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本篇文章尝试从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始终不渝地培养习惯、不遗余力地强化素质三个方面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具体探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开展与完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全面发展 习惯 抗挫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長身体、强素质的关键期,也是学生一生之中可塑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小学体育课程无疑是助力学生身心乃至各项素质发展的最实用课程之一。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是最理想的,被誉为“东方跳王”的近现代著名体育教育家陈陵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强调过:“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才是合格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才是优质的。”如何围绕着全面发展这一视角组织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笔者的思考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是根本
(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生每周的体育课在两节左右,两节课的时间稍纵即逝,因此,广大一线的体育教师只有精益求精的设计、组织课程,才可以实现教学成效最大化。一方面,要精益求精地设计课程。所谓精益求精,指的是教师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比如说,低年级段的小学生与高年级段的小学生的情况就是有诸多不同点的,如果教师不加以区别,就很难帮助低年级段的孩子夯实基础,也不能帮助高年级段的孩子实现拔高。此外,在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变换不同的花样,不要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相同的活动或者游戏,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二)强调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不仅是为了实现体育课时间利用的最优化,也因为当下不少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部分从教小学体育多年的老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因此教学的时候缺乏激情,降低了对自身教学艺术的要求。另外有的教师则是过分低估了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课堂上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力。此外,不容否认的是,还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课堂以外的活动类型,忽略了课堂本身。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要再次明确自身传道授业的教学使命,再次将注意力回归到我们的体育课堂这个根本上来。
二、始终不渝地培养习惯是关键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锻炼习惯毋庸置疑是我们最关键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下两点原则。
(一)要有耐心。任何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习惯都是见效最慢的,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像其他教学形式那么立竿见影。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教师坚守一份耐心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这样一份耐心,我们就可以更细致认真地指导学生动作与技巧,有了这样一份耐心,我们就能够在学生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监督者、推动者角色。
(二)“求精”而不“求多”。适用于小学生的科学锻炼习惯无疑有很多,于是有的教师就一股脑都传授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养成。这样做其实是欲速则不达,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压力,还并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坚持“求精”而不“求多”的原则也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可以推荐学生很多的好习惯,但是并不强迫学生全部养成,只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心条件选择最有兴趣的一个,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习惯培养方式。
三、不遗余力地强化素质是突破点
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针有这样一句名言:“体育的任务是帮助增进健康和‘增进战斗力量’。”用今天的话来讲,体育的任务就是强化学生的各项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反应力、观察力、创造性思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一一赘述,主要从以下两点切入展开阐述。
(一)始终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学生运动量的多少、运动方式的正确与否,体育课上学到的体育技巧等等,都对其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始终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成为我们体育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这不仅是着眼于学生当下的体育成绩,更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幸福。
(二)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体育课堂上的各项活动或者游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说,集体活动中,学生领悟了团结一致的精神要旨,才会更加学会与他人合作,在集体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此外,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小学生的抗挫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总体低于美国同龄的儿童。抗挫力指的是学生直面挫折、迎难而上的心理素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生出现这样的差距,一是与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有关,二也是因为美国教师比我国教师更重视这一点。体育运动,无疑是强化学生抗挫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适度地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起一定的抗挫力,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挑战自我。
四、结语
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质量,距离我们的目标值显然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教师的教学艺术还有提升的空间。尽管有距离、需提升,但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只要始终以全面发展的视角高度要求自己,我们的小学体育课程就一定可以造福更多的孩子,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成为更有希望的民族。
参考文献:
[1] 王建海.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罗美娜.澳门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 刘继宏.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方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05:47-50.
[4] 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2:80-81.
摘 要 本篇文章尝试从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始终不渝地培养习惯、不遗余力地强化素质三个方面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具体探讨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开展与完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全面发展 习惯 抗挫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長身体、强素质的关键期,也是学生一生之中可塑性最强的一个时期。小学体育课程无疑是助力学生身心乃至各项素质发展的最实用课程之一。全面发展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是最理想的,被誉为“东方跳王”的近现代著名体育教育家陈陵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强调过:“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程才是合格的,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才是优质的。”如何围绕着全面发展这一视角组织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笔者的思考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是根本
(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生每周的体育课在两节左右,两节课的时间稍纵即逝,因此,广大一线的体育教师只有精益求精的设计、组织课程,才可以实现教学成效最大化。一方面,要精益求精地设计课程。所谓精益求精,指的是教师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比如说,低年级段的小学生与高年级段的小学生的情况就是有诸多不同点的,如果教师不加以区别,就很难帮助低年级段的孩子夯实基础,也不能帮助高年级段的孩子实现拔高。此外,在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变换不同的花样,不要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相同的活动或者游戏,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二)强调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不仅是为了实现体育课时间利用的最优化,也因为当下不少的体育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部分从教小学体育多年的老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因此教学的时候缺乏激情,降低了对自身教学艺术的要求。另外有的教师则是过分低估了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课堂上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力。此外,不容否认的是,还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课堂以外的活动类型,忽略了课堂本身。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教师必须要再次明确自身传道授业的教学使命,再次将注意力回归到我们的体育课堂这个根本上来。
二、始终不渝地培养习惯是关键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锻炼习惯毋庸置疑是我们最关键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下两点原则。
(一)要有耐心。任何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习惯都是见效最慢的,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像其他教学形式那么立竿见影。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教师坚守一份耐心是十分必要的。有了这样一份耐心,我们就可以更细致认真地指导学生动作与技巧,有了这样一份耐心,我们就能够在学生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监督者、推动者角色。
(二)“求精”而不“求多”。适用于小学生的科学锻炼习惯无疑有很多,于是有的教师就一股脑都传授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养成。这样做其实是欲速则不达,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压力,还并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坚持“求精”而不“求多”的原则也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可以推荐学生很多的好习惯,但是并不强迫学生全部养成,只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心条件选择最有兴趣的一个,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习惯培养方式。
三、不遗余力地强化素质是突破点
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针有这样一句名言:“体育的任务是帮助增进健康和‘增进战斗力量’。”用今天的话来讲,体育的任务就是强化学生的各项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反应力、观察力、创造性思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一一赘述,主要从以下两点切入展开阐述。
(一)始终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学生运动量的多少、运动方式的正确与否,体育课上学到的体育技巧等等,都对其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始终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成为我们体育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这不仅是着眼于学生当下的体育成绩,更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幸福。
(二)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体育课堂上的各项活动或者游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说,集体活动中,学生领悟了团结一致的精神要旨,才会更加学会与他人合作,在集体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此外,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小学生的抗挫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总体低于美国同龄的儿童。抗挫力指的是学生直面挫折、迎难而上的心理素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生出现这样的差距,一是与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有关,二也是因为美国教师比我国教师更重视这一点。体育运动,无疑是强化学生抗挫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适度地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帮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起一定的抗挫力,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挑战自我。
四、结语
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质量,距离我们的目标值显然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教师的教学艺术还有提升的空间。尽管有距离、需提升,但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只要始终以全面发展的视角高度要求自己,我们的小学体育课程就一定可以造福更多的孩子,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成为更有希望的民族。
参考文献:
[1] 王建海.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罗美娜.澳门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 刘继宏.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方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05:47-50.
[4] 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