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 妇幼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孕产妇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产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纠纷与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 ,能有效帮助病人建立心理防卫机制 ,改变负性心理与行为 ,有利其疾病好转、 痊愈和康复[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很多机会与病人接触, 必然涉及到与病人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并合理运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 可缩短产程, 提高痛阈,减少产时、 产后并发症, 杜绝院内感染,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
1常见的产科护患纠纷
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的开展, 妇女一生只生一个孩子, 住院分娩时对医院的服务要求较高, 甚至强调要求医院的保险系数; 孕妇产前、 产中、 产后、 产程复杂多变, 加之新生儿生理特点, 病情变化快, 在就医过程中, 一旦发生意外, 来势凶猛,如羊水栓塞、 DIC、 新生儿重度窒息, 后果难测, 尤其是新生儿智力发展情况难以估测, 产妇及家属无法接受现实, 易冲动,矛盾易激化, 易引起纠纷; 加之产科每日进出孕产妇数量多,护理工作琐碎, 工作量大,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超负荷的劳动量, 使护患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必须记录的护理记录、 评估内容又多, 易产生护理文书书写潦草, 内容不全面; 护士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认识不够, 法律意识淡薄、 沟通不到位等。
2沟通交流时应掌握的原则
2.1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对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尊称,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当病人提出各种问题时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地给予解释。当病人对医护人员或医院有某些意见时更要及时予以解释,以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2]。当产妇不能很好配合时, 应通过和善交谈了解产妇的情绪, 给予耐心的安慰和解释, 建立起友好的护患关系。
2.2交流中善于倾听
掌握聆听的技巧也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时, 应倾听对方的谈话, 全神贯注,看着对方, 并对她的诉况有所反应。住院产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 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其进入准妈妈角色的程度也不一样, 但希望母子平安的心愿是相同的。为实现这一愿望,护士必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用真诚、 友爱、 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产妇, 尊重她们的权利和义务, 对所有产妇都一视同仁; 激发其主动与护士沟通的情感, 疏通心理渠道,鼓励她们在恰当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中说出住院分娩的压力源。如夫妻及婆媳之间关系不好、 家庭收入不高、 对胎儿性别的渴望、 对产时疼痛的恐惧、 对分娩顺利与否的担忧、 对新生儿健康的担心、 对助产人员冷漠面孔和生硬语言的畏惧、 对年轻护士接生技术的不信任、 对产后孩子无人照料的无奈以及对育儿保健知识的欠缺等。此时, 她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倾听者来发泄她们的愤怒、无助和悲伤的情绪,从而缓解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护士在倾听过程中要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不随意打断谈话, 揣摩她们的弦外之音, 确认沟通中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并注意病人的非语言性信息, 如体语、 面部表情、 手势等。
2.3开放式提问
护理人员恰当的提问, 往往能鼓励和促进产妇,尤其是不善言谈、 性格内向的产妇说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有利于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如“您感觉怎样”! 有什么不舒服吗? 如果只是问“你肚子疼吗?今天是不是好些了?” 等这样问题, 病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 局限了谈话的范围,属于封闭式谈话, 在护患交流中作用有限。
3利用肢體语言与患者交流
面带微笑接待患者可消除对方的陌生感,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相反总是板着面孔,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无形中加大了护患间的距离, 虽然为病人做了许多, 但始终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另外服饰整洁, 仪表端庄大方, 举止稳重热情, 可使病人产生安全而敬重的感觉; 稳、准、轻、快的操作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带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良好舒适的环境, 能使沟通更加和谐深入。在护患沟通过程中, 护士使用适当的触摸可以起治疗作用, 能表达关心、 理解和支持, 使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平静下来。产妇分娩时, 按摩她的腹部, 可促使其顺利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阵痛时紧握她的手, 可以稳定产妇的情绪; 多汗口渴时, 及时擦汗喂水, 可使产妇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双腿抽筋、 腰部不适时, 帮其按摩、 轻叩, 可减轻多种不适。
4讨论
产科医疗安全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每个孕产妇都希望有良好的妊娠结局,而产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率的医疗专业,一旦出现意外难以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3]。沟通技巧在产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过程, 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以患者为中心, 以沟通技巧为手段,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 可使医疗水平和病人满意率均有所提高。运用沟通技巧, 实施最佳治疗护理方案,是白衣天使要熟练掌握的一门精细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 -14.
