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简介
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解读孩子的心灵世界,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为父母、教师与孩子的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贴合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作者李跃儿不仅精通教育,而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她让我们入迷地读着故事,不知不觉就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家长,享受着爱和教的智慧。
推荐人语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老和总理谈及这一沉重的话题。
相反的是,近现代却是大家频出,鲁迅、茅盾、徐悲鸿、张大千、陈寅恪、朱光潜、吴有训……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钱三强等共和国的功勋科学家也是那个时代所培养。今昔对比,不能不让人反思:今天,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偶然读到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最初只是想浏览一下,然而一读之后即欲罢不能,深入之后心里又五味杂陈,有欣喜,有感动,有遗憾,有震撼……
“在孩子没有接受教育之前,面对这个世界时,他们是有信心的……但在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孩子们接受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之后,他们就变得不自信了,他们的目光变得迷茫了,精神也变得空虚起来,他们感到生活很无聊,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最后,他们整个人都变得灰溜溜的。”这是李跃儿22年的幼教感悟,然而是否也切中了今天我们教育的弊病?无论是作为教师還是家长,我们都需要反思,乃至忏悔: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谓教育到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不仅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或许就是错误的。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才”的价值只有依靠良好的“人格”方能体现,如果“才”是个“0”,“人”就是它前面的数字,人格的数值越大,人才越有价值。然而现实中,我们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灵。换言之,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是“才”的教育,我们忽略了“人”,漠视了“人”的各种特质,把各种“人”往同一条我们称之为“才”的路上驱赶。而没有了“人”,“才”什么也不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普遍存在这样的弊病?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说。据说,这位教授曾被誉为“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之一,颇有影响。今天再读他的这番言论,我却不能不觉得悲伤。如果一个“人才”的生活目标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彰显身价,我不认为他会成为杰出的大师,更不认为他会成为像邓稼先那样的功勋科学家,他作为“人”的特质实在太过单一、狭隘。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积累财富,那么,这是不是整个民族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读完这本书,再面对“钱学森之问”,我隐约找到了答案,虽然遗憾,但又不无庆幸。
无论你是一位有心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教师,还是一位正执着于孩子培养的家长,如果你感到迷茫、彷徨,不妨抽点时间,走进这本书,它一定会给你很多启示,甚或会改变一个孩子或者许多孩子的命运。
(作者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在线试读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使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呢?比如“1×1=1”这样的知识,我们先教孩子认识1、2等数字,再让他们背诵“一一得一”“二二得四”这样的口诀。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孩子都是被成人用这样的方式“教”着。老师说:“你们要举一反三!”“你们要创造性地运用!”但是,你怎能要求一个一直“唯记忆是从”的孩子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呢?如果孩子反过来这样问老师的话,他也会张口结舌,因为老师、老师的老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的确,当我们告诉孩子“二二得四”时,他们最多两秒钟就可以记住,而我们就会得到成就感。但是,当我们问“从‘二二为什么得四’中,你发现了什么”时,他们就会一脸茫然。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先将结果直接告诉孩子,从而剥夺了他们探索、思考与发现的权利!
