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越南人民军60年(三)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戴遮阳盔帽,身着灰绿军装,一支AK-47步枪就是他的全部装备,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像穿山甲一样消失,这些特征摆出来,您会想到哪个军人?没错,这就是曾深得我军真传的另一支共产党武装——越南人民军,它的组建、装备乃至训练都曾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极大影响,直到今天,这支军队仍有许多地方闪动着我军的影子。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却对这只“东南亚猛虎”知之甚少,相信本文能为您弥补缺憾。
  
  报告首长!河内天空晴朗无风!苏联导弹保卫越南首都纪实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马尔克斯”号在公海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海军的攻击,出动飞机轰炸北越港口,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东京湾事件”,蓄意将越南战争扩大到北越首都河内及中越边境一带。面对美军企图以“南打北炸”的方法扼杀越南人民解放运动,除中国向越南民主共和国提供无私援助外,苏联出于牵制美国的考虑,也派出大量防空部队前往越南,反击美国的侵略。
  
  勃列日涅夫号召“抗美援越”
  1964年10月,苏联政坛发生地震,党政一把手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他强化了与“头号敌人”美国的斗争。
  苏联的老朋友、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曾请求赫鲁晓夫援助武器,而赫鲁晓夫吸取了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不想再与美国直接对抗,况且苏联还背上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军援的负担,已无力分身。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援越问题上不再墨守陈规,他认为如果苏联不帮助北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象将大打折扣,会被积极援助北越的中国抢去风头。最终,苏共中央政治局得出结论,应该援助越南。在1965年苏共第23次代表大会上,勃列日涅夫强硬地表态:“在侵略者将反对越南人民的卑鄙战争逐步升级时,他们也将面临苏联对越南与日俱增的支援。”这番话赢得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但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们却不知道,苏共总书记说这些话的时候,苏联防空部队已在北越同美国飞机干起采了。早在苏共第23次代表大会开幕前,苏联国土防空军司令部就接到克里姆林宫发来的绝密命令:“十万火急!令你部立即抽调最优秀官兵,迅速组建能在东南亚进行实战的队伍”。1965年7月24日,在河内以东50公里的春哈村附近,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北越军用防空导弹一举打下3架美国战斗机,而他们的老师——穿着薄汗衫的“苏联老大哥”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很快,苏联提供的防空导弹开始在北越防空军和空军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越战结束前夕的1972年12月12日至29日间,北越防空导弹在河内附近击落了31架美国B-52战略轰炸机。次年2月7日,北越国防部长武元甲在同苏联军事代表团话别时强调:“如果防空部队没有取得(去年底)河内空中大捷的话,(北越和美国之间的)巴黎和谈将会向后推迟,也不会签订和平协议。换句话说,防空部队的胜利也是一个政治胜利。”战争结束后,北越政府向防空导弹部队授予“英雄部队”的最高荣誉。
  1965-1972年间,苏联总共向北越交付了95套防空导弹系统和7658枚导弹。到1973年1月美军撤离越南时,北越军共发射(或因故障报废)6806枚导弹,尚余39套导弹系统可投入战斗。
  
