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工作重点。实施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途径,而提高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则是实现乡村旅游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也使这种旅游方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两个因素一是乡村旅游资源,另一个是资本投资,投资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的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金融资本的投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虽然,各金融机构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破解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何满足乡村旅游业的资金需求,对农信社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当前制约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最初由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我们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乡村旅游逐渐由过去的探亲旅游发展到现在依托农村旅游资源,以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然而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是农户自营发展,文化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不少地方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目前乡村旅游现状“面广、点散”,季节性差异明显,尚未形成“片连片、村连村”的新型产业集群,缺乏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普遍实力较弱,旅游投资收益普遍偏低,这些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我们金融部门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对旅游项目的特征、数量、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缺乏全面了解,对项目预期收益、风险程度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二是担保抵押较为困难。由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回收率低,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而多数农户的房产不符合贷款抵押条件,其他可抵贷资产少,因此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三是贷款管理难。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普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经营“农家乐”的农民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酒店的经营者多数都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簿不健全,银行机构对其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經营情况及效益都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无法控制贷款风险。
二、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应引起我们农信社的清醒认识,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
(一)探索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一是支持乡村旅游企业或农户成立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并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满足这些信用共同体成员的金融需求。二是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整体开发思路,从探索扩大抵质押标的入手,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旅游生产设备、林权、水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乡村旅游企业的贷款担保。
(二)探索采取多种信贷模式支持乡村旅游。主动破解乡村旅游融资难点,创新符合乡村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应适当降低旅游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在利率、期限予以优惠,特别是要优先支持合理利用古村古镇、民族村寨、农业和农村景观资源发展观光、特色和休闲旅游项目和企业。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的。首先要从区域支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并促进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其次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增加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城市居民游客出游的目的之一是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要深入挖掘历史和本地的乡土文化,做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因此,信贷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要注重增加文化内涵。对于民族风情展示、民族产品开发等项目的资金需求要积极支持。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也使这种旅游方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两个因素一是乡村旅游资源,另一个是资本投资,投资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的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金融资本的投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虽然,各金融机构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破解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何满足乡村旅游业的资金需求,对农信社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当前制约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最初由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我们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乡村旅游逐渐由过去的探亲旅游发展到现在依托农村旅游资源,以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这种旅游方式顺应了人们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青睐。然而乡村旅游的开发大多是农户自营发展,文化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不少地方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目前乡村旅游现状“面广、点散”,季节性差异明显,尚未形成“片连片、村连村”的新型产业集群,缺乏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旅游企业普遍实力较弱,旅游投资收益普遍偏低,这些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投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一是信息不对称。我们金融部门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对旅游项目的特征、数量、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缺乏全面了解,对项目预期收益、风险程度难以作出准确判断。二是担保抵押较为困难。由于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时间长、回收率低,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足够大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而多数农户的房产不符合贷款抵押条件,其他可抵贷资产少,因此得不到信贷资金的支持。三是贷款管理难。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普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经营“农家乐”的农民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酒店的经营者多数都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账簿不健全,银行机构对其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經营情况及效益都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无法控制贷款风险。
二、如何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应引起我们农信社的清醒认识,将其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予以支持,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做好文章。
(一)探索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一是支持乡村旅游企业或农户成立行业协会或其他自律组织,并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满足这些信用共同体成员的金融需求。二是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整体开发思路,从探索扩大抵质押标的入手,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旅游生产设备、林权、水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乡村旅游企业的贷款担保。
(二)探索采取多种信贷模式支持乡村旅游。主动破解乡村旅游融资难点,创新符合乡村旅游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应适当降低旅游企业的贷款准入门槛,在利率、期限予以优惠,特别是要优先支持合理利用古村古镇、民族村寨、农业和农村景观资源发展观光、特色和休闲旅游项目和企业。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实现“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目的。首先要从区域支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并促进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其次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增加文化内涵,扩大知名度。城市居民游客出游的目的之一是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要深入挖掘历史和本地的乡土文化,做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因此,信贷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要注重增加文化内涵。对于民族风情展示、民族产品开发等项目的资金需求要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