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化盛行下高校网络育人策略初探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网民主要群体,“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双面影响.对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利用“网红”文化优势,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建设性作用,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育校园“网红”队伍、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用好校园网络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育人新途径.
其他文献
疫情下的大学生群体,会出现群体性的心理健康现象.教师应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现象成因,对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和疑病心理进行健康辅导,将大学生因外界环境变动所呈现出的社恐心理和娱乐成瘾现象实行大学生线上教学中的网络社交关系建立,引导大学生适当接触学校环境以外的社交圈子,避免大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的个体不当行为,为大学生普及疫情防控的科学行为与健康知识.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有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健全学生人格,端正其意识形态的重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意识、丰富大学生思政课程内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融入过程中,存在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提高认知,增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课程;注重创新,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合理建设;以生为本,强化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平台拓宽融入渠道.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并举,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综合素养.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核心要义,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