  防空游击战
  苏联向北越提供的防空导弹型号主要是S-75,它是苏联第一种移动式远程防空导弹,绰号“德维纳”,在北约组织里的代号是SA-2。它由金刚石设计局研制,总设计师是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格鲁申,1958年得到格·拜杜科夫上将领导的国防部第四局的订单。
  当苏联刚开始援助北越时,S-75系统尚不足以完全对抗美国战机,但仍击落了许多美国舰载机。到1965年底,北越军击落单位目标所需导弹的比率相当低,每击落一架飞机只需消耗1-2枚导弹,这样高的效率主要源于突然效应。
  为减少损失,美军开始做出反应。当他们意识到S-75的缺点后,美国人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例如派飞机低空接近目标区域,在开火区域内进行机动,以及频繁使用EB-66干扰机进行电子干扰等。这些措施导致1966年前后北越军必须发射3-4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美机。为此,苏联专家协助北越防空部队调整导弹系统的作战使用,并对作战部队的导弹部署方式进行革新,苏联专家制定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法:即先在敌机必经之地埋伏等候,当敌机出动时发起突然偷袭,然后迅速撤离阵地,进入预先准备好的隐蔽位置。苏军防空部队的新战术完全出乎美国人的意料,常常把美国飞行员打个措手不及。
  在此期间,苏联导弹专家打乱了所有技术规范和条令规章。由于美军空袭毫不间断,而苏联专家几乎得不到休息。但最为困难的是,这些专家都来自冰天雪地的北国,对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极不适应。但苏联专家仍咬紧牙关坚持着,并创造了不少独特的战斗纪录。如费奥多尔·伊利内赫中校指挥的北越导弹分队击落了24架敌机,这一纪录在世界上至今无人超越。
  
  苏越两地同时攻关
  1967年,美国人开始给战机安装了新一代电子干扰系统。当美机上的电子报警接收器侦测到一个导弹发射信号后,飞行员便开始进行积极的反导弹机动,以防止引爆S-75导弹上的电子近炸引信。当年底,S-75导弹的战绩更加糟糕,据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供认,在1967年11月底至12月初的时候,美军战机普及了导弹引导波干扰器,这种设备可以防止陆基雷达探测到飞机,同时在防空导弹发射后也能干扰导弹与地面的信息传输,这往往使导弹失控坠落。除了这些“软杀伤”手段外,美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更频繁地向北越防空阵地投放集束炸弹和“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使其伤亡率甚至大于被保护的目标。
  北越政府紧急求助苏联,希望其提供更新型号的S-75导弹系统。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严令下,苏联国防部、金刚石设计局、莫斯科无线电工程院以及卡普斯京娅尔试验场通力合作,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数据,卡普斯京娅尔试验场与北越防空阵地也实现了信息共享,苏越两国军人将试验与实战中获得的几万个数据不断汇总,分析导弹在各种特定情况下发射的结果。
  为了对付美机的导弹引导波干扰器,在征得北越防空军总司令同意后,苏联专家做了一次危险的试验:在一次美机空袭时,专家们打开一套防空系统,却并不发射导弹,目的是分析当导弹雷达引导站和引导设备遭到屏蔽时的信号阻塞情况,并尝试将系统的频率调出干扰频率波段。在这次试验后,莫斯科无线电工程院很快修改了S-75的无线电设备。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次冒险是完全值得的,通过这次改进,S-75导弹的作战半径得到扩大,并能保证在强烈无线电干扰下正常工作,而且减少了导弹系统的作战准备时间,同时导弹也能够在被动接收 信号的模式下发射。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让S-75的操作人员在发射导弹时,不用担心敌人会用反辐射导弹攻击制雷达导站。
