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念的沿革及其本质的哲学思考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提出用“发展”的认识论看待体育的概念;建立“对话”平台、形成多样性共识、多视角地看待体育的本质,为体育的概念和本质的认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哲学思考;发展的认识论;多视角
  
  体育的概念是对体育进行理性思维的基础,是构筑体育理论大厦的基石,体育的概念有其历史性和时代性。研究体育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深刻地认识体育及其本质,而且可以促进体育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体育概念的内涵,从而提高体育的社会地位。本文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为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1、体育的产生及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1体育的产生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现象,在人们将之定义为“体育”之前就已经存在。在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如祭祀、舞蹈等)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从而使自己或部落成员更好地生活,这些活动形式就形成了“最初”的体育。因此,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1.2体育的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的体育——原始社会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健身性、平等性和直接功利性。
  第二阶段:独立形态的体育——私有制时期的体育。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阶级性、教育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第三阶段:现代体育。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兴起、发展,体育形成了自身的科学体系。这一时期体育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体育主要关注于民族和国家的声望与地位,这与现代主义追求的民族、国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各国争相发挥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使体育为国家、民族利益服务。于是,一方面是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的高度繁荣,而另一方面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大众体育却滞后于前者的发展,个体的体育活动、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被弱化。
  第四阶段:后现代体育。后现代体育是“后现代主义”泛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物。这一时期体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提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逐渐弱化体育的政治、经济、民族等宏大主题对体育的束缚,转而关注个体的体育活动,通过改进体育的工作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体育进一步为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发展和享受。
  
  2、体育概念的沿革
  
  事物的概念就是对该事物最简洁、最浓缩本质的集中体现。而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历史,科学的迅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许多新名词的诞生和原有概念的变化,体育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对中国理论界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进行综述。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的25年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0年,胡晓风先生在《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通过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身体教育的或体质教育的简称,指的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增强体质的知识、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实际锻炼身体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表述:体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活动来实现,指体育运动。1982年7月25日至8月2日在烟台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会议的重点是研讨“体育理论”,对体育的概念问题的统一认识进行审议,但未得出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会后在全国的体育理论界中形成了一个“共识”——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包括: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等内容。这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及有关的理论书籍、教材中就有所体现。
  这一阶段的体育概念重点强调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对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它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争得一席之地,对“文革”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但把体育只当作是体质教育是不全面的。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具有代表性的有:
  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写到:在中国,体育的广义含义与体育运动相同,包括身体教育(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能,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在《体育概论》中将体育定义为:体育(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其包括体育(狭义)、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同年3月,在第三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与上相同。
  这一阶段,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体育概念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从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到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这三个概念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中国的“大体育观”概念已经确立,即体育包括狭义的体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这种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的批评:“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地割裂,歪曲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具有代表的有:
  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概论》中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毛鹏先生认为:体育是从身心发展出发,以身体活动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活动;《韦氏大词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身体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的一个有用公民。我国学者李农在他的《从教育的“人化”看体育概念》一文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 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社会活动。1999年,韩丹在《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中表述:学校体育就是在叫做学校的社会组织里,由体育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依照教材按课时规定对所有学生进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学校之外所有社会成员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的社会事项。竞技体育是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其更本任务是为国争光;2004年,熊斗寅在《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中指出:体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社会文化活动。
  这一阶段,对体育的定义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它将体育归人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不仅肯定了人的个体发展,而且肯定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同时还注重了健全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
  通过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在逐渐加深,因此体育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扩大,从体育的娱乐性到教育的组成部分再到文化的一部分;研究体育的视角也逐渐地扩大,从体育的生物学、教育学角度到心理学、社会学再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者的结合;人们不仅注意到体育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注意到体育内部各组织部分之间的研究。
  笔者认为,确定体育的概念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概念建立在历史学的基础上,②概念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③概念高度概括本门学科的文化、行为特征,④概念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它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决不是一个僵化的,从古代到近代以至未来都一成不变的概念。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的概念时应该运用“发展”的认识论。
  中国伟大的领袖、现代历史巨人毛泽东给体育留下了两句言简意赅流传深广的名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前一句属自然科学视界,而后一句则切近现代人文主义的精灵。我们在考察体育的概念时,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具体的、历史的看待体育。在理解什么是体育时,既要看到他的强身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又要看到他的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同时又要坚持人文主义的原则,从人出发,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
  
  3、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文化实践(同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创造环境一样)在不断地改造和创造着环境——人类自我的个体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环境,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的健康,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要、享受和发展。
  体育的本质是体育本身固有的、具有稳定性的、决定体育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讨论体育的本质,只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才能够真正准确地把握其本质,通过哲学思考,概括体育的共同属性,从而真正揭示体育的本质。有关本质问题的探讨,现在哲学界比较流行的两种观点: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下面从这两种哲学的观点来看体育的本质。
  
