开、公正、公平”,实际上是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不平等,带来了不少问题与隐患。
3.助学金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有些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学生管理和助贫工作的计算机仅有数台,对学生资料做不到随机查询。银行与学校、学校各部门之间还不能通过联网对资金投放与回收实施有效地监控。助学金的发放与消费过程未采用或未完全采用隐蔽式。贫困生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靠人工操作,科技手段应用和自动化水平较低。在校外,由于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疏于或无法实施对家庭收人的统一管理,更谈不上与高校实现管理对接。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新的形势也不相适应。
4.扶贫教育相对滞后,贫困学生的思想状况较为复杂。据调查,有些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和消费水平低下而出现了耻于言谈、郁郁寡欢、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映。个别人心理负担极重,性情日渐孤僻,交往需求少,社交能力低,显露出人格异常现象。有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偿欠”、“捞好处”、“不拿白不拿”,甚至有个别人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贫困资助中的解决方案
1. 围绕“助人自助”这一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助人自助”的真正含义是“助人以达到其本人自助”,即帮助来访者使其通过咨询达到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程度,即真正的“助人”是让其获得一种自我成长,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高校在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过程中,绝不能仅仅把资助工作定位在经济层面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项经济资助搭建的平台、提供的有利条件中,积极引导困难学生,使他们不仅摆脱经济困境,更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引导,使其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的经济状况、正确看待生活与学习这才是 “自助”。本人认为,只有将“助人”和“自助”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也是国家、所有教育者和家长所希望建立的,是能够使广大困难学生真正成长、真正受益终身的体系。
2. 完善贫困资助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资助效果
首先,建立公示制度。公示就是公而告之,对资助工作的开展起监督保证作用。具体负责资助工作的基层单位要在各系、各年级的大会、班会上广泛宣传学校有关的贫困生工作政策。
其次,确保掌握实情。建立困难学生档案。这是开展资助工作的依据。学生一入学,就应向学生宣讲国家和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申请者必须详细填写个人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状况、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受资助项目及金额以及与平时表现相关的一些简述。以上资料全部输入电脑,每学年还须根据变化有所更改,实行动态管理。这样可以为以后各种形式的资助提供有效信息,以便能及时找到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生,经进一步核实,确定人选。这一项基础性的资料工作做好了,就为准确、高效地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保证。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资料库中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核实,学生是否真有困难也需要核查。学生信息员队伍是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一般同学组成,其成员分布在各个班。信息员就生活在学生当中,对自己班上每个同学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是清清楚楚,由他们来配合辅导员开展贫困生状况的摸查工作是比较理想的。当然,担任信息员的这些同学都必须非常诚实、公正,富于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再次,要区分困难程度。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配套的资助措施,按学生的困难程度分类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贷款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本手段,发放助学金是资助方式中的鼓励措施,勤工助学是资助的主要途径。
最后,要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帮助困难学生转变观念,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培育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之心。
作者简介:张睿 , 女 , 1987年12月, 山东青岛 , 研究方向:学生工作和学生资助 ,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关键词:高校;贫困资助; 问题;解决方案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直至心理特征,都有别于其他学生。如何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资助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有用之材,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贫困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的判定缺乏计量标准。贫困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问题。只有弄清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收入及平均生活费用,再比照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才能确认学生贫困与否和贫困的程度。但是,一些学校并未划定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其理由是:订起来太费劲,定了也没用。其实,“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对学生经济状况作全面调查的过程;不愿下工夫调查,便只有采用“拍脑袋”“打估摸”的办法去断定,或用主观设计的比率加以限定。这样必然使助贫对象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
2.助贫程式上的无序操作问题。不少学校资助贫困生的工作长期沿用着“学生报——班主任定——学校批”的“三段式”,看起来简便易行,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申请享受助学金的学生比较多而资金相对不足,加上评定“标准”的含糊和平均主义、人情风的影响,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为了缓解矛盾,便采用“先来后到、轮流享受”,“去高留低、平均享受”,“投票选举、‘公平’享受”,“领导‘微调’、特殊享受”等方式。此类做法,看似“公开、公正、公平”,实际上是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不平等,带来了不少问题与隐患。
3.助学金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有些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学生管理和助贫工作的计算机仅有数台,对学生资料做不到随机查询。银行与学校、学校各部门之间还不能通过联网对资金投放与回收实施有效地监控。助学金的发放与消费过程未采用或未完全采用隐蔽式。贫困生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靠人工操作,科技手段应用和自动化水平较低。在校外,由于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疏于或无法实施对家庭收人的统一管理,更谈不上与高校实现管理对接。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新的形势也不相适应。
4.扶贫教育相对滞后,贫困学生的思想状况较为复杂。据调查,有些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和消费水平低下而出现了耻于言谈、郁郁寡欢、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映。个别人心理负担极重,性情日渐孤僻,交往需求少,社交能力低,显露出人格异常现象。有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偿欠”、“捞好处”、“不拿白不拿”,甚至有个别人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贫困资助中的解决方案
1. 围绕“助人自助”这一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助人自助”的真正含义是“助人以达到其本人自助”,即帮助来访者使其通过咨询达到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的程度,即真正的“助人”是让其获得一种自我成长,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高校在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过程中,绝不能仅仅把资助工作定位在经济层面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项经济资助搭建的平台、提供的有利条件中,积极引导困难学生,使他们不仅摆脱经济困境,更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引导,使其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的经济状况、正确看待生活与学习这才是 “自助”。本人认为,只有将“助人”和“自助”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才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也是国家、所有教育者和家长所希望建立的,是能够使广大困难学生真正成长、真正受益终身的体系。
2. 完善贫困资助工作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资助效果
首先,建立公示制度。公示就是公而告之,对资助工作的开展起监督保证作用。具体负责资助工作的基层单位要在各系、各年级的大会、班会上广泛宣传学校有关的贫困生工作政策。
其次,确保掌握实情。建立困难学生档案。这是开展资助工作的依据。学生一入学,就应向学生宣讲国家和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申请者必须详细填写个人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状况、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学习成绩、获奖情况、受资助项目及金额以及与平时表现相关的一些简述。以上资料全部输入电脑,每学年还须根据变化有所更改,实行动态管理。这样可以为以后各种形式的资助提供有效信息,以便能及时找到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生,经进一步核实,确定人选。这一项基础性的资料工作做好了,就为准确、高效地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保证。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资料库中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核实,学生是否真有困难也需要核查。学生信息员队伍是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一般同学组成,其成员分布在各个班。信息员就生活在学生当中,对自己班上每个同学的生活状况,可以说是清清楚楚,由他们来配合辅导员开展贫困生状况的摸查工作是比较理想的。当然,担任信息员的这些同学都必须非常诚实、公正,富于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再次,要区分困难程度。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配套的资助措施,按学生的困难程度分类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贷款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本手段,发放助学金是资助方式中的鼓励措施,勤工助学是资助的主要途径。
最后,要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帮助困难学生转变观念,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培育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之心。
作者简介:张睿 , 女 , 1987年12月, 山东青岛 , 研究方向:学生工作和学生资助 ,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