  此外,金刚石设计局从S-75导弹在越南的实战中得知,当一枚导弹以超过55度的角度接近目标时,弹头的杀伤因素(含弹头爆炸产生的破片)便很难击中飞机的关键部位,因此必须加大弹头破片的分散角度,同时还要将喷射密度保持在足以杀伤敌机的水平,而且弹头破片的质量还必须减小。为达到减小破片质量的优化目标,金刚石设计局在卡普斯京娅尔试验场发射了安装不同质量弹头破片的S-75导弹,然后分析被击落靶机残骸上的导弹弹头击中方位,从而选择出最优的弹头破片造型。很快,新型弹头被安装到S-75M导弹上,与原来的弹头相比,新弹头拥有更大的破片散射角度,因此提高了击落高机动目标的可靠性。
  经过不懈努力,苏联终于在1968年5月拿出了解决方案——绰号为“沃尔霍夫”的S-75M系统。新导弹增强了飞行过程中的抗干扰性,并提高了战斗部的杀伤力,它甚至能在战斗中发射用于迷惑对手的假导弹。当然,S-75M的许多革新技术可以方便地整合到旧系统中。
  
  摧毁美国战争意志
  1969年底,S-75M正式投入北越防空军战斗值班,它们在越战即将结束之际经受住最严峻的考验。1972年10月,北越与美国在巴黎举行和平谈判,美国利用双方停火间隙,向南越伪政权提供了600架飞机和1万多吨弹药,同时向北越提出大量无法接受的条件,导致谈判破裂。12月13日,美国单方面中断谈判,表示要给北越一点颜色,迫使北越领导人让步。从1972年12月18日至12月29日,美国空军发动了越战期间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空中战役——“后卫-2号”,整个空袭战役由位于泰国的美军战役指挥中心负责实施,空袭行动中由B-52战略轰炸机担负主要打击力量,由海空军的F-4鬼怪战斗机提供掩护,集中轰炸北越军重点保护的河内、海防和太原,美国总统尼克松叫嚣要将河内“炸回石器时代”。在整个战役中美军共实施了34次大规模空袭,进行了2810架次飞行,其中夜间为1910架次,每昼夜平均出动234架次(夜间151架次),其强度已超过二战水平。
  


  令美军难以置信的是,北越军的战斗意志并没有被摧垮。12月16日,北越空军和防空军就得到美军可能实施空袭的内线情报,17日得到美军空袭的准确时间。北越国防部迅速做出调整,根据各军兵种首长的分工,防空导弹团和高射炮兵主要负责消灭B-52轰炸机,而歼击航空兵负责引诱和奇袭美国护航机群。
  在这场持续12天的“反空中绞杀战”中,S-75M的“假发射特技”受到北越军官兵的一致好评。作战中,北越军的地面制导站打开雷达天线,却不发射导弹,这个举动经常迷惑住美国F-4战斗机的飞行员,当一发现自己的飞机被地面雷达波探测后,F-4就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受到攻击,提前进行反导弹机动。可是在引导站的雷达屏幕上,北越操作人员很容易将这些做高难度机动动作的F-4与受其掩护的B-52战略轰炸机区分开,因为后者不具备这样的机动能力,从而掌握美国作战飞机的阵形和位置,以便北越空军的“米格-21”趁隙而入,对美机各个击破。
  以河内为例,北越防空导弹部队同美军1700多架次飞机展开较量,打退了美军25次大规模空袭,共进行了181次射击,发射导弹321枚,击落敌机54架(平均每6枚击落1架飞机),其中B-52战略轰炸机31架。而得到信息支持的北越歼击航空兵共进行了31架次飞行(其中10次是在夜间飞行),进行了10次空战,击落美机7架(包括2架B-52),己方仅损失3架。
  到12月30日,眼见“后卫-2号”空袭行动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美国彻底丧失将战争继续下去的信心。1973年1月27日,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巴黎和平协议上签字,结束了在越南的军事存在。同年2月17日,北越防空军总司令黎万齐(音)向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提交了一份报告,里面提到1972年防空导弹部队对不同型号的目标的作战成果,这份数据得到苏联军事专家的确认。黎万齐强调,过去S-75导弹要击落一架敌机需发射9-10枚导弹,而S-75M导弹在1-972年共发射了2059枚,击落了421个目标,击落每个目标平均消耗4.9枚导弹。需要指出的是,90%的导弹是在复杂条件下发射的。如果S-75M没有重大性能提高的话,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的。防空导弹部队取得如此显赫成就的另一个因素是操作人员经受了实战的考验,特别是雷达引导站的操作员在复杂干扰条件下发射导弹,获得了宝贵的战斗经验。
  1975年6月15日,胜利完成抗美援越任务的苏联军事专家告别河内,他们在S-75导弹阵地上接受了一份特殊的荣誉:苏联专家培养的越南S-75导弹营长阮忠诚率全体官兵致敬,并高声传达:“报告首长!河内天空晴朗无风!”
