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以下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做些浅显的归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含义;研究对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属性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作为主体理性所把握到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知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凝结物,代表和体现着时代主体对客体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已有知识的最高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各种概念、范畴、观点,都可以体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哲学思维的具体方式和模式,由这些概念、范畴、观点的内在联系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又形成为有内在倾向性和规则性的实践思维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1]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是指其属性和功能,而是指相对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学科体系。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具体同一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在现在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定义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如何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一般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的内在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是具有转化为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在要素组成部分的现实可能性的。由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向实践的转化,把它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指南和有效工具,这里至少有三方面应属于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内容: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应遵循些什么哲学方法论的原则及其对他们的方法论的理论阐发。这些方法论原则应能确保人们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的正确性,能确保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中,可以现实地转化为那些哲学方法?尤其是可以转化为哪些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特别重大指导意义的哲学基本方法,及其对它们的方法论的理论阐发?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发挥其功能的客观根据的方法论反思。这是前两方面赖以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支撑点,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本身没有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可能或必要,则前两方面的研究就会丧失其逻辑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按其自身的理论性质说是一种反思性的科学、中介性的科学和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
反思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理论反思和现实反思的统一。理论反思首先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广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反思,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潜存的一般方法、原则、规范等的把握,把它转化为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组成要素。其次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客观根据的反思。再次表现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原则的反思。最后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的反思。
中介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中介性的科学,它是合原理性和合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抽象性、普遍性、间接性、非目的性,所提供的是关于外部世界和思维运动统一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的系统知识。它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只能起哲学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的作用,还是远离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特点是一般性和具体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显然,不仅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而且它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也是不能满足实践本性的客观要求的,因为它们均不提供遵循这个世界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怎么做”的系统知识。由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实践之间,需要建立过渡的中间环节,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个中介性的科学。
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以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的内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它在自身的理论建构中做到理论反思、历史反思和现实反思的统一,做到合原理性和合实践性的统一,这些表明它是主体对自身行为的活动方式的一种自觉意识。人们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既要遵循客体自然的规律,因为方法本质上取决于对象的规定,又要遵循方法自身内在的规律,还要遵循思维和存在统一的规律。这些事物活动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是自在地自发地存在和发生作用,人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遵循这些规律,则是自为地、自觉地利用和运用这些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自发运动规律向主观世界的自觉运动规律的转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合规律性。另一方面,人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总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目的的,如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具体方法化,使之现实地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主观工具和手段,等等。因此,主体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目标、任务、要求、需要、意向等总是注入在其中的,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合目的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突出地表明该学科的重要本质特征,是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实事求是原则、辩证性原则和群力性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指以追求功效为目的、从客观情况出发、积极求索更快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原则。“求”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核心,是哲学方法论的灵魂。积极地“求”,就是要开拓创新,不墨守陈规。实事求是原则还要求客观性。“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做事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也就是说,认识和改变世界要有这种唯物主义态度;(二)辩证性原则,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把事物看作客观的、可以分析的矛盾体,看作是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机体;要主动灵活,创条件、促转化。客观性、主动灵活性和条件性是辩证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客观性是要应用辩证法,研究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辩证运动,从事实的全部总和联系中,揭露事物的本质和全局,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灵活性就是要掌握主动权,这是一种高屋建瓴、行动自由的优势,是力与巧的结合而以巧为上。要保持或转化到优势地位,就要在多种方法中进行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条件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条件又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创造条件,通过主观努力,促使事物根据的变化,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三)群力性原则,指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为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组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世界。群众路线的方法论原则,既是思想认识方法的原则,要是工作实践方法的原则,包括创造性、实践性和群体性。其基本点是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有力地改变世界。[2]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认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转化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怎样准确地把握落实实践哲学方法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近九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核心的工作是准备把握和运用了具有普适性、指导性的实践哲学方法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和方法论的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捍卫者和应用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者,应尊重实际,严格遵循实践哲学方法论,核心就是实现人的实践观念与实践存在的同一,使客观事物转化为人造事物,客观世界转化为属人世界。
参考文献:
