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启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验证问题。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想像,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之源泉。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了动力和创新。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问题启发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想象,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一、 在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新课标提倡,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学校当教师时,就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会有办法创造出适宜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问出问题,在問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专注于自己的创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三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兴奋状态,形成兴趣氛围,进而形成使“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 在教学情境中理解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在实际中的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1)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把直尺当作直线任意移动,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的变化。(2)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小组交流归纳直线和圆的有哪几种位置关系?(3)作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并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
本堂课中创设的操作情境,围绕两个关键问题,通过操作与思考结合,最后由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很轻松的就能够得出结论,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充分理解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同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地调动,对于理解了的问题就会掌握的更牢固。
三、 在教学情境中解决问题
常听语文老师们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数学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让学生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和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让学生形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性,从而创造性地运用数学。
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必须要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生活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数学。我们数学教师就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一旦发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 在教学情境中验证问题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愿望。作为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精神。
如,我在上“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一课时,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上字母A、B、C。然后请他们将画好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来,并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最后问同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吗?最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1) 等腰△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B=∠C。(3)BD=CD,AD是底边上的中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5)∠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
我这堂教学课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且学生的操作也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学生通过度量、折叠来自己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最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验证问题。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作者简介:
徐国芬,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关键词:教学情境;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之源泉。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了动力和创新。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问题启发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想象,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一、 在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新课标提倡,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学校当教师时,就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会有办法创造出适宜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问出问题,在問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满足感,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专注于自己的创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三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兴奋状态,形成兴趣氛围,进而形成使“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 在教学情境中理解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在实际中的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1)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把直尺当作直线任意移动,观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的变化。(2)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小组交流归纳直线和圆的有哪几种位置关系?(3)作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并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
本堂课中创设的操作情境,围绕两个关键问题,通过操作与思考结合,最后由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归纳,很轻松的就能够得出结论,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充分理解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同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地调动,对于理解了的问题就会掌握的更牢固。
三、 在教学情境中解决问题
常听语文老师们说“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数学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让学生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和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让学生形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积极性,从而创造性地运用数学。
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必须要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生活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数学。我们数学教师就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一旦发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 在教学情境中验证问题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愿望。作为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合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精神。
如,我在上“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一课时,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上字母A、B、C。然后请他们将画好的等腰三角形剪下来,并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最后问同学: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吗?最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1) 等腰△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2)∠B=∠C。(3)BD=CD,AD是底边上的中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5)∠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
我这堂教学课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且学生的操作也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学生通过度量、折叠来自己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最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验证问题。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作者简介:
徐国芬,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