  
  入侵柬埔寨1979-1989“徒劳无功”的越南人民军
  田 聿 科 比
  
  同室操戈
  全国统一后,1976年,越南劳动党正式更名为越南共产党,国名也变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SRV),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也宣布解散,所有人员和装备并入人民军序列。倚仗美国遗留的大量军事装备和苏联源源不断的援助,越南开始萌生拼凑“印度支那联邦”的迷梦,而盯上的目标竟是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老挝和柬埔寨。
  在1977年确定对老挝的控制后,越南将主要精力放在柬埔寨身上,但红色高棉领导的“民主柬埔寨”(简称“民柬”)不肯就范。1976年,民柬领导层出现第一次分裂,曾在越南受训的韩桑林等人逃往越南,成立所谓“拯救柬埔寨国民联盟阵线”(NUFSK),这更加激化了两国矛盾。1978年2月,越共中央全会最终下定决心推翻红色高棉政权。事实上,河内最初只是打算在柬埔寨扶植一支反对红色高棉的武装力量,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是武元甲。但渐渐的,武元甲的观点被推翻,河内决定对金边实施一次“社会主义闪电战”。
  早在1975年5月,越柬两国就因富国岛(Phu Quoc)主权问题发生小规模冲突,之后两国边境冲突愈演愈烈。1976年2月25日,强行进驻老挝巴色基地的越空军“米格-21”轰炸了柬埔寨的锡阿姆里普镇,4月开始,越南陆军还闯进柬埔寨境内修筑工事。作为报复,民柬国民军袭击了越南边境城市周德县(Chau Duc)。
  1977年12月31日,越南出动其4个战略兵团(SAC)中的2个大举进攻柬埔寨:第3兵团(下辖第10、31、320师)和第4兵团(第7、9师)。在炮火与坦克的支援下,越军深入柬埔寨境内20公里,其中第3兵团在T-54坦克和美军遗留的M113装甲车 的掩护下,沿着1号公路绕过柴桢省,最后到达乃良镇(Neak Luong)。为施加更大压力,驻老挝的越军第305师也攻进柬埔寨的上丁省,这样越军构成了对柬全方位进攻的态势。1978年3月中旬,民柬国民军展开反攻,迫使越军撤回边界线以外,有一支越南装甲部队被民柬国民军成功切断,少量侥幸逃生的越坦克兵钻进丛林,被赶来支援的越南空军直升机救走了。这次攻势给民柬带来沉重打击,东部边境的部队损失殆尽。
  以这些冲突为掩护,越南在边境线上部署了7个师的兵力,6月份还在越柬边境建立一个“军事缓冲区”,充当NUFSK的训练营地,使其兵力扩大为1.5-1.8万名。这还不算完,河内当时还决定扩大缓冲区,摧毁民柬部署在边境线上的主力部队。然而计划还未实施,湄公河三角洲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整个行动计划就完全变了。
  
  南北夹击
  1978年11月3日,越南领导人黎笋、范文同访问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政治军事同盟条约——《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如愿以偿地获得苏联的安全保证,从而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彻底解决“柬埔寨问题”。到11月底,越军在越柬边境集结了10个师的兵力,做好了入侵的一切准备。越军总参谋长黎德英(Le Duc Anh)担任总指挥,黎玉贤(Le Ngoc Hien)和方德泰(Phuong The Tai)分别担任陆军和空军总指挥。为协调多兵种联合作战,越军在第9军区成立了第478战线,作为此次战役的司令部,由文进勇大将全权监督。在制定作战计划的过程中,以根纳季。奥巴图罗夫大将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1978年12月25日,300名NUFSK成员佯攻磅湛和柴桢,黎德英指挥的10万越军旋即从北部和南部入侵柬埔寨。在北线,越军第5师首先孤立了民柬重兵把守的桔井省,从老挝南下的第305师则沿着上次越柬冲突的老路进攻上丁省,防止民柬国民军撤到豆蔻山区(Dongrek)打游击。越南空军有效压制了民柬部队的活动,他们效仿美国人发明的前沿空中控制官(FAC)战术,运用“赛斯纳”U-17观察机在鹦鹉嘴地区发现民柬正在集结的3000名士兵,随后召来F-5战斗机和改装的C-130炮艇机的空袭,将大部分民柬将士炸死。12月30日,越军攻陷桔井,到1979年1月6日,越军已控制了湄公河以东的所有区域,并从北面形成对金边的合围。
