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探究式、对话式、自主式学习”,其本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用心去研究就能发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有一处或多处以“问题”为核心的切入点,如能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在问题中引爆学生思维的“可燃点”,让其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掀起感情波澜,就能让学生学会并主动质疑,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剖析,悉心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谈一下“问题切入”的技巧。
一、管中窥豹,于题眼处设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题眼上设疑,从题眼处切入,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课)时,在民歌欣赏及民歌竞猜的游戏中我出示了课题,然后让学生质疑课题,根据学生的质疑,我筛选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歌会’中,描绘了哪几种云南歌会的情况?‘歌会’的场面都一样吗?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和我们从电视上看的演唱会、音乐会有哪些异同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问题,我从形式、特点、描写侧重点等方面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明确学习路线。接着,我让学生分组探究,思考、交流质疑问题,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自感自悟,踊跃交流歌会场景、云南风土,描写方法就会水到渠成,形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
二、柳暗花明,于重难点处设疑
每一节课,都有其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在重难点处设疑,找准突破重难点的问题,再结合文本中描述的重点部分,找出作者突出主题的语言,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对课文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在思维上形成问、读、悟三方面结合的学习模式,这样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顺理成章地解决重难点问题,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再比如在《组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十课)一课,学习该课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多角度地朗读由学生自主分析内容,以达到对诗歌由表面到实质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分析出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对爱人的忠贞不渝。接着我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教室一片寂静,学生深信这是一首爱情诗,别无异议。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的教学片段如下:
(出示作者背景)巴嫩诗人纪伯伦一生颠沛流离,力求生存,他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立志报国,然而作品被禁,身遭驱逐,他在祖国竟没有立足之地,不得不长期漂泊异国,身老他乡。
马上有一位学生接着说:作者纪伯伦有着不平常的经历——从小就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这个学生的插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拉开思考、讨论的序幕……
生1:正如文中说的“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这“万物”是“祖国的万物”,作者深深爱着的万物,魂牵梦萦牵挂着的是祖国。
生2:虽然作者被驱逐,作品被禁止,但诗人说“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隐含着诗人虽在别的国家但依然深深地依恋自己祖国的深刻感情。
师:分析得太精彩了!能总结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吗?
生3:“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通过对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师:因此这也是一首什么诗?
生:爱国诗。
三、源头活水,于无疑处设疑
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索新知识的基础。有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平中见奇地从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地设疑,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猫》(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二十五课)一文中,介绍了三只猫的外形、性格特征及“我”和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为突出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沉痛、懊悔、自责,课堂上我做了以下的处理:
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庭审现场,侦破芙蓉鸟被害一案。
(多媒体演示)犯罪嫌疑人及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后的表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杀死芙蓉鸟的真正凶手等等。课堂对话如下:
师:案情真相大白,“我”的心情怎么样?(用原文回答)
生:(愧疚低沉语气)“我”的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师:在这个冤案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生回答归纳:尊重生命;不要有偏见,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关心弱小者……
借助问题的形式,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辨,让学生的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能收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促使学生充分挖掘课文内容,感知文本的“美”。
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切入”进行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构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悟出对问题以及相关语文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责编 张敬亚)
一、管中窥豹,于题眼处设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题眼上设疑,从题眼处切入,打开学生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课)时,在民歌欣赏及民歌竞猜的游戏中我出示了课题,然后让学生质疑课题,根据学生的质疑,我筛选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歌会’中,描绘了哪几种云南歌会的情况?‘歌会’的场面都一样吗?侧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和我们从电视上看的演唱会、音乐会有哪些异同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问题,我从形式、特点、描写侧重点等方面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明确学习路线。接着,我让学生分组探究,思考、交流质疑问题,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自感自悟,踊跃交流歌会场景、云南风土,描写方法就会水到渠成,形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
二、柳暗花明,于重难点处设疑
每一节课,都有其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在重难点处设疑,找准突破重难点的问题,再结合文本中描述的重点部分,找出作者突出主题的语言,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对课文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在思维上形成问、读、悟三方面结合的学习模式,这样就会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顺理成章地解决重难点问题,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再比如在《组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十课)一课,学习该课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多角度地朗读由学生自主分析内容,以达到对诗歌由表面到实质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分析出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对爱人的忠贞不渝。接着我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教室一片寂静,学生深信这是一首爱情诗,别无异议。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的教学片段如下:
(出示作者背景)巴嫩诗人纪伯伦一生颠沛流离,力求生存,他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立志报国,然而作品被禁,身遭驱逐,他在祖国竟没有立足之地,不得不长期漂泊异国,身老他乡。
马上有一位学生接着说:作者纪伯伦有着不平常的经历——从小就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这个学生的插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拉开思考、讨论的序幕……
生1:正如文中说的“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这“万物”是“祖国的万物”,作者深深爱着的万物,魂牵梦萦牵挂着的是祖国。
生2:虽然作者被驱逐,作品被禁止,但诗人说“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隐含着诗人虽在别的国家但依然深深地依恋自己祖国的深刻感情。
师:分析得太精彩了!能总结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吗?
生3:“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通过对海浪对海岸的爱情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师:因此这也是一首什么诗?
生:爱国诗。
三、源头活水,于无疑处设疑
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索新知识的基础。有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平中见奇地从一成不变的形式与内容中巧妙地设疑,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猫》(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二十五课)一文中,介绍了三只猫的外形、性格特征及“我”和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为突出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沉痛、懊悔、自责,课堂上我做了以下的处理:
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庭审现场,侦破芙蓉鸟被害一案。
(多媒体演示)犯罪嫌疑人及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后的表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杀死芙蓉鸟的真正凶手等等。课堂对话如下:
师:案情真相大白,“我”的心情怎么样?(用原文回答)
生:(愧疚低沉语气)“我”的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师:在这个冤案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生回答归纳:尊重生命;不要有偏见,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关心弱小者……
借助问题的形式,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辨,让学生的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能收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能促使学生充分挖掘课文内容,感知文本的“美”。
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切入”进行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构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悟出对问题以及相关语文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