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主导一切,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体现,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文言文,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教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建议,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存在畏难心理,难以对它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从四个方面去引导:首先,学生必须明确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所占分值很大;其次,文言文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征,学好文言文就是爱国的体现;再次,学好文言文,可以借鉴古人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增添营养,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最后,学好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与事业。学生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会排斥文言文的学习。
二、转换教师的传统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那种与学生相距甚远,甚至有些对立的传统角色。于漪在《教育教学求索》中写道:“树立起与学生平等的观念,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走下讲台,走向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彻底改变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形象,彻底摒弃“自我陶醉”式的授课方式,才能逐步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才不是一句空话。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不能总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文言文,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那些字词比较难理解或是思想比较深邃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因为教师如果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教学,就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对于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优势,通过各种朗读方法来达到诵读要求,让学生读得顺畅、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
四、磨炼学生的意志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融合重建的过程。可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心灵的眼睛是关闭的,感情的大门是封锁的,课文不过是一堆无生命的文字而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博爱情怀。
五、试译与背诵相结合
试译就是学生在诵读文章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翻译文章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试译的原则,即“忠实原文,不违原意;弄清语序,辨析词义;前后联系,理清难句;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有层次的试译目标,鼓励文言文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在“信、达”的基础上斟酌词语,努力向“雅”的高度攀登;最后,对于一些较容易的文言文语句,可由学生互译,教师予以点拨。
文言文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意象集中、节奏和谐、意蕴含蓄。这些特点既要通过朗读和背诵来体验,又要通过练习进一步领悟。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着重解释重点、难点字词,翻译重点、精彩句段以及含义深刻句段。当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练习,一来促进学生消化、吸收文章,让这些优美的篇章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魏书生.学生实用学习法[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一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存在畏难心理,难以对它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从四个方面去引导:首先,学生必须明确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所占分值很大;其次,文言文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征,学好文言文就是爱国的体现;再次,学好文言文,可以借鉴古人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增添营养,发挥“古为今用”的作用;最后,学好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与事业。学生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会排斥文言文的学习。
二、转换教师的传统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那种与学生相距甚远,甚至有些对立的传统角色。于漪在《教育教学求索》中写道:“树立起与学生平等的观念,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走下讲台,走向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彻底改变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形象,彻底摒弃“自我陶醉”式的授课方式,才能逐步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学才不是一句空话。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不能总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文言文,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那些字词比较难理解或是思想比较深邃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因为教师如果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教学,就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对于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优势,通过各种朗读方法来达到诵读要求,让学生读得顺畅、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
四、磨炼学生的意志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融合重建的过程。可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心灵的眼睛是关闭的,感情的大门是封锁的,课文不过是一堆无生命的文字而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博爱情怀。
五、试译与背诵相结合
试译就是学生在诵读文章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翻译文章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试译的原则,即“忠实原文,不违原意;弄清语序,辨析词义;前后联系,理清难句;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其次,教师可以设置有层次的试译目标,鼓励文言文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在“信、达”的基础上斟酌词语,努力向“雅”的高度攀登;最后,对于一些较容易的文言文语句,可由学生互译,教师予以点拨。
文言文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意象集中、节奏和谐、意蕴含蓄。这些特点既要通过朗读和背诵来体验,又要通过练习进一步领悟。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着重解释重点、难点字词,翻译重点、精彩句段以及含义深刻句段。当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的练习,一来促进学生消化、吸收文章,让这些优美的篇章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魏书生.学生实用学习法[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