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几年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较大的改变。作为智能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的发展。笔者就对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设备安装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
  近几年智能建筑快速发展,建筑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由传统的酒店写字楼向智能化住宅发展,这对于调整建筑产品结构,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智能建筑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办公环境,绿色智能建筑已然成为建筑的发展趋势。就当前智能限制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来看,在设备安装上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了自动化系统设备的作用发挥,因此,在进行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切实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 智能建筑
  1.1 智能建筑简介
  近几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云计算技术愈发普及,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建筑的智能化。智能建筑有限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支持下,有限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智能建筑不仅仅包括智能大厦,同时智能小区也属于智能建筑范畴,智能小区拥有着先进的设备、通信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管控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智能建筑的室内设备可以实现高效稳定运行,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也可以快速找出故障位置,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实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管控[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生活工作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的出现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了高效智能化。智能建筑集建筑艺术、信息技术于一体,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与关键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智能建筑也得到快速的进步。在智能建筑中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也呈现了智能化发展趋势,对实现建筑的资源与数字化信息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1.2 智能建筑的构成要素
  智能建筑主要由信息技术、建筑技术与智能技术支持,通过系统优化集成,可以对建筑内部的系统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对各种设备的数据信息优化,使系统可以稳定运行。智能建筑主要由各种自动化系统构成,如通信自动化系统、防火自动化系统等,智能建筑的自动化对维持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建筑的自动化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对其运行效率也有重要影响,智能建筑的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实时掌握建筑动态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的安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自动化设备安装不合理直接影响了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运行。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安装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安装技巧,切实保证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的质量与运行效率,这样才可以用发挥自动化设备的真正作用。
  2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
  2.1 中央控制设备的安装技术
  中央控制设备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位,在安装时需要格外注意。首先要明确中央控制设备的安装时间,土建及装饰工程均完工后才可以进行中央控制设备的安装,在安装时要格外注意设备间的连接紧密性,在连接处应涂抹防锈层,此外,在安装前还需要对中央控制设备间检查,确保设备质量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在进行设备底座安装时要确保设备底座保持水平,这样才可以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定性。
  2.2 输出设备的安装技术
  输出设备是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时需要格外注意。在回水管上需要安装电磁与电动调节阀,如果管口与调节阀门的口径不一致,中需要渐缩管件,确保阀门口径可以大于管道口径,此外,电动阀门、风阀的箭头也需要与水流方向及阀门开闭方向保持一致,在安装输出设备前实施模拟动作,确保设备安装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3 输入设备的安装技术
  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格外注意,安装位置既要方便设备维护与调试,还需要正确反映设备性能,对于类型不同的传感器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设备安装要求等确定位置。在安装工艺管道时,可以同时安装水管型压力传感器、管型温度传感器等,这样可以确保输入设备安装的一致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按照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时需要避开蒸汽出风口与放风口,在管道边缘不宜安装水管流量计、水流开关等设备。
  2.4 自动化设备软硬件的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的软硬件对设备运行有重要的主导作用。智能建筑自动化硬件主要包括数字控制器、显示器、采样器、中央处理器等,这些硬件具有收集资料、处理数据的功能,在安装自动化设备硬件时需要格外注意监控点与软件程序,如果修改监控点的设定值或是变更软件程序,需要由生产厂家负责处理,只需要在终端输入操作,便可以直接修改监控点的设定值或变更软件程序。中央处理器可以对建筑的智能系统进行有效监控,这样一来,一旦系统出现问题,系统便会自动警报,系统管理人员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的修正,系统修复人员需要对故障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及时修复系统。智能建筑系统的运行需要以保障系统质量及安全性为前提,因此,需要尽可能地缩短修复时间,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级别的密钥检测,根据等级划分采取不同操作,切实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中软件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安装智能建筑自动化软件时需要参考工业标准,确保软件可以及时获取中文操作提示,并能够及时进行环境控制,收集记录相关的数据、动态彩色图像、有效控制数据的编辑与处理,进而全面提高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
  2.5 自动化设备布线要求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的安装离不开布线,相较于一般建筑自动化设备布线,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布线沿用了传统布线方式的原则,但由于智能建筑涉及的线路较多,在布线时也就难度更大。很多自动化设备的线路都需要使用专用的导线,包括通信线路、湿度温度传感器线路等屏蔽线,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自动化设备布线的影响。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在安装电源线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控制线路与信号线路,不能与控制线路、信号线路同管、同槽设置。此外,由于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系统中涉及到许多电子设备,并且不同电子设备在功能使用上有较大差异,分属于不同子系统的电子设备在安装时要格外注意,自动化设备布线前要对其抗干扰能力与工作频率进行充分考虑,针对不同自动化设备的具体要求进行接地作业,确保设备能够抵抗外界干扰,维持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结语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快速兴起,智能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其中智能建筑自动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对智能建筑的自动化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设备安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建筑的建设人员需要认真对待自动化设备安装,加强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探讨,进而保证智能建筑系统的稳定运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单帅.浅析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J].科技视界,2016,(23):197200.
  [2]商立军.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65267.
其他文献
摘要:制动器的热磨损是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性,通常采用有限元法和试验法来研究制动过程中的热磨损,本文阐述了在热磨损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制动器;磨损;数值分析;制动安全  2 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可以全面地展示磨损过程,其研究可分为直接法和后处理法两类[1]。直接法通过对模型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初始参数,定义磨损单元,模拟磨损的整个过程。图1 有限元分析流程图由于每次磨损后,下一次的磨损
2016年以来,扶余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创新经营模式,种植花生、马铃薯、红树莓、谷子等高效、特色农作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
目前肉鸡养殖的难度越来越大,常出现不能正常出栏或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使得养殖户、养殖场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以获
摘要:本文阐述一起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导叶位移传感器钢丝绳断裂引起发电机保护动作事故停機,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揭示了导叶位移传感器对机组安全运行重要性。  关键词:导叶位移传感器;逆功率;事故停机  某电厂为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2002年4月投产,额定功率为3*10MW,调速器为某公司生产的SAFR2000型调速器。导叶行程传感器为SWB-4型传感器,接力器与转盘之间采用Φ1.5mm钢丝绳
犬细小病毒是1978年澳大利亚的Kelly和加拿大的Thomson等同时从患肠炎的病犬粪便中分离获得,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被感染的犬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在畜牧领域内,必须加强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加强牲畜疾病的预防,保证居民对于肉类食品食用的安全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身心成长。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深入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探讨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点  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