[1]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2]李焕诚.论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3]杜兰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含义;研究对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属性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作为主体理性所把握到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知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凝结物,代表和体现着时代主体对客体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已有知识的最高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各种概念、范畴、观点,都可以体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哲学思维的具体方式和模式,由这些概念、范畴、观点的内在联系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又形成为有内在倾向性和规则性的实践思维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1]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是指其属性和功能,而是指相对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学科体系。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具体同一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在现在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定义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如何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一般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的内在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是具有转化为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在要素组成部分的现实可能性的。由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向实践的转化,把它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指南和有效工具,这里至少有三方面应属于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内容:一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应遵循些什么哲学方法论的原则及其对他们的方法论的理论阐发。这些方法论原则应能确保人们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的正确性,能确保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中,可以现实地转化为那些哲学方法?尤其是可以转化为哪些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具有特别重大指导意义的哲学基本方法,及其对它们的方法论的理论阐发?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发挥其功能的客观根据的方法论反思。这是前两方面赖以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支撑点,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本身没有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可能或必要,则前两方面的研究就会丧失其逻辑根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按其自身的理论性质说是一种反思性的科学、中介性的科学和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
反思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理论反思和现实反思的统一。理论反思首先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广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反思,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中潜存的一般方法、原则、规范等的把握,把它转化为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组成要素。其次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客观根据的反思。再次表现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原则的反思。最后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的反思。
中介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中介性的科学,它是合原理性和合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抽象性、普遍性、间接性、非目的性,所提供的是关于外部世界和思维运动统一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的系统知识。它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只能起哲学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的作用,还是远离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特点是一般性和具体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显然,不仅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而且它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也是不能满足实践本性的客观要求的,因为它们均不提供遵循这个世界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怎么做”的系统知识。由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实践之间,需要建立过渡的中间环节,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个中介性的科学。
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以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的内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它在自身的理论建构中做到理论反思、历史反思和现实反思的统一,做到合原理性和合实践性的统一,这些表明它是主体对自身行为的活动方式的一种自觉意识。人们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既要遵循客体自然的规律,因为方法本质上取决于对象的规定,又要遵循方法自身内在的规律,还要遵循思维和存在统一的规律。这些事物活动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是自在地自发地存在和发生作用,人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遵循这些规律,则是自为地、自觉地利用和运用这些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自发运动规律向主观世界的自觉运动规律的转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合规律性。另一方面,人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总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目的的,如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具体方法化,使之现实地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主观工具和手段,等等。因此,主体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目标、任务、要求、需要、意向等总是注入在其中的,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合目的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突出地表明该学科的重要本质特征,是表征主体自觉能动性的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实事求是原则、辩证性原则和群力性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指以追求功效为目的、从客观情况出发、积极求索更快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原则。“求”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核心,是哲学方法论的灵魂。积极地“求”,就是要开拓创新,不墨守陈规。实事求是原则还要求客观性。“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做事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也就是说,认识和改变世界要有这种唯物主义态度;(二)辩证性原则,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把事物看作客观的、可以分析的矛盾体,看作是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机体;要主动灵活,创条件、促转化。客观性、主动灵活性和条件性是辩证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客观性是要应用辩证法,研究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辩证运动,从事实的全部总和联系中,揭露事物的本质和全局,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灵活性就是要掌握主动权,这是一种高屋建瓴、行动自由的优势,是力与巧的结合而以巧为上。要保持或转化到优势地位,就要在多种方法中进行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条件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条件又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创造条件,通过主观努力,促使事物根据的变化,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三)群力性原则,指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为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组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改变世界。群众路线的方法论原则,既是思想认识方法的原则,要是工作实践方法的原则,包括创造性、实践性和群体性。其基本点是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有力地改变世界。[2]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认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转化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怎样准确地把握落实实践哲学方法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近九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核心的工作是准备把握和运用了具有普适性、指导性的实践哲学方法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和方法论的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捍卫者和应用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者,应尊重实际,严格遵循实践哲学方法论,核心就是实现人的实践观念与实践存在的同一,使客观事物转化为人造事物,客观世界转化为属人世界。
参考文献:
[1]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性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2]李焕诚.论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3]杜兰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