  而在南线,为防止民柬国民军得到国外的物资补给,12月25日,越军第12师对贡布港发起进攻,但在民柬的顽强抵抗下损失惨重。同一天,越军有史以来首次进行两栖作战的尝试,派出第126海军陆战旅的一个营在贡布以西登陆并建立桥头堡,经两周激战后,第12师最终攻克贡布。1979年1月11日,第126海军陆战旅的另一个营利用夜色在里姆海滩(Ream)登陆,经血战后占领了港口及邻近的岛屿,并控制了比尼走廊(Pich Nil Pass),那里是金边通向暹罗湾的咽喉要道。
  1979年1月2日,越南一支奇袭队伞降到柬埔寨境内,准备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行动——绑架或暗杀仍和民柬政府在一起的西哈努克亲王。奇袭队在乘橡皮艇横渡洞里萨湖的时被民柬国民军发现,除1人逃生外,其余均被民柬国民军击毙。经过此次事件后,民柬认为西哈努克亲王继续呆在国内相当危险。1月6日,西哈努克亲王乘波音707客机出国,并立即向联合国发出控诉,寻求国际力量解决柬埔寨所遭受的侵略。
  


  虽然西哈努克亲王的安全得到保障,但柬埔寨首都金边却危在旦夕。1月7日,越南空军的直升机再次将特种部队运到金边市内,企图占领该市关键地区,以“中心开花”的方式策应主力部队的攻城行动,结果没想到民柬方面已提前撤离了金边,民柬政治局成员乘5架UH-1H直升机飞到柬埔寨与泰国边界,在那里开展游击战争。1月7日夜,越南装甲部队开进金边,NUFSK随即建立起一个傀儡政权。
  越军没有放松对民柬的追击,1月15日,越南空军的F-5、A-37飞机对柬泰边境的戈公岛进行了400多次轰炸,那里有民柬最后一支成建制部队。在空袭中,越军一架飞机被地面炮火击落,名叫东中的飞行员成功弹射后遭民柬国民军俘虏,由于越南空军的胡作非为,他被愤怒的柬埔寨军民活活打死。不过,民柬部队被空袭耗尽了最后一滴血。17日,越军第950陆战队旅在戈公岛登陆,他们毫不费力地结束了战斗。
  至此,越南入侵柬埔寨的第一阶段作战大体结束,越军采用的“闪电战”战术及对空军的使用被证明是相当成功的。缺乏纵深梯次防御的民柬国民军有6万人伤亡和被俘,损失轻武器5万余件、火炮359门、坦克190辆、飞机40架、舰船60艘,而越军伤亡只有8000A左右,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柬指挥机构并没有被打垮,他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四大军区
  虽然越军控制了柬埔寨所有主要城镇,但民柬国民军躲过了一劫又一劫,到1980年它重新集结起2.3-3万人的兵力。另外,柬埔寨出现新的非民柬武装派系,分别是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KPNLF,由朗诺政权残余发展来的,拥有5.5-7.5万人)和西哈努克民族军CANS,由西哈努克亲王的支持者组成,人数有7000-8500名),这些抗越武装装备简陋,缺少武器和物资。他们大多是以20-30人的小分队活动,最大规模的也仅是由100-200人组成的队伍,对越军哨所、农场、补给车队和其它有价值的软目标进行突袭。1983年,柬埔寨抗越爱国力量成立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同时成立国家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抗越武装的行动。
  为平息柬埔寨人的反抗,越军仿效苏军在阿富汗的做法,在金边成立总司令部(代号“第478战线”),将柬埔寨划分为4个军区,每个军区都由一个战线司令部负责。西部是第4军区,受第479战线指挥,基地在暹粒的吴哥机场。东南部是第5军区,受第579战线领导,基地设在JZTo东部是第7军区,受第779战线领导,基地设在磅湛。最后一个是设在柬埔寨南部沿海的第9军区,受第979战线领导。此外,越军还在金边附近设立了一个特别军事管理区,并在柬埔寨领海成立了第5海军军区。1979年底,驻柬埔寨的越军兵力~度达到22.4万人,总计有10个师(包括第2、4、5、7、8、9、302、309、330、339师和第950、126海军陆战旅),之后10年里,越军一直保持在17-18万人之间,其中2/3是作战部队,其余为后勤保障人员等。
  
