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精髓, 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古代诵读教学在内容选择、状态调整、数量要求、与思考相结合及彰显“诗教”传统魅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为当前中国传统诵读教学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依据。
关键词:古代诵读;诗教;经验;继承
历史的车轮推到今日,对于诵读教学的看法如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具体操作的诵读内涵、类型、方法、模式上仍不能达到共识,但我们可以在古文献中摸索到我国古代诵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诵读内容的选择
古代诵读教学在初学起步阶段十分重视诵读内容的选择,从我国现存最早的西汉时期识字与常识课本《急就篇》来看,由章句组成,全文成韵,其文三言、四言、七言,整齐押韵;《三字经》、《百家姓》等等,这些蒙学教材从语言上都是讲究押韵,琅琅上口,内容精炼,易于诵读,便于记忆。借鉴古人的做法,对于今天的诵读教学,为激发学生诵读的愿望,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一些押韵、节奏感强、情感抒发强烈的经典诗句来进行诵读训练,然后再由句子到全篇,逐步增加篇幅和难度。
二、诵读状态的调整
诵读是学习的过程,古代学者对于诵读时的身心状态的调整十分重视,宋代朱熹在《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中要求“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宋代真德秀提出诵读要“专心肃容”;明代屠羲英在《童子礼·读书》中规定:“整容定志”;清代学者张岱则是“正襟危坐”。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端正态度,安神静气、全神贯注、严谨对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中,这是诵读学习的前提条件,创设和谐的诵读环境,远离浮躁,认真对待才能有所收获。另外,曾国藩曾在《家训·字谕纪泽》中谈到,诗词经典“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①无论激情豪迈还是恬静反复地吟咏,都需要抑扬顿挫的表达,不同的诗词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不同的诵读方式也将获得不同的感受。
三、诵读数量的要求
诵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遍次才能有所收获。“诵诗三百”就是儒学大师孔子对弟子诵读量的要求;荀子要求“诵数以贯之”②,宋代理学家真德秀编撰的《家塾常仪》中提出“己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己足而末成诵,必加数成诵。”③明代的屠羲英在《童子礼·读书》也对学生诵读的熟练程度加以强调:“分须细记遍数熟读,如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其遍数未足,虽己成诵,必满遍数,方止。”④在当前教学改革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诵读教学开展不能一时兴起,如果想真正受益于诵读,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把“国学热”坚持下去,需要教师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需要学校的诵读氛围、家长的鼓励支持及社会的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古诗词诵读陪伴每个学子的成长。
四、誦读与思考结合
人们往往将古代诵读教学与死记硬背联系在一起,其实则不然,孔子早已经对弟子们提出了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在诵读学习中学生不能没有思考,要辨明是非,善于提出问题,不能只求死记硬背,教师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否则“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超奇》)这样的诵读显然没有实效。集前人的读书经验,宋代教育家朱熹对诵读的理解层面认识更加深入,“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他一再强调诵读思考的重要性,“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一读书理论成为多年来诵读学习的精髓,他的弟子们也将“熟读精思”纳入了“朱子读书法”之中⑤。由此可见,死记硬背并不是古代诵读教学的弊端,只能说是诵读者缺少了教师的启发与引导,片面强调记忆所导致的。不断在诵读中思考、感悟,既要避免传统诗词诵读死记硬背的误区,更要避免在语文课堂上热热闹闹走过场,缺少对古诗词意境感悟的“花架势”。
五、彰显“诗教”传统魅力
“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开创了我国“诗教”的教学观念,《礼记·经解》中提到孔子认为“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孔子晚年开门授徒、身体力行,将诗教确立为六经之首,编定《诗经》作为教材,“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选之事父,远之事看,多识草木鸟兽之名。”⑥充分发挥了《诗经》的教化作用,达到了“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的教育硕果。而后的两千多年,“诗教”理论在儒家学派后人的继承中不断丰富提升,尽显了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等方面的魅力⑦,琅琅的诵读声正是继承与发扬诗教的主要载体。苏东坡云:“三分诗,七分读。”这当年他在明察请教者诗作不足时给予的评价,给后人却留下无尽的启发,尤其是对于诵读对于理解鉴赏诗词,充分发挥诗教的功效方面得到了一致赞同。可以说,诵读声将诗教传统在华夏大地代代传递,推动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发扬和社会的发展。
实践出真知,回顾中国古代传统诵读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但也为现今的诵读教学敲响了警钟,教师在运用诵读教学法时应该避免将教学中的“满堂讲”推向“满堂诵”“随意读”,误入另一个极端。
注释:
①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②詹安泰.《古典文学论集》[M].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
③孙艳丽.《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④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⑤徐华.《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论》[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⑥选自《论语·阳货》.
