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新时代,语文教育研究经受着颠覆与重建的历史拷问和深层探险。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以来语文教育的历史变革与发展,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点教学与科研的启示,从而对语文教育与课改探索实践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 时期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现代语文教育由此开始。教育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些都对语文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育相应地也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语文革新期。进入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以其“开放性”、“建构性”的姿态把握着人的言语生命发展的未来。
一、二十世纪前的语文教育——穿越时空
(一)语文定名期(1949-1958)
这一时期对语文的称呼由“统一”走向“分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语文课程名称定名阶段和汉语文学分科阶段。
1.语文定名阶段(1949-1956)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两人就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指出“‘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建国后到五十年代中期,“语”和“文”从命名到教材建设,逐渐趋于统一。全国中小学的语文课一律统称为“语文”,不再是“国文”或“国语”;同时,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也一律使用统编本,不再使用自编本。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语文教育的一个大变化。
2.汉语文学分科阶段(1956-1958)
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以往的旧教育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由于照搬苏联模式,我国的语文教育缺少“本土化”特征。分科教学即是移植苏联语言教育的结果。分科改革从1951年就开始酝酿。到1958年因行不通而夭折,前后不过几年的时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特为“分科”教学发表了《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的专文,他认为,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语言;跟语言不同,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因此语文课要进行分科教学。
(二)语文波折期(1958-1978)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受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的影响,起起落落地经历了几个阶段,总体上呈“W”型发展。
1.偏离方向(1958-1960)
从1958年开始,在极左思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盲目冒进,一时间使得我国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出现了语文教学为政治服务的偏向、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偏向、不讲教学规律的偏向的现象,极大地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使语文教学进退维谷。
2.积极调整(1960-1966)
1960年,教育战线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求教育规律,促进教学改革稳步前进,语文教育随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复苏。人们的语文教育思想得到空前的统一,当时在语文界形成了一股“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热潮,教育目的明确地规定为“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再遭劫难(1966-1976)
正逐步焕发出新生机和活力的语文教育在十年动乱中受到重创。语文教育几乎陷于停滞、止步不前。语文教材的内容则是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主。
4.拨乱反正(1976-1978)
1976年后,被破坏的教育事业开始出现转机。直到1978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之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语文教育的拨乱反正才真正开始了。
(三)语文革新期(1978-2000)
1978年以后,教育逐渐走向正轨。语文学科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文教育先后经历了“尝试改革、深化改革以及理性反思”三个阶段,朝着“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1.尝试改革 波澜壮阔(1978-1986)
1978年3月26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写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直接批评了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1978年2月和3月,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两个大纲,着眼于政治、思想,进行拨乱反正,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训练”,在指导思想上这是个重要变化。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提出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文原则,并规定了教材内容编排的顺序。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更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向科学化的教育更近了一步。
2.深化改革 探索规律(1986-1992)
198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语文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逐渐被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接受。学者张孝纯等总结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提出“从实际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言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以及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等开拓性大语文教育观点。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普通中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特点是提高了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之上的作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学能力,注重语文课外学习、语文活动课与文学鉴赏。
3.理性反思 审视改革(1992-2000)
20世纪末,教育机制本身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问题集中在教材编排过于死板、“标准化”测试滋长了应试教育之风、对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认识胜过“人文性”。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育学者们展开了争论,推动语文教育的改进。语文教育从认知上经历了从“能力本位”到“素养本位”并最终到“存在本位”的发展,体现了这一阶段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言语生命意识的培养被放在语文教育的第一位。
二、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翩翩起舞
2001年,国家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语文教育体系以“开放性”与“综合性”为特征,越来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一时期的教学思想从教材内容的变化这方面就可见一斑。语文教科书选文具有明显的时代开放性,减少领袖和鲁迅的文章篇目数量,而增加外国作品篇目数量,内容多样化;课后习题设计取消标准化题目,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性的、综合性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给学生留下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积极性。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在推动人的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语文体现一种涵养。语文教育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教育艺术。面对未来,如何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如何对待“文”与“道”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仍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纵览历史,理性扬弃,语文教育与课程建设必将会在已有的制度框架内翩翩起舞,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人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8
[2]吕叔湘 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人民日报,1978-3-16
