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朝时期,宋孝武帝刘骏在妃子殷淑仪去世后,整日精神恍惚,无心朝政。殷妃下葬后,他还多次率领群臣到墓前凭吊,常以哭的悲痛程度作为朝臣是否忠心的标准。
一次,他对身旁年过半百的秦郡太守刘德愿说:“卿哭贵妃,若悲恸当有厚赏。”语毕,刘德愿就号啕大哭起来,全身的衣服都被泪水湿透了,竟然昏死过去。
说到这个刘德愿,本是个有故事的老男人,其祖母是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姨妈。但他属于“稀泥巴糊不上墙”的主儿,在担任石头城要塞司令时,修建战备工程居然敢收商人贿赂,后被撤职,爵位也被褫夺。
就这样,刘德愿便成了庶民,为求生计,只好教富贵人家“开”车。他曾在学员面前展示过自己的绝活:地上竖两根柱子,二者间距仅比车轴长一丁点儿,然后于百步之外上车执辔,挥鞭打牛,疾驰的牛车从两柱之间一穿而过,竟然不会碰到柱子。
刘骏听说刘德愿靠当驾驶教练混生活的事情后,念及刘德愿先辈的旧恩,重新启用了刘德愿,委任他为秦郡太守。只是秦郡地方贫瘠,物产不丰,加之连年的洪涝,一直干不出像样的政绩来。没想到就这样一哭,居然很快被提升成了豫州刺史,已是封疆大吏了。
当时,旁边还有一个叫羊志的御医,本是个东方朔式的滑稽人物。刘骏也让老羊一并哭哭殷妃。这个羊志也是眼泪说来就来,在泥地上乱滚,自然也被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事后,他自己解释是,我哭的是刚刚去世的小妾。
时间更早一点的后燕昭文帝慕容熙也是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顽主,只要皇后苻训英一开口,国家大小事是有求必应。
苻训英病逝时不过25岁,史书记载慕容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拥其尸而抚之”,哭死过去好几次。大殓之日,慕容熙不仅自己哭天号地,还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大臣们必须为皇后哭丧,并派出专职人员现场督察,哭出泪来的视为忠孝之人,干打雷不下雨的视为奸佞之徒,要以大不敬论处,众臣无不震惊恐惧。
按理说,苻后又不是亲人,大臣们如何能进入状态呢?没办法,有人想了一招,在嘴里含着一些辛辣之物催泪,这才勉强过了关。
紧接着,因送葬的车驾太高大,无法出城门,慕容熙命人拆毁北门出去,自己披头光脚,跟着灵柩步行了二十多里。葬完皇后之后,还没等到慕容熙返朝,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等反叛起事。很快,慕容熙兵败被擒杀。
此外,还有清朝皇帝给明朝皇帝“哭坟”的。顺治帝在位的十八年中,先有多尔衮专权,南方仍然战火纷飞,朝中满汉诸臣矛盾尖锐。这个少年天子,不免焦头烂额而又常常陷于孤立无助,所以他同情崇祯帝当年的处境,隐隐有些同命相连的意味。
尤其是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万念俱灰,无人可以诉说,据说经常跑到崇祯帝墓前把酒祭奠。有时他让侍臣们先行写好祭文在墓前颂告,有时候甚至不用文字,常常在崇祯墓前泪流满面。在最后一次祭拜崇祯墓时,他竟然长跪于地,哭唤崇祯为大哥,有追随他而去的意思。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善哭。但那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真有人以“善哭”之名传世的,那就是唐穆宗时的唐衢。此人屡试不第没当官,酷爱写诗但没留下一首,偏偏有个超凡脱俗的绝活儿——哭鼻子。常常是拿起诗文就开始悲叹,读后必哭。
更绝的是,他有次到太原参与驻军长官举办的酒宴。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忽然他一声悲鸣异军突起,以铿锵之势撞击着所有人的耳膜,震颤着大家的神经,众人只能无奈地草草结束宴会。
这种放诞的痛哭行为让白居易听闻后,立马觉得,这是知音啊!唰唰唰为唐衢写下三首诗,“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后來唐衢死后,韩愈、贾岛也轮番到其坟前写诗——“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最后硬是生生造出一个典故——唐衢善哭,大群文人墨客自发到老唐这里来哭坟,持续了老长一段时期。