  持久战
  越南最初占领柬埔寨的两年间,民柬的游击战还不算很频繁,但随着民柬恢复实力,到1982年1月,民柬已牢牢控制了柏威夏省梅莱山至安隆汶地区,那里与泰国 山水相连,既方便获得外部支援,又能在战局不利时进入泰国一侧避难。
  1981年5月,越南安排老挝军队驻防上丁省,让腾出手来的越军第309师清剿梅莱山,但7月份提前到来的雨季使得清剿半途而废。1981年底,越军再次发动对梅莱山的清剿行动,企图一举摧毁民柬基地。然而,民柬国民军成功地从越南人眼皮底下溜走了。1982年1月,越军对梅莱山实施第三次清剿,希望在3月底前摧毁民柬基地,以此为在河内召开的第五届越共全体大会献礼。这是越南自1978年入侵柬埔寨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越军出动了坦克、大炮在内的各种重武器,甚至派数架“安-2”飞机在民柬游击区播撒化学药剂。2月6日,越军攻克梅莱山、安比和达敦等3个民柬基地,但民柬派出2个师溜过越军封锁线,袭击越军的补给线和金边郊区,迫使越军于3月撤退,民柬又夺回先前放弃的阵地。
  此后,民柬发动的游击战使得驻守柬西部、北部以及东北部的越军只能固守在据点里。在许多地方,没有至少1个排的坦克装甲车辆支援,越军补给车队就不敢上路,而越军又没有那么多的M113和BTR60装甲车,所以补给车队经常在伏击中遭受惨重损失。于是,苏联开始为越南提供更多数量的武装型“米-8”和“米-24A”直升机,但事实上这些飞行器没能扭转局势。
  
  越南与泰国不宣而战
  由于泰国对民柬和其他柬埔寨武装派别提供支持,越南开始向泰国挑衅。1982年,越军飞机经常越过泰国边界,特别是装备了电子侦察系统(ELINT,SIGINT)的“安-26”运输机常被用来跟踪泰国陆军的行动,搜索游击队的基地以及活动情况。
  1984年3月,越军出动第302、307、9师,对斯沙格省扁担山脉的民柬国民军阵地发起进攻,为防止民柬撤到泰国境内,400余名越军士兵进入泰国领土,泰军不仅用大炮反击,还罕见地出动A-37飞机轰炸。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份,由于泰国战斗机频繁介入冲突,越军也部署了高炮部队,结果有2架泰国战机被击落,但跨境的越军也被泰国人的炮火赶了回来。
  1984年11月,越南集结了7.5万人的大军,对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KPNLF)和民柬国民军采取更大规模的围剿。1985年1月7日,在工兵、炮兵及坦克的支援下,第5师击溃了安比(AmpoiI)的KPNLF守军。在粉碎了KPNLF之后,越军调头对付民柬的梅莱山基地。越军第309师一部在第5、9师的支援下,从南翼进行包抄,而第7、8师则从东北向民柬阵地发动进攻。到2月中旬,南翼的部队基本偃旗息鼓,但东北方向的部队则继续进攻。为保持进攻势头,越军不断为东北方向的部队补充坦克装甲车辆。2月15日,民柬第二次放弃了梅莱山。
  


  但越南接下采的行动,绝对是昏了头。越军第4军区实施所谓“K-5计划”,在泰柬边境大肆挖掘壕沟,布设地雷,有的越南碉堡居然安在泰国一侧,越军同时出动“米-24”武装直升机和改装的“安-26”轰炸机对泰国境内的柬埔寨难民营狂轰滥炸,这等于是向强大得多的泰国宣战。1985年5月,泰国海军陆战队发起拔除境内越军据点的行动,泰国皇家空军的F-5和A-37战机进行了大量近接空中支援活动,越军不时被泰国F-5E战机投放的凝固汽油弹击中,最终越南几乎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边境封锁线也告瓦解,民柬国民军重新夺回梅莱山。该事件还导致一个结果,泰国终于得到华盛顿的苜肯,获得美国提供的12架先进的F-16战机,越军在泰柬边境的日子更加难过。
  
  妥协的战争结局
