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

来源 :长江流域五省(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安徽)2011年棉花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科棉1号和美棉33B为材料,以江苏南京和河南安阳为生态试点,研究种植密度对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长度、成熟度的马克隆值随花后天数的累积动态以及对密度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且均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纤维细度随花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且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种植密度的增大,两个供试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南京试点和安阳试点分别以3.3万株/hm2和5.1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纤维比强度为最高;过低和过高密度均不利予高强纤维的形成,高密度尤其不利;品种、生态试点和开花期对棉纤维品质的形成动态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趋势没有明显影响;种植密度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与群体冠层光照条件变化密切相关;适宜的种植密度最有利于纤维品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
喷施叶面肥是蔬菜和农作物生产上常用的根外追肥方式,且农民们为了省工,多是叶面肥与农药混合喷施。实际上,因各种肥料和农药性质不同,如果混配不合理会影响用肥用药效果甚至
[目的]对渭洛河夹槽地带沙荒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该区沙荒地整治及其综合效益提升提供决策支撑。[方法]以渭洛河夹槽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当地沙荒地整治的必要性,沙地
水土保持投资效益测算是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中的重要内容,但既有效益测算方法很难排除非水土保持因素的贡献,也难以测算系统的综合效益。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了
[目的]了解并测算秦巴山区自我发展能力,为该区域开展减贫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生态经济视角,从产业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和软实力4个维度,构建秦巴山
收集了横断山区丽江盆地2005年7月22至7月28日部分水体可溶性离子数据,运用主成分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横断山区丽江盆地7个代表性水体进行了化学离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平坦沙质地表蚀积动态的野外观测,结合同时期区域风况资料,分析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过程。在输沙势和最大可能输沙量计算公式基础上,调整参数提出了平坦沙质地表蚀积量的计算模型,弥补了两者不能直观准确表示区域风沙活动的缺点。通过对比野外实测值与输沙势、模型预测值和最大可能输沙量之间的变化趋势得出它们存在同期波动特征。进一步比较回归方程可知,模型预测值回归方程更加显著,预测值更加接近实测值,能够更好地表
通过对典型黑土区坡面、微型小流域和小流域3个尺度观测场地连续4a的融雪监测,比较分析了融雪径流发生特征及其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该区融雪发生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日最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