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合作学习合作氛围交流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技能是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学习活动由学习技能构成,每一种学习活动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具体技能。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学习是难以进行的。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一、课堂教学中营造合作氛围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切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大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潜能的教学氛围,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学的第一原则。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败。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合作情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刨设一个自由的研讨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趋向和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刨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是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能说的尽量让他们来说。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很多数学老师认为好或者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差的 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识地按照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遗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或自卑感,影响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分组前要充分考虑许多问题,如本课时合作的问题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合作的教学氛围、现有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合作小组内部才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才能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十合作小组的组建。一个合作进取、分工协作的学习小组,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同时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按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交往人群每4至6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有具体分工,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另设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为了避免让口才好的学生垄断课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
三、小组合作中要注意的事项
1.过程与结果。“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要关注“两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对于学优生,要指导他们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会鼓励、帮助别人:对于学困生,则要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去,指定一些适合他们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也能有所为,不至于被小组同伴冷落、搁置在一边。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
3.合作与竞争。合作学习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价值之二,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非但不能实现这两个价值,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时刻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总之,合作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广平小学)
关键词:新课程合作学习合作氛围交流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技能指导与训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技能是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学习活动由学习技能构成,每一种学习活动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具体技能。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学习是难以进行的。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一、课堂教学中营造合作氛围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更新,它是将学生切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应大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潜能的教学氛围,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教学的第一原则。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败。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合作情境。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刨设一个自由的研讨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趋向和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刨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是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能说的尽量让他们来说。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
很多数学老师认为好或者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差的 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识地按照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遗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或自卑感,影响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分组前要充分考虑许多问题,如本课时合作的问题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合作的教学氛围、现有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合作小组内部才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才能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十合作小组的组建。一个合作进取、分工协作的学习小组,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同时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按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交往人群每4至6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有具体分工,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另设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为了避免让口才好的学生垄断课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
三、小组合作中要注意的事项
1.过程与结果。“合作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要关注“两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对于学优生,要指导他们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学会鼓励、帮助别人:对于学困生,则要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去,指定一些适合他们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也能有所为,不至于被小组同伴冷落、搁置在一边。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交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
3.合作与竞争。合作学习的价值之一.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价值之二,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非但不能实现这两个价值,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时刻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总之,合作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广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