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34-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法及优点。 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6月8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6cm,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术后住院5天,无术严重并发生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直观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的优点,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胰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 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8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27例,女53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46岁。病史1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而确诊。其中胆囊结石65例,胆囊息肉15例。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或上腹剑突下疼痛。
1.2 方法 常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多选用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斜切口起自腹中线右侧1 cm,沿肋弓下2横指,切口长度视腹壁厚薄而定,一般为4~6 cm,体胖腹壁厚者6~7 cm。用1~2把血管钳夹住胆囊颈部,稍用力先向上拉挺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同时稍向左外下牵拉,使Calot三角展开。用剪刀剪开胆囊颈和胆囊管前的腹膜,平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切开腹膜,然后用血管钳夹住干纱布球(花生米)钝性剥离,推开肝总管、胆总管前和胆囊三角的软组织,可以显露肝总管、胆总管以及胆囊动脉。由于干花生米吸水,解剖关系看得更清楚。用剪刀剪开胆囊颈及胆囊管后的腹膜,用小直角钳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之间的间隙分离,循胆囊管方向扩大间隙,若胆囊管内有结石,可用小直角钳夹住胆囊管,循胆囊管方向由下向上挤入胆囊内,同时也使胆囊管变长,以利随后的处理。当胆囊管与胆总管、总肝管三者关系明确后,用小直角钳在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之间的间隙穿过7号、4号丝线各一道,结扎,切断胆囊管。患者肥胖,术者的手不能伸入腹腔,可用深部打结器(像织毛衣的钩针)打结,也可用血管阻断钳和钛夹将胆囊管夹闭。在切断胆囊管之后,在胆囊管的后上方,Calot三角内分离,即可分出胆囊动脉。用处理胆囊管的方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切断之后,在Calot三角处靠近胆囊颈处分离胆囊与肝脏间的附着部分,即顺行性胆囊切除术[2]。待分出2 cm左右的距离后,改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移除胆囊之后,要仔细检查胆囊床,看有无出血和胆漏,必要时电凝止血或缝扎止血,胆漏处有黄染和轻度水肿,用小针细线缝扎。有时缝扎后还有小的出血,是肝脏的针眼出血,用干纱布压迫片刻即可控制出血,必要时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6cm,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术后住院5天,无术严重并发生症。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应对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其中病史、体征、常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是评估的重要依据。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急性发作时,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对胆囊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有更直观的了解。加之麻醉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只要具备急诊手术指征,不管发病后几天,均可安全地施行胆囊切除术。
由于胆囊炎症有轻重的不同,胆石有大小的差异,解剖有多种变异,因此,在技术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变更。胆囊动脉可于胆囊壁的不同部位进入胆囊壁,如胆囊动脉起点在肝总管后侧,肝右动脉隐藏在胆囊动脉深面,按常规分离时有可能误伤肝右动脉,导致肝组织缺血。应特别注意胆囊动脉的变异。当病人肥胖时[3],由于Calot三角内丰富的脂肪,给分离胆囊动脉带来困难,且肥胖病人组织脆,若局部有粘连或炎症时,不必勉强解剖胆囊动脉,解剖出胆囊动脉后亦以丝线先穿过结扎一道,不打死扣,不切断,直至将胆囊分离,判明清楚后再在靠近胆囊壁处切断,动脉的近切端应予双重结扎。有时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紧密并行,不易分离,可一并处理。对胆道解剖结构不清,或怀疑有胆总管结石,可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靠近胆囊之胆囊管穿过4号丝线,结扎一道,结扎线牵引,胆囊管切个小口,插入输液用塑料管,用20%胆影葡胺经胆囊管造影。有时胆管的解剖很难确定,需要切开假定的胆总管,然后插入胆道探子,确定各种管道的位置。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在一些外科医生是作为常规的,尤其是在小切口的情况下,切除胆囊多从底部开始。胆囊大部切除术受到一些外科医生的推荐,在分离很困难的情况下,切开胆囊,清除内容物,沿肝脏剪除到胆囊颈部,将胆囊与肝脏附着的部分留在原处,然后结扎胆囊管。将胆囊残壁的黏膜刮除或行电灼或用碘酊涂布,放置潘氏引流。这种方法较胆囊造瘘术可节省1次手术。
总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血管阻断钳和钛夹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简化了手术操作。皮肤用薇荞可吸收缝线(4/0Vicryl)缝合,既美观,又不用拆线,缩短住院时间。绝大多数病人在术后3~6 d出院。但由于小切口的限制,不能进行全腹腔的探查,也不能完成很复杂的胆囊切除术是其缺点。当显露很困难,或手术需要做大时,要果断地延长切口,不要为小切口而小切口,这是提高手术质量,防止医源性损伤的重要措施[4]。近年来,有些医生开展切口小于3 cm的微创口胆囊切除术,但其安全性值得考虑。我们在临床的会诊中,已遇到因追求切口小而造成医源性损伤的严重病例,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72.
[2]蔡福珍,丁健民,皋岚雅,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7213例报告[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1):7-8.
[3]郑成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肝胆外科杂志,2001,13(1):3-4.