[2]李继平,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7.
[3」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05.
贾淑丽(1972-),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1常见的产科护患纠纷
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的开展, 妇女一生只生一个孩子, 住院分娩时对医院的服务要求较高, 甚至强调要求医院的保险系数; 孕妇产前、 产中、 产后、 产程复杂多变, 加之新生儿生理特点, 病情变化快, 在就医过程中, 一旦发生意外, 来势凶猛,如羊水栓塞、 DIC、 新生儿重度窒息, 后果难测, 尤其是新生儿智力发展情况难以估测, 产妇及家属无法接受现实, 易冲动,矛盾易激化, 易引起纠纷; 加之产科每日进出孕产妇数量多,护理工作琐碎, 工作量大,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超负荷的劳动量, 使护患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必须记录的护理记录、 评估内容又多, 易产生护理文书书写潦草, 内容不全面; 护士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认识不够, 法律意识淡薄、 沟通不到位等。
2沟通交流时应掌握的原则
2.1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对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尊称,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当病人提出各种问题时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地给予解释。当病人对医护人员或医院有某些意见时更要及时予以解释,以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2]。当产妇不能很好配合时, 应通过和善交谈了解产妇的情绪, 给予耐心的安慰和解释, 建立起友好的护患关系。
2.2交流中善于倾听
掌握聆听的技巧也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交谈时, 应倾听对方的谈话, 全神贯注,看着对方, 并对她的诉况有所反应。住院产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 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其进入准妈妈角色的程度也不一样, 但希望母子平安的心愿是相同的。为实现这一愿望,护士必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用真诚、 友爱、 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产妇, 尊重她们的权利和义务, 对所有产妇都一视同仁; 激发其主动与护士沟通的情感, 疏通心理渠道,鼓励她们在恰当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中说出住院分娩的压力源。如夫妻及婆媳之间关系不好、 家庭收入不高、 对胎儿性别的渴望、 对产时疼痛的恐惧、 对分娩顺利与否的担忧、 对新生儿健康的担心、 对助产人员冷漠面孔和生硬语言的畏惧、 对年轻护士接生技术的不信任、 对产后孩子无人照料的无奈以及对育儿保健知识的欠缺等。此时, 她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倾听者来发泄她们的愤怒、无助和悲伤的情绪,从而缓解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护士在倾听过程中要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不随意打断谈话, 揣摩她们的弦外之音, 确认沟通中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并注意病人的非语言性信息, 如体语、 面部表情、 手势等。
2.3开放式提问
护理人员恰当的提问, 往往能鼓励和促进产妇,尤其是不善言谈、 性格内向的产妇说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有利于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如“您感觉怎样”! 有什么不舒服吗? 如果只是问“你肚子疼吗?今天是不是好些了?” 等这样问题, 病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 局限了谈话的范围,属于封闭式谈话, 在护患交流中作用有限。
3利用肢體语言与患者交流
面带微笑接待患者可消除对方的陌生感,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相反总是板着面孔,一副冷冰冰的表情, 无形中加大了护患间的距离, 虽然为病人做了许多, 但始终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另外服饰整洁, 仪表端庄大方, 举止稳重热情, 可使病人产生安全而敬重的感觉; 稳、准、轻、快的操作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带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良好舒适的环境, 能使沟通更加和谐深入。在护患沟通过程中, 护士使用适当的触摸可以起治疗作用, 能表达关心、 理解和支持, 使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平静下来。产妇分娩时, 按摩她的腹部, 可促使其顺利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阵痛时紧握她的手, 可以稳定产妇的情绪; 多汗口渴时, 及时擦汗喂水, 可使产妇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双腿抽筋、 腰部不适时, 帮其按摩、 轻叩, 可减轻多种不适。
4讨论
产科医疗安全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每个孕产妇都希望有良好的妊娠结局,而产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率的医疗专业,一旦出现意外难以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3]。沟通技巧在产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过程, 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以患者为中心, 以沟通技巧为手段,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 可使医疗水平和病人满意率均有所提高。运用沟通技巧, 实施最佳治疗护理方案,是白衣天使要熟练掌握的一门精细的艺术。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 -14.
[2]李继平,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7.
[3」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05.
贾淑丽(1972-),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