⑦梁东.《强中固本说诗教》[N].文艺报,2011年11月4日刊.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关键词:古代诵读;诗教;经验;继承
历史的车轮推到今日,对于诵读教学的看法如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具体操作的诵读内涵、类型、方法、模式上仍不能达到共识,但我们可以在古文献中摸索到我国古代诵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诵读内容的选择
古代诵读教学在初学起步阶段十分重视诵读内容的选择,从我国现存最早的西汉时期识字与常识课本《急就篇》来看,由章句组成,全文成韵,其文三言、四言、七言,整齐押韵;《三字经》、《百家姓》等等,这些蒙学教材从语言上都是讲究押韵,琅琅上口,内容精炼,易于诵读,便于记忆。借鉴古人的做法,对于今天的诵读教学,为激发学生诵读的愿望,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一些押韵、节奏感强、情感抒发强烈的经典诗句来进行诵读训练,然后再由句子到全篇,逐步增加篇幅和难度。
二、诵读状态的调整
诵读是学习的过程,古代学者对于诵读时的身心状态的调整十分重视,宋代朱熹在《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中要求“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宋代真德秀提出诵读要“专心肃容”;明代屠羲英在《童子礼·读书》中规定:“整容定志”;清代学者张岱则是“正襟危坐”。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端正态度,安神静气、全神贯注、严谨对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中,这是诵读学习的前提条件,创设和谐的诵读环境,远离浮躁,认真对待才能有所收获。另外,曾国藩曾在《家训·字谕纪泽》中谈到,诗词经典“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①无论激情豪迈还是恬静反复地吟咏,都需要抑扬顿挫的表达,不同的诗词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不同的诵读方式也将获得不同的感受。
三、诵读数量的要求
诵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遍次才能有所收获。“诵诗三百”就是儒学大师孔子对弟子诵读量的要求;荀子要求“诵数以贯之”②,宋代理学家真德秀编撰的《家塾常仪》中提出“己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己足而末成诵,必加数成诵。”③明代的屠羲英在《童子礼·读书》也对学生诵读的熟练程度加以强调:“分须细记遍数熟读,如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其遍数未足,虽己成诵,必满遍数,方止。”④在当前教学改革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诵读教学开展不能一时兴起,如果想真正受益于诵读,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把“国学热”坚持下去,需要教师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需要学校的诵读氛围、家长的鼓励支持及社会的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古诗词诵读陪伴每个学子的成长。
四、誦读与思考结合
人们往往将古代诵读教学与死记硬背联系在一起,其实则不然,孔子早已经对弟子们提出了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在诵读学习中学生不能没有思考,要辨明是非,善于提出问题,不能只求死记硬背,教师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否则“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超奇》)这样的诵读显然没有实效。集前人的读书经验,宋代教育家朱熹对诵读的理解层面认识更加深入,“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他一再强调诵读思考的重要性,“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一读书理论成为多年来诵读学习的精髓,他的弟子们也将“熟读精思”纳入了“朱子读书法”之中⑤。由此可见,死记硬背并不是古代诵读教学的弊端,只能说是诵读者缺少了教师的启发与引导,片面强调记忆所导致的。不断在诵读中思考、感悟,既要避免传统诗词诵读死记硬背的误区,更要避免在语文课堂上热热闹闹走过场,缺少对古诗词意境感悟的“花架势”。
五、彰显“诗教”传统魅力
“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开创了我国“诗教”的教学观念,《礼记·经解》中提到孔子认为“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孔子晚年开门授徒、身体力行,将诗教确立为六经之首,编定《诗经》作为教材,“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选之事父,远之事看,多识草木鸟兽之名。”⑥充分发挥了《诗经》的教化作用,达到了“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的教育硕果。而后的两千多年,“诗教”理论在儒家学派后人的继承中不断丰富提升,尽显了启智、立德、燃情、育美、创新等方面的魅力⑦,琅琅的诵读声正是继承与发扬诗教的主要载体。苏东坡云:“三分诗,七分读。”这当年他在明察请教者诗作不足时给予的评价,给后人却留下无尽的启发,尤其是对于诵读对于理解鉴赏诗词,充分发挥诗教的功效方面得到了一致赞同。可以说,诵读声将诗教传统在华夏大地代代传递,推动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发扬和社会的发展。
实践出真知,回顾中国古代传统诵读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但也为现今的诵读教学敲响了警钟,教师在运用诵读教学法时应该避免将教学中的“满堂讲”推向“满堂诵”“随意读”,误入另一个极端。
注释:
①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83页.
②詹安泰.《古典文学论集》[M].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
③孙艳丽.《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④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⑤徐华.《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论》[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⑥选自《论语·阳货》.
⑦梁东.《强中固本说诗教》[N].文艺报,2011年11月4日刊.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