[4]钟立明,叶建宇,彭毅,等.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4):260-261.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法及优点。 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6月8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6cm,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术后住院5天,无术严重并发生症。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直观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的优点,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之一。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胰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 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8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27例,女53例,年龄26~85岁,平均年龄46岁。病史1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而确诊。其中胆囊结石65例,胆囊息肉15例。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痛或上腹剑突下疼痛。
1.2 方法 常用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多选用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斜切口起自腹中线右侧1 cm,沿肋弓下2横指,切口长度视腹壁厚薄而定,一般为4~6 cm,体胖腹壁厚者6~7 cm。用1~2把血管钳夹住胆囊颈部,稍用力先向上拉挺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同时稍向左外下牵拉,使Calot三角展开。用剪刀剪开胆囊颈和胆囊管前的腹膜,平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切开腹膜,然后用血管钳夹住干纱布球(花生米)钝性剥离,推开肝总管、胆总管前和胆囊三角的软组织,可以显露肝总管、胆总管以及胆囊动脉。由于干花生米吸水,解剖关系看得更清楚。用剪刀剪开胆囊颈及胆囊管后的腹膜,用小直角钳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之间的间隙分离,循胆囊管方向扩大间隙,若胆囊管内有结石,可用小直角钳夹住胆囊管,循胆囊管方向由下向上挤入胆囊内,同时也使胆囊管变长,以利随后的处理。当胆囊管与胆总管、总肝管三者关系明确后,用小直角钳在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之间的间隙穿过7号、4号丝线各一道,结扎,切断胆囊管。患者肥胖,术者的手不能伸入腹腔,可用深部打结器(像织毛衣的钩针)打结,也可用血管阻断钳和钛夹将胆囊管夹闭。在切断胆囊管之后,在胆囊管的后上方,Calot三角内分离,即可分出胆囊动脉。用处理胆囊管的方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切断之后,在Calot三角处靠近胆囊颈处分离胆囊与肝脏间的附着部分,即顺行性胆囊切除术[2]。待分出2 cm左右的距离后,改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移除胆囊之后,要仔细检查胆囊床,看有无出血和胆漏,必要时电凝止血或缝扎止血,胆漏处有黄染和轻度水肿,用小针细线缝扎。有时缝扎后还有小的出血,是肝脏的针眼出血,用干纱布压迫片刻即可控制出血,必要时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切口长度4~6cm,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术后住院5天,无术严重并发生症。
3 讨论
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应对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其中病史、体征、常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是评估的重要依据。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急性发作时,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对胆囊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有更直观的了解。加之麻醉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只要具备急诊手术指征,不管发病后几天,均可安全地施行胆囊切除术。
由于胆囊炎症有轻重的不同,胆石有大小的差异,解剖有多种变异,因此,在技术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变更。胆囊动脉可于胆囊壁的不同部位进入胆囊壁,如胆囊动脉起点在肝总管后侧,肝右动脉隐藏在胆囊动脉深面,按常规分离时有可能误伤肝右动脉,导致肝组织缺血。应特别注意胆囊动脉的变异。当病人肥胖时[3],由于Calot三角内丰富的脂肪,给分离胆囊动脉带来困难,且肥胖病人组织脆,若局部有粘连或炎症时,不必勉强解剖胆囊动脉,解剖出胆囊动脉后亦以丝线先穿过结扎一道,不打死扣,不切断,直至将胆囊分离,判明清楚后再在靠近胆囊壁处切断,动脉的近切端应予双重结扎。有时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紧密并行,不易分离,可一并处理。对胆道解剖结构不清,或怀疑有胆总管结石,可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靠近胆囊之胆囊管穿过4号丝线,结扎一道,结扎线牵引,胆囊管切个小口,插入输液用塑料管,用20%胆影葡胺经胆囊管造影。有时胆管的解剖很难确定,需要切开假定的胆总管,然后插入胆道探子,确定各种管道的位置。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在一些外科医生是作为常规的,尤其是在小切口的情况下,切除胆囊多从底部开始。胆囊大部切除术受到一些外科医生的推荐,在分离很困难的情况下,切开胆囊,清除内容物,沿肝脏剪除到胆囊颈部,将胆囊与肝脏附着的部分留在原处,然后结扎胆囊管。将胆囊残壁的黏膜刮除或行电灼或用碘酊涂布,放置潘氏引流。这种方法较胆囊造瘘术可节省1次手术。
总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血管阻断钳和钛夹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简化了手术操作。皮肤用薇荞可吸收缝线(4/0Vicryl)缝合,既美观,又不用拆线,缩短住院时间。绝大多数病人在术后3~6 d出院。但由于小切口的限制,不能进行全腹腔的探查,也不能完成很复杂的胆囊切除术是其缺点。当显露很困难,或手术需要做大时,要果断地延长切口,不要为小切口而小切口,这是提高手术质量,防止医源性损伤的重要措施[4]。近年来,有些医生开展切口小于3 cm的微创口胆囊切除术,但其安全性值得考虑。我们在临床的会诊中,已遇到因追求切口小而造成医源性损伤的严重病例,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72.
[2]蔡福珍,丁健民,皋岚雅,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7213例报告[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12(1):7-8.
[3]郑成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肝胆外科杂志,2001,13(1):3-4.
[4]钟立明,叶建宇,彭毅,等.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4):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