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集团化办学为何仍难解择校热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将继续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通过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强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大幅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如何发展义务教育,各地开出的药方总少不了这几味。不过,让人困惑的是,“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加大供给,家长的择校焦虑却不降反升。对于家长的择校焦虑,一个高频解释是,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还是太少,“僧多粥少”的形势下,热门学校、学区自然受追捧。
   (2月25日 《光明日报》)
   这一解释看似合理,但却让择校热问题的破解变得遥遥无期。当前,各地均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整体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都有所提高,所有学校相比之前都更“优质”,但问题在于,由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时仍固守所谓的“名校”思维。在“名校”思维主导下,义务教育均衡在一些地区成为越来越不可及的目标。
   “优质均衡”无疑是发展义务教育的理想状态。然而,实现“优质均衡”,需要有正确的路径,当前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时,还有挥之不去的“名校情结”和“优质思维”。在一个片区没有所谓的“名校”“优质校”时,择校情况也不严重,在引进所谓的“名校”之后,原先的均衡结构被打破,整个片区择校风盛,也顺势带火了学区房交易。
   当前,多地将“名校集团化办学”“名校扶持弱校”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说到底不过也是以均衡为名,行强化“名校”之实,把“名校”的存在合法化、合理化。“名校集团”并没有带来集团内学校的真正均衡发展,而是让“名校”的地位更牢固。这也是随着“名校集团”建设,各地的择校热依旧存在的根本原因。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要摒弃这种“名校”思维。在办学条件上,要做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致。关键举措就是推进教师交流轮换。2010年,国家教育部门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2014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文件提出,要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若照此规定落实,我国县(区)域内的教师资源或早已经实现均衡配置。然而,现实是,截至目前很多地区仍未建立起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其阻力正在于继续打造“名校”“优质校”的教育政绩观。从更长远处着眼,在实现各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还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让学校办学更具个性和特色。区域内的学校并无办学标准和办学质量的差异,有的是自主辦学的个性和特色,这才是发展优质均衡义务教育的思路和理想状态。
其他文献
朱德对子女后辈的培养非常重视。他特别强调,要把子女后辈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是要接“官”、接“权”。朱德从不居功自傲,他严格教育后辈要做平凡的普通群众,绝不允许自己子女后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享受特权。在朱德看来,干部子女有了特殊化思想,那就是变质的开端。   在子女用车问题上,朱德从不破格,真正做到公私分明。朱德对家里的所有人都严格要求,一律不准乘坐公家的汽车上学,无一例外,连他的夫人康克清都
期刊
近日,一位市民在上海浦东南六公路与下盐路交汇处等待红绿灯时,发现了一名主动在路边捡拾垃圾的男孩。此后他又再次发现男孩一路行走,一路捡拾路面垃圾。经了解,这位环保男孩是上海三灶学校八年级的一位学生柏小。柏小的班主任周蓓老师介绍,柏同学平时在学习就踏实认真,品学兼优,有很強的集体荣誉感。   (据021视频3.12)
期刊
最近这两周,我在忙一件事——在德国幼儿园里“陪读”。   虽然云朵之前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但是按照新幼儿园的建议,还是得再经历一遍适应期。我们去幼儿园签合同的当天,园长就告知我预留出至少3周的时间来陪伴云朵适应新幼儿园的生活。   在这3周中,我第1周的目标是每天“陪读”1小时。说具体点就是,我每天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看着云朵和别的小朋友玩,1小时后我带云朵回家。第2周的目标是,实现短
期刊
在宁夏银川有两所“特殊”的高中,它们专门招收贫困山区的学生,不仅免收学杂费、住宿费,还给农村户口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它们首届招生时,少人问津,甚至还被当成“骗子学校”,但之后升学率和办学质量跃至全区前列。近18年来,两所高中已为宁夏最贫困的西海固地区培养出了5万多名大学生。   (2月27日《北京青年报》)   “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在贫穷落后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是“奢侈
期刊
春雨满,秧新谷,学子返校齐诵读。2月26日至3月1日,我省14个市州的各级各类学校相继迎来开学报到日,趁着春意渐浓,1400余万学生从年味里走出,回到熟悉的校园和课堂,而翘首盼生归的老师们,正以最具仪式感的“名场面”迎接学生的到来。  严防疫,开学前的一丝不苟   经历了一整个寒假的“封存”,宁静的校园迎来了从各地回归的莘莘学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严防新冠疫情输入校园,确保师生员工的身体健
期刊
最近,有网友爆料天津一中学老师在训话中歧视学生:“你妈妈挣多少钱哪?别怪我瞧不起你,某同学妈妈一年挣的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2月27日,當地教育部门发布通告,给予当事教师肖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降低岗位等级,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岗位。有论者指出:她说那番话时,也许是出于好心,对不上进的学生“怒其不争”,以刺激学生知耻而后勇。但即便是出于好心,也不能以侮辱伤害来激励他人,作为老师,更是要以美言养
期刊
财政部: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财政部3月5日发布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对于财政政策展望,报告提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支持高职院校扩招。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据中国新闻网3.6)  考生带手机进考场  被认定作弊   近日,广西南宁铁路运输法院公开一起考试作弊案审理
期刊
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规将从3月起施行。惩戒学生可以批评训导不能伤害侮辱、刑责年龄底线降至12周岁、网络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法治有温度,社会更进步。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3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则,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
期刊
3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GF0024-2020)和《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GF0023-2020)正式实施。两项规范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規范标准审定委员会于2020年9月审定通过。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布实施。《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发布
期刊
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792.18万人。   学前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幼儿园29.17万所,在园幼儿4818.26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291.34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5.2%。   义务教育方面,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在校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