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维莫司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与药物洗脱金属支架在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中临床结局比较的meta分析

来源 :心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everolimus-elutingbioresorbablevascular scaffold,BV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金属支架(everolimus-eluting metallic stents,EES)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的meta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地检阅了电子数据库以及最新国际心血管会议记录,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月8日,收集已公布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随访数据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1项临床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7 321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VS组较EES组有更高的明确/极可能支架内血栓(stent/scaffold thrombosis,ST)发生率[比值比(OR)=3.08,95%CI:2.04-4.66,P<0.01],其中早期(OR=2.26, 95%CI:1.26-4.03, P=0.006)及极晚期ST(OR=4.46,95%CI:2.01-9.89,P<0.0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EES组。BVS植入患者在靶病变失败(OR=1.34,95%CI:1.11 to 1.60,P<0.01)、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1,95%CI:1.31-2.23,P<0.01)、有临床指征的靶病变血运重建(OR=1.51,95%CI:1.15-2.00,P<0.01)以及总心肌梗死(OR=1.52,95%CI:1.22-1.90,P<0.01)的发生率上均较EES组增多。然而,两组在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心因死亡、全因死亡以及全血运重建等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BVS在冠状动脉疾病应用中的中长期临床结局劣于EES,但仍需更多大型长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其他文献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受到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政治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自然是千差万别。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进入了空前的鼎盛时期。无线射频识别(RFID)通信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多目标、自动识别等优势成为实现物流配
农业信息化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动。温室作物与环境的信息监测则是现代化温室建设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现代的大型温室,不同区域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全民健身社会推广路径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全民健身的社会推广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目前存在引导不到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金来源匮
推拿治疗是以手法操作为主的一种特殊疗法,其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可达到防病治病目的。处方璇玑、俞府、华盖、俞中、紫宫、神藏、玉堂、乳根、风门、附
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具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绣产品,而湘绣服装则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如何把湘绣作为一种艺术元素,在当今时代突破传统并与时俱进地以一种更好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