请问,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时鼓励孩子大胆出错?有多少教育者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正地从心里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的道理?有多少孩子经历过“自己做主的探索—失败—再探索—成功”这样的过程?他们中有几个人饱尝着过程之后的欣喜,以及欣喜所带来的无穷动力?我们的教育者几乎全都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教学癌症”:喜欢学生一秒钟之内答对问题,而且必须是标准答案……
课堂上,我们要给孩子输入清晰的概念,在不破坏认知程序的基础上,要让他们具有提取概念、形成概念以及使用概念的能力。孩子的特性是依靠感知认知世界的,建立1的概念必须要用1的实物。1的概念来自于实物,1的实物要有2的实物来做比较,在比较中产生认知;2×2=4这样的结果最好由孩子自己推导出来,这样,知识就不再是“教”会、“学”会的,而是“自己发明”“自己找到”的。在发明与寻找的过程中,知识转化成为经验,肉体化了,智慧化了,真正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油水分离的东西。
想想看,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们学习起来是一种什么滋味啊!他们不但会乐意学,还会乐意想,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但不会封闭他们的心灵,还会把知识转化成为智慧……
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解读孩子的心灵世界,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为父母、教师与孩子的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贴合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作者李跃儿不仅精通教育,而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她让我们入迷地读着故事,不知不觉就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家长,享受着爱和教的智慧。
推荐人语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老和总理谈及这一沉重的话题。
相反的是,近现代却是大家频出,鲁迅、茅盾、徐悲鸿、张大千、陈寅恪、朱光潜、吴有训……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钱三强等共和国的功勋科学家也是那个时代所培养。今昔对比,不能不让人反思:今天,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偶然读到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最初只是想浏览一下,然而一读之后即欲罢不能,深入之后心里又五味杂陈,有欣喜,有感动,有遗憾,有震撼……
“在孩子没有接受教育之前,面对这个世界时,他们是有信心的……但在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孩子们接受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之后,他们就变得不自信了,他们的目光变得迷茫了,精神也变得空虚起来,他们感到生活很无聊,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低,最后,他们整个人都变得灰溜溜的。”这是李跃儿22年的幼教感悟,然而是否也切中了今天我们教育的弊病?无论是作为教师還是家长,我们都需要反思,乃至忏悔: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谓教育到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不仅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或许就是错误的。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才”的价值只有依靠良好的“人格”方能体现,如果“才”是个“0”,“人”就是它前面的数字,人格的数值越大,人才越有价值。然而现实中,我们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灵。换言之,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是“才”的教育,我们忽略了“人”,漠视了“人”的各种特质,把各种“人”往同一条我们称之为“才”的路上驱赶。而没有了“人”,“才”什么也不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普遍存在这样的弊病?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说。据说,这位教授曾被誉为“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之一,颇有影响。今天再读他的这番言论,我却不能不觉得悲伤。如果一个“人才”的生活目标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彰显身价,我不认为他会成为杰出的大师,更不认为他会成为像邓稼先那样的功勋科学家,他作为“人”的特质实在太过单一、狭隘。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积累财富,那么,这是不是整个民族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读完这本书,再面对“钱学森之问”,我隐约找到了答案,虽然遗憾,但又不无庆幸。
无论你是一位有心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教师,还是一位正执着于孩子培养的家长,如果你感到迷茫、彷徨,不妨抽点时间,走进这本书,它一定会给你很多启示,甚或会改变一个孩子或者许多孩子的命运。
(作者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在线试读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使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呢?比如“1×1=1”这样的知识,我们先教孩子认识1、2等数字,再让他们背诵“一一得一”“二二得四”这样的口诀。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孩子都是被成人用这样的方式“教”着。老师说:“你们要举一反三!”“你们要创造性地运用!”但是,你怎能要求一个一直“唯记忆是从”的孩子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呢?如果孩子反过来这样问老师的话,他也会张口结舌,因为老师、老师的老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的确,当我们告诉孩子“二二得四”时,他们最多两秒钟就可以记住,而我们就会得到成就感。但是,当我们问“从‘二二为什么得四’中,你发现了什么”时,他们就会一脸茫然。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先将结果直接告诉孩子,从而剥夺了他们探索、思考与发现的权利!
请问,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时鼓励孩子大胆出错?有多少教育者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正地从心里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的道理?有多少孩子经历过“自己做主的探索—失败—再探索—成功”这样的过程?他们中有几个人饱尝着过程之后的欣喜,以及欣喜所带来的无穷动力?我们的教育者几乎全都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教学癌症”:喜欢学生一秒钟之内答对问题,而且必须是标准答案……
课堂上,我们要给孩子输入清晰的概念,在不破坏认知程序的基础上,要让他们具有提取概念、形成概念以及使用概念的能力。孩子的特性是依靠感知认知世界的,建立1的概念必须要用1的实物。1的概念来自于实物,1的实物要有2的实物来做比较,在比较中产生认知;2×2=4这样的结果最好由孩子自己推导出来,这样,知识就不再是“教”会、“学”会的,而是“自己发明”“自己找到”的。在发明与寻找的过程中,知识转化成为经验,肉体化了,智慧化了,真正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油水分离的东西。
想想看,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们学习起来是一种什么滋味啊!他们不但会乐意学,还会乐意想,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但不会封闭他们的心灵,还会把知识转化成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