(摘自《廉政瞭望》)
一次,他对身旁年过半百的秦郡太守刘德愿说:“卿哭贵妃,若悲恸当有厚赏。”语毕,刘德愿就号啕大哭起来,全身的衣服都被泪水湿透了,竟然昏死过去。
说到这个刘德愿,本是个有故事的老男人,其祖母是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姨妈。但他属于“稀泥巴糊不上墙”的主儿,在担任石头城要塞司令时,修建战备工程居然敢收商人贿赂,后被撤职,爵位也被褫夺。
就这样,刘德愿便成了庶民,为求生计,只好教富贵人家“开”车。他曾在学员面前展示过自己的绝活:地上竖两根柱子,二者间距仅比车轴长一丁点儿,然后于百步之外上车执辔,挥鞭打牛,疾驰的牛车从两柱之间一穿而过,竟然不会碰到柱子。
刘骏听说刘德愿靠当驾驶教练混生活的事情后,念及刘德愿先辈的旧恩,重新启用了刘德愿,委任他为秦郡太守。只是秦郡地方贫瘠,物产不丰,加之连年的洪涝,一直干不出像样的政绩来。没想到就这样一哭,居然很快被提升成了豫州刺史,已是封疆大吏了。
当时,旁边还有一个叫羊志的御医,本是个东方朔式的滑稽人物。刘骏也让老羊一并哭哭殷妃。这个羊志也是眼泪说来就来,在泥地上乱滚,自然也被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事后,他自己解释是,我哭的是刚刚去世的小妾。
时间更早一点的后燕昭文帝慕容熙也是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顽主,只要皇后苻训英一开口,国家大小事是有求必应。
苻训英病逝时不过25岁,史书记载慕容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拥其尸而抚之”,哭死过去好几次。大殓之日,慕容熙不仅自己哭天号地,还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大臣们必须为皇后哭丧,并派出专职人员现场督察,哭出泪来的视为忠孝之人,干打雷不下雨的视为奸佞之徒,要以大不敬论处,众臣无不震惊恐惧。
按理说,苻后又不是亲人,大臣们如何能进入状态呢?没办法,有人想了一招,在嘴里含着一些辛辣之物催泪,这才勉强过了关。
紧接着,因送葬的车驾太高大,无法出城门,慕容熙命人拆毁北门出去,自己披头光脚,跟着灵柩步行了二十多里。葬完皇后之后,还没等到慕容熙返朝,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等反叛起事。很快,慕容熙兵败被擒杀。
此外,还有清朝皇帝给明朝皇帝“哭坟”的。顺治帝在位的十八年中,先有多尔衮专权,南方仍然战火纷飞,朝中满汉诸臣矛盾尖锐。这个少年天子,不免焦头烂额而又常常陷于孤立无助,所以他同情崇祯帝当年的处境,隐隐有些同命相连的意味。
尤其是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万念俱灰,无人可以诉说,据说经常跑到崇祯帝墓前把酒祭奠。有时他让侍臣们先行写好祭文在墓前颂告,有时候甚至不用文字,常常在崇祯墓前泪流满面。在最后一次祭拜崇祯墓时,他竟然长跪于地,哭唤崇祯为大哥,有追随他而去的意思。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善哭。但那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真有人以“善哭”之名传世的,那就是唐穆宗时的唐衢。此人屡试不第没当官,酷爱写诗但没留下一首,偏偏有个超凡脱俗的绝活儿——哭鼻子。常常是拿起诗文就开始悲叹,读后必哭。
更绝的是,他有次到太原参与驻军长官举办的酒宴。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忽然他一声悲鸣异军突起,以铿锵之势撞击着所有人的耳膜,震颤着大家的神经,众人只能无奈地草草结束宴会。
这种放诞的痛哭行为让白居易听闻后,立马觉得,这是知音啊!唰唰唰为唐衢写下三首诗,“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后來唐衢死后,韩愈、贾岛也轮番到其坟前写诗——“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最后硬是生生造出一个典故——唐衢善哭,大群文人墨客自发到老唐这里来哭坟,持续了老长一段时期。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