  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行径,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强烈谴责。在东盟推动下,联合国在1979年不顾苏联和越南的反对,召开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93个国家和地区,反映了世界人民对维护柬埔寨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越南国内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近乎崩溃,来自苏联和东欧的援助也日渐枯竭,继续在柬埔寨维持庞大占领军已经闹得内外交困,而柬埔寨爱国武装也逐步转向政治斗争。到越南侵柬的第9个旱季,越柬双方均未组织起大规模的作战行动,战斗强度趋于下降,呈现出“大战不打,小战稀松”的状态。
  越南部队在柬埔寨几乎就从没有轻松过,他们不得不习惯柬埔寨人的游击战争。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冲突中,他们熬过了10年。在20世纪60-70年代,越南陆军被各种媒体描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轻装步兵之一,而现在他们不得不扮演一个崭新的角色——反游击战。但是游击战同反游击作战完全是两码事,精通游击战的越南人在对付柬游击队时仍然感到力不从心。
  越南人在柬埔寨犯了两个致命错误:在1979年,他们试图完全消除民柬力量的行动失败,因为越南人认为自己在乡镇的据点是坚不可摧的;随后他们在阻止民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的游击运动也未能奏效。只要无法筹措针对泰国的更多的战争经费,越南将永远无法摧毁民柬在乡间的基地。到1989年,河内不得不警告金边方面,他们不久就会将驻军撤出柬埔寨,因为莫斯科此时停止了对越南的资金援助,实际上这些资金对于维持战争也是于事无补。
  从1989年9月开始,越柬政治较量基本代替了战场上的交锋,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1991年10月,包括柬埔寨三派抗越武装、越南以及越南扶植的韩桑林-洪森集团终于在巴黎达成《柬埔寨和平协定》,疲惫的越南大军带了十余万同伴的尸体黯然离开自己的阵地,也带走了“印度支那联邦”的十一年幻梦。
其他文献
8月24日,乌克兰在首都基辅独立广场前举行阅兵式,庆祝独立17周年。近年来,乌克兰在军事领域迅速崛起,已成为世界军事舞台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其主要特点是:军种齐全、兵员充足、装备较精良,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    陆军    前苏军驻乌克兰境内的基辅军区、喀尔巴阡军区和敖德萨军区共有7个集团军、20个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约有坦克7000辆、装甲车辆7500辆、火炮4000门、武装直升机30
期刊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面积3900平方公里,人口约19万,主要由奥塞梯人、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组成。南奥塞梯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  南奥塞梯1992年1月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急剧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
期刊
美国《军事时报》透露,美海军陆战队领导人已加大了对美海军领导层的施压力度:为了应列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事件,海军陆战队必须拥有确保同时将两个远征旅输送至指定战区的能力,因此陆战队强烈要求扩大两栖舰舰队的规模一至少要拥有33艘两栖舰。然而,面对美国海军拥有28艘两栖舰(其中还包括4艘已使用36~40年的老式“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的现实情况,美国海军发言人克莱·多斯此前却公开表示“海军应该将更多的注
期刊