[3]张孝纯 “大语文教育”刍议.语文教学改革,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4]潘新和 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语文教育 时期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现代语文教育由此开始。教育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些都对语文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育相应地也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语文革新期。进入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以其“开放性”、“建构性”的姿态把握着人的言语生命发展的未来。
一、二十世纪前的语文教育——穿越时空
(一)语文定名期(1949-1958)
这一时期对语文的称呼由“统一”走向“分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语文课程名称定名阶段和汉语文学分科阶段。
1.语文定名阶段(1949-1956)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两人就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指出“‘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建国后到五十年代中期,“语”和“文”从命名到教材建设,逐渐趋于统一。全国中小学的语文课一律统称为“语文”,不再是“国文”或“国语”;同时,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也一律使用统编本,不再使用自编本。这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语文教育的一个大变化。
2.汉语文学分科阶段(1956-1958)
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以往的旧教育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由于照搬苏联模式,我国的语文教育缺少“本土化”特征。分科教学即是移植苏联语言教育的结果。分科改革从1951年就开始酝酿。到1958年因行不通而夭折,前后不过几年的时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特为“分科”教学发表了《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的专文,他认为,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语言;跟语言不同,文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因此语文课要进行分科教学。
(二)语文波折期(1958-1978)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受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的影响,起起落落地经历了几个阶段,总体上呈“W”型发展。
1.偏离方向(1958-1960)
从1958年开始,在极左思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盲目冒进,一时间使得我国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出现了语文教学为政治服务的偏向、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偏向、不讲教学规律的偏向的现象,极大地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使语文教学进退维谷。
2.积极调整(1960-1966)
1960年,教育战线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求教育规律,促进教学改革稳步前进,语文教育随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复苏。人们的语文教育思想得到空前的统一,当时在语文界形成了一股“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热潮,教育目的明确地规定为“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再遭劫难(1966-1976)
正逐步焕发出新生机和活力的语文教育在十年动乱中受到重创。语文教育几乎陷于停滞、止步不前。语文教材的内容则是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主。
4.拨乱反正(1976-1978)
1976年后,被破坏的教育事业开始出现转机。直到1978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之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语文教育的拨乱反正才真正开始了。
(三)语文革新期(1978-2000)
1978年以后,教育逐渐走向正轨。语文学科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文教育先后经历了“尝试改革、深化改革以及理性反思”三个阶段,朝着“现代化”与“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1.尝试改革 波澜壮阔(1978-1986)
1978年3月26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写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直接批评了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1978年2月和3月,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两个大纲,着眼于政治、思想,进行拨乱反正,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训练”,在指导思想上这是个重要变化。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提出了“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文原则,并规定了教材内容编排的顺序。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更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向科学化的教育更近了一步。
2.深化改革 探索规律(1986-1992)
198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语文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逐渐被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接受。学者张孝纯等总结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提出“从实际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言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以及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努力使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步履相适应”等开拓性大语文教育观点。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普通中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其特点是提高了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之上的作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学能力,注重语文课外学习、语文活动课与文学鉴赏。
3.理性反思 审视改革(1992-2000)
20世纪末,教育机制本身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问题集中在教材编排过于死板、“标准化”测试滋长了应试教育之风、对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认识胜过“人文性”。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育学者们展开了争论,推动语文教育的改进。语文教育从认知上经历了从“能力本位”到“素养本位”并最终到“存在本位”的发展,体现了这一阶段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言语生命意识的培养被放在语文教育的第一位。
二、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翩翩起舞
2001年,国家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规定了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语文教育体系以“开放性”与“综合性”为特征,越来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一时期的教学思想从教材内容的变化这方面就可见一斑。语文教科书选文具有明显的时代开放性,减少领袖和鲁迅的文章篇目数量,而增加外国作品篇目数量,内容多样化;课后习题设计取消标准化题目,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性的、综合性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给学生留下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积极性。新世纪的语文教育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在推动人的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语文体现一种涵养。语文教育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教育艺术。面对未来,如何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如何对待“文”与“道”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仍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纵览历史,理性扬弃,语文教育与课程建设必将会在已有的制度框架内翩翩起舞,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人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8
[2]吕叔湘 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人民日报,1978-3-16
[3]张孝纯 “大语文教育”刍议.语文教学改革,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4]潘新和 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