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耀“讲道理”还要讲结构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中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归入中等或中等以下檔次。
  因而,一般来说,对于考场议论文,“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比如下面这个议论段: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该段文字观点明确,论据丰富,但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其属于明显的“观点+论据”格局。写这类格局的议论文的同学有一个通病——不懂或不会分析论证。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应该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材料+结论句。比如: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二十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那如何才能保证每一议论语段的标准化?可以尝试下列方法。
  因果分析法——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点)。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比如《六国论》里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就是很典型的假设分析。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的满分作文片段里“假设分析法”的运用:
  人生如画,浓墨泼洒,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人生如歌,高低迷离,嘈杂与清脆皆成曲调;人生如酒,婉转悠长,热烈与缓淡亦沉醉。拔开蓝丝绒的乌云,一定是一片湛蓝无边的苍穹;追寻流水的踪迹,一定是清如许的源头。或许途中诱惑满目,或许路上艰难险阻,但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们:坚强!
  若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就不会有出身贫寒的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学”的壮举;若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就不会有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奏出伟大的《命运交响曲》。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
  辩证分析法——在讲道理、作分析时,要能围绕自己的观点,从客观对象的实际出发,全盘考虑,合理分析、论证。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所讲的道理才能合乎情理,所作的分析也才能准确、透彻。倘若不从全局出发,只注意事物的一面,注意不到事物的另一面,重视了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所讲的道理就很难服人。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方法,还有正反分析法、例后解说法、意义分析法等,当然,大家还可以综合运用其他的分析说理方法。
  
  如果各语段落实了“标准化”,再加上清晰、完整的结构,那么,这样的议论文想不得高分都难。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种经典的“六段综合式结构”,即“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具体说来就是:
  第一段,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七绕八,拖泥带水。
  第二段,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不要过于详尽。举例时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在前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若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反面例子,可以用“如果……不是……”“如果……没有……”等假设句式把主要例子变成对比材料。
  第五段,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辩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其他文献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对大家所熟悉的名著、名篇或者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在情节内容上进行重新改写。故事新编也是在平时作文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其形式仍然属于记叙文类别,我们只是从内容呈现角度来单独列出一个类别罢了。  故事新编的优势  故事新编是近年来高考中常出现的一种内容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  容易为读者(评卷教师)接受。由于所选题材为许多读者(评卷教师)熟悉,所以,给人亲切感,容易拉近与
期刊
莎拉波娃:相信更好的自己在前方   在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本届亚军、三届大满贯赛冠军得主、前世界第一莎拉波娃接受了在场记者的提问。相较于颁奖典礼上落寞的神情,莎拉波娃已坦然地接受了比赛的结果,她说自己会带着积极迎接生活的心态去面对未来更多的挑战。  莎娃直言输球的结果总是令人心情沮丧的,“但是我很自豪自己这次能够走得这么远,”她说,“距离上一次我在澳网打入
期刊
在记忆中,那里有我六年磕磕碰碰的小学时光,单纯而唯美,那种感觉塞满心灵,暖暖的,偶尔有些酸涩。  之所以说是磕磕碰碰,那是因为,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要想慢慢适应成人世界立下的种种规矩,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那个时候,对于无数神童们来说,他们要做的便是开始用孩子的心灵,模仿成人的样子,轻松地干出让成人无比惊叹的事情,比如背多少首唐诗,解多少道难题,写多少部小说,画多少幅油画,啃多少本名著。可是在
期刊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个复原圆明园的3D视频,让一座仙庭般的亭台楼榭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惊艳、震撼!人们曾经面对那座皇家园林的残迹,扼腕叹息,如此风华绝代的园中之园就那样湮灭在历史的尘迹之中,是国民心中永远的痛。由此,关于圆明园要不要修复重建的问题再度引起关注,备受争议。  当北京市政府征求市民重修圆明园的意见时,网络媒体几乎一致地反对,甚至有人觉得不修复圆明园才是爱国,我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大惊
期刊
考场作文打分出现偏差有两种情况:一是写得过于委婉、含蓄、朦胧,阅卷老师没时间揣摩品味,因而被视为跑题或偏题;二是优点突出,但也有不同程度的瑕疵,打分就可能忽高忽低。从高考阅卷现场看,前者极少,而后者相对较多。  我们先看一篇2011年高考天津卷有争议的考场作文:  “药案”众生相  药家鑫可能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以杀人犯的身份成为世人注目的对象。  本来挺平常的一桩交通肇事杀人案,被媒体、尤其是网
期刊
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仍在井里痛苦地哀嚎。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和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刚开始的时候,这头驴叫得很凄惨,但不一会儿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
期刊
考场作文,匆匆阅卷,一般来说,开头、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头、结尾的质量,决定了文章的品位与分数。而如果开头、结尾出现常见错误,文章就容易被判低分。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  开头篇  错误1:绕题  表现:文章起笔,不是直接进入中心,而是绕笔兜圈,飘云显雾,阅卷老师看了几段,还看不出文章主题,看不出文章与标题、材料的联系。  ●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期刊
不少人感叹,时下爱吹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同学聚会俨然成了“吹牛大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此现象进行的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40.6%的人明确表示“反感”爱吹牛的年轻人。年轻人都爱在哪些方面吹牛?调查中,受访者首选“人脉关系”(65.4%),其次是“经济收入”(64.7%),排在第三位的是“消费情况”(62.1%)。受访者中,“70后”占34.8%、“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作文试题的拟制非常严格地执行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高考试题的拟制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精神、关注伦理道德、关注自身成长。我们也可以清晰地发现: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近年来全国卷作文试题为例,
期刊
得作文者得高考,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许多考生只是把作文当作语文考试中必做的一道普通的试题而已,并没有真正地把它当作影响到自己的升学以至一生的砝码。临考前,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提出如下几点简单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关注最近社会热点问题,为五大主题准备现实典型材料。  分析近二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主题倾向,主要表现为“理想(责任、爱国)”“道德(公德、品质、思想境界、尊严)”“情感(亲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