  3.1从哲学的“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本质主义观”也称“本质先于实在论”,即现象和本质的划分。哲学家认为我们感知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只不过是“现象”,存在于现象背后的统一的普遍的“真相”才是真实的存在。在本质主义看来,现象背后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构建理论体系时,这种作为本质的实体是一种设定、一种预设,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把事物之间看成是截然分开、彼此互不联系的孤立部分,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看不见个别事物间的联系;在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上,认为同是绝对的同,异是绝对的异,看不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辩证关系。
  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运用的是“经验归纳法”,它从研究现有的体育事例中总结出体育现象的共同性,将体育的本质归纳为:体育无论是对身体的教育还是通过身体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体现了体育的共同点——“身体性”特征,所以将体育的“身体性”看作是体育的本质。
  本质主义哲学观的缺陷:从“存在”人手,研究体育本质问题,把体育的存在看作是现象背后某种静止的、孤立的绝对实在,不用思维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体育存在的相对与绝对、个别与一般的矛盾,因此在理论上陷入二元分裂的处境;同时,本质主义哲学观最终必然把存在归结为存在物,而把“人”的存在忽略。我们将“本质主义哲学观”给出的体育本质进行探讨:首先,它强调了体育的“身体性”,即“身体”的本质,而把“心”的智力性活动从理论上排除在体育之外,这与体育的实践发生了矛盾;其次,它把“身体性”这种实体看作是决定性的东西,把人的主体性活动和意义给抹杀,而体育从产生时起就是人的活动,是人参与其中的活动,没有人就无所谓“体育”。
  
  3.2从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看体育的本质
  哲学的“反本质主义观”指的就是主张放弃内在与外在、事物的核心与其他边缘领域之间的区别以及本质与现象区别的做法。它从根本上否定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即根本上不存在我们所说的“现象”与“本质”。反本质主义者认为,可以吸取“解释学”的方法来“建构”体育的本质问题。“解释学”表示的是这样一种愿望,“由认识论的撤除所留下的文化空间将不被填充”,即解释学不是取代现存“范式”的另一种“范式”,而是一个为实现“无范式”而进行的“解构”工作本身的名字,它意味着如果本质主义的哲学任务强调“研究”,解释学则提出了“对话”的概念。现代解释学主要观点是强调对象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因此,就“体育”而言,它不再存在现象和本质,看到的就是体育,不管是“身体性”特征的,还是“智力性”特征的,只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双方都承认这是体育就可以。反本质主义观消解了体育本质的存在,将体育现象和本质合为一体。主体(人)和个体(体育)的存在,无论是认知的主体还是认知对象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样也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但反对的目的在于建构,在于使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中介”,甚至“亦此亦彼”,而不是一句“本质主义”就宣判了传统理论的死刑。在笔者看来,其实这种反本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恰恰也是一种本质主义。
  通过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对于体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呢?即使我们不能对它下一个恰当的定义,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对体育的认识呢?不同体育研究领域的人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在看待体育的本质时,可以采取“解释学”的方法。站在“对话”的平台上,改变双方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达成一种“共识”。这是一种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从中心性走向边缘性,从一元性走向多元性的一种方法。在回答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时,我们不是要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而是用这种“平台基础上”的多样性、多视角的理解方式来看待体育的本质,这对于体育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
  
  4、启示
  
  4.1在看待体育的概念问题上应采用“发展”的认识论,强调概念的历史性、发展性和时代性。
  
  4.2在对体育本质的认识问题上,应该建立在一种“对话平台”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倡多样性、多视角的理解方式来理解体育的本质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投资负担呈多元化已是当今世界的一般趋势。但由于影响教育投资负担结构因素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教育级别类别中,不存在共同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本文根据非义务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现实的国情,详细阐述了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的教育的负担和补偿模式。  关键词:负担;补偿;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义务教育成果是由社会各方分享,非义务教育投资由某一方单独负担
期刊
摘要: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比较重,给家长、教师的施教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论述了逆反心理的本质、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逆反心理如何教育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家长、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逆反心理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期刊
摘要:构建企业创新体系,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全员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独特性、动态性、全员性、价值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建立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全员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四个企业创新子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期刊
摘要: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当今社会,那些给人们带来不快甚至反感以致深恶痛绝的审丑作品势头迅猛地发展起来了。当下文学中审丑本质与对象产生了从对“畸形人”的刻画转移到对“边缘人”的描写,文学的审美精神从“审丑”转移到“泛审美”等几次转型,本文试浅论之。  关键词:审美;审丑;转型    现象界的美丑间关系是相对的,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说过:“厉与西
期刊
摘要:在中国绘画史上,苏轼的地位远远超过两宋时期的许多著名画家和理论家。他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美学见解的人,并提出了“士人画”的理论。开辟了中国古典绘画中文人画传统理论的先河。  关键词: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1037—1107),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一位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巨人。他不仅工于诗、词、文,而且能书善画
期刊
摘要:资产评估是对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资产评估方法是实施资产评估工作的技术手段。在多年的资产评估实践中,形成了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通过对三种方法的比较研究,能够在以后的评估工作中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方法,以便对被评估资产作出最合理的估算。  关键字:资产评估;收益法;成本法;市场法    资产评估,顾名思义,是对资产价值的评定估算。资产评估方法是实施资产评估工作的技术手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加强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活泼的教学活动;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
期刊
摘要:本文在研读《资本论》的基础上,从前提假设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侧重,最建立的理论基石;对价格的认识;对企业的认识;对利润获取方式的认识及分配方式七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共同性,即研究的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然而,两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却走向了两条不同的方向。以下就
期刊
摘要: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计本科教学也是围绕着此目标来开展,而会计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实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高等会计教育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本科的教育方针、反映本科教育特点,适应21世纪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为宽广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自孔子以来一直是我国教学过程中所尊崇的重要原则。它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人性自由与尊严,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理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努力做到因教师,因学生,因环境而教学,实现教师自身、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