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数学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初中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衔接阶段,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能力。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存在的缺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以设疑、探讨、作业这三步,层层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问题意识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将“提出问题”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正向评判指标。可见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一指示,寻求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所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在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而不是只跟着老师的节奏和步伐进行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也随之提升了。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切入点,这是因为当一个学生开始对事物产生疑问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对其进行思考、分析、探索,这势必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灵光一现便有了创新。所以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达到活跃他们的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的目的。
  3.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往往包括了一系列连续问题的提出,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将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分解为了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通过逐步实现小目标,最终实现对原问题的解决。可见,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问题的提出,解题者须具有问题意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十分必要了。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不足方面
  1.对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一部分教师思想僵化,认为自己和教科书就是权威,在教学活动中不准的太多、允许的太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思维被限制,很少提问甚至不敢提问,以至于课堂教学无趣而沉闷,学生的学习状态十分低迷,问题意识也越来越淡薄,这极大地阻碍了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2.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偏差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机构中“学习是为了考试”的这种态度并没有完全褪去。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名气而争取到更多的生源,所以一味地只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师的奖金和职称挂钩。这使得一些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不厌其烦地讲解各类题型,为了提高讲题数量对一些勇于质疑的学生采取冷处理,这不仅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有效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一反过去把学习的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在关键处设疑提问,把常识转化为知识。例如,在讲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两点决定一条直线”这条性质公理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根木条,一段被钉在了墙上,这时木条仍然还是可以绕着钉子转动,每转动几度屏幕就标出一根射线。如此旋转360°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把这根木条固定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再钉一个钉子。”于是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小人,把木条的另一端也钉在了墙上。这时候木条就被完全固定住了, 形成了一条线段。教师又问:“你还能在这两个钉子之间钉上其他的木条吗?”学生们思来想去,发现只能这样,所以引出了“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定理。又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直接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标出两条边长及其夹角的度数,请同学们用纸制作一个“缩小版”的同样的三角形。学生们纷纷动起手来,教师让做成功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并比较不同学生做的“缩小版”是否全等,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不同学生做的三角形不一样大。这样的思考和制作过程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心理,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生活情境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教师只需在关键处设疑,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中来即可,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激活了思维。
  2.活力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在探究式学习中,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答案,而是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在提问和辩驳中合作解决问题,因而对唤醒他们的提问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围绕这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进行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并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分析、质疑、肯定或指正,大大提高了他们质疑的能力和信心。
  所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探讨活动,给学生思考研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思考问题,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在这样一个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极大的参与热情,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其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的提高。
  3.优化作业,强化问题意识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熟练掌握所学的公式和定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强化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后作业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优化,增加开放题型和创新设计,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
  (1)口头作业。教师可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比较有趣、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每星期留出一节课来为学生们解答。比如,“应该如何穿衣服和鞋子才能使自己的身材比例看起来最协调”“提公因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当扇子的开口度和长分别为多少的时候,扇起来风最大又省力”,或者是作业中遗留的问题等。这样的作业使他们开始注意观察生活,凡事多问多想,逐渐把“提问”当成了一种习惯。
  (2)选择作业。教师可出示大量的条件和图形,让学生自主选取条件拼凑出几道题作为自己的作业,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设计作业的权利,提高了他们做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自己已掌握的零碎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且由于这些题是学生自主编的,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的条条框框里,这样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问题,并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开拓、数学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积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好学、善问、多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其今后在各领域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培养问题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J].学苑教育,2011(12).
  [2]王 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33).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湾坞中学 )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东风4型丙燃机车轮对大修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详细叙述了705试验台试验120阀的不足之处及120阀试验台研制过程及设计的依据,明确了120阀试验台研制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120阀试验台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试验台设
本文简要介绍了针对传统货车制动系统能否适应重载和提速的要求的问题.试图说明货车制动系统各主要装置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未来货车制动系统发展的相关建议.
1 前言月山机务段是郑州铁路分局的一个内燃中修大段,主要承担DF4、DF7型内燃机车中修.近两年来,接连出现了多起柴油机主轴瓦碾片事故,造成了委修段2件机故,6件临修,给铁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