当今美军在军事技术上没有对手可以相提并论,这里面固然有航母、B-2轰炸机、F-22战斗机等先进装备的因素,然而非常重要但不常受到重视的是整个战斗支援体系,其中包括各种军用卫星。如果有一天,美国所有的军用通信卫星、GPS卫星、侦察卫星(包括照相侦察、雷达侦察、电子情报收集、红外导弹预警)一起失效,美军的作战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混乱,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反卫原理    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速
期刊
演习是一种常见的军队集中训练形式,经常采用敌我对抗的形式考查和训练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对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非常重要。以美国而言,演习可以分为展示性的演习和基于效果的演习两种。不过,前者的目的并不是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完全是为了展示军力。美军的展示性演习对外是为了展示军事实力,而对內却是为了展示军队的弱点,以此来向国会请求更多的预算和资源。近几年,台湾的汉光演习就深得美国军队的“真传”,以所谓的
期刊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美军的狙击手扮演了重要角色,狙击武器的发展由此也成了美军关注的重点。目前,美国陆军狙击手、观瞄手或班组精确射手装备的M24SWS旋转后拉式枪机狙击步枪和M21半自动狙击步枪正面临后来之“星”的巨大挑战,新型M110半自动狙击手系统(SASS:Semi Automatic Sniper System)已经装备部队,这种新型狙击步枪为战场上受到专门训练的狙击手提供了更强大的杀伤
期刊
“得克萨斯”号是“纽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也是美国现存最老的战列舰。该舰于1911年4月17日在维吉尼亚洲纽波特纽斯海军工厂安放龙骨。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4年3月12日正式服役。竣工时排水量27000吨,装有10门356毫米主炮、21门127毫米副炮、4门76毫米炮、以及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航速21节。  1918年1月末,“得克萨斯”号随美国海军第9战列舰分队赴英国参战。抵
期刊
2月27日,北海舰队航空兵某水上飞行部队接到“快速机动距离我海域260海里的公海上实施大批伤员紧急转移救护”的命令,该部队立即启动战时应急机动海上战术方案。指挥、机务、后勤、医疗和气象等各部门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一流的标准做好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半小时后,参加救护的机组人员快速登机,直飞出事海域。从紧急起飞、处置复杂情况、海上实施救援到返回本场,比预案提高将近40分钟,为抢救伤员赢得了
期刊
在祖国的西北,有着茫茫的戈壁沙海,它是那么地平坦,那么地广阔,那么地一望无际。  进入戈壁,视野里便塞满了荒凉与悲壮。真不知造物者为何要如此鄙薄这块土地,让它无遮无掩地完全暴露自己并饱受孤独的折磨。戈壁滩的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水分奇缺,地表和空气都十分干燥,植被非常稀疏,只有少数品种的植物能顽强地繁殖、生长,其貌不扬的骆驼刺就散落在戈壁滩上。到了秋冬季节,茫茫戈壁褪尽仅有的点点绿意,泛着凄楚的灰褐
期刊
展示前东德秘密警察工作的电影《窃听风暴》曾经轰动影坛,名噪一时。前东德秘密警察组织在冷战时期拥有巨大的间谍情报网,其规模远远超过了纳粹时期的盖世太保,被东西方公认为是20世纪最出色的情报组织之一。虽然在两德统一后大量有关前东德秘密警察组织的档案得以曝光,但这更增添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色彩。曾作为前东德秘密警察组织秘密武器的SSG-82狙击步枪更是鲜有报道,有关该枪的太多“谜底”期待打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