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股骨头置换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双极股骨头置换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股骨头置换组与动力髋螺钉组,每组41例。动力髋螺钉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头置换组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和骨质疏松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

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12%、2.44%,动力髋螺钉组分别为92.69%、2.44%,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5个月时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区域骨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及Ward三角区域骨密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消退素D1(RvD1)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心肌梗死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中和急诊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对照组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RvD1、IL-6含量。3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急诊PCI,检测患者PCI术后2、4、12、24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常规产检的孕妇3008例,孕妇在第1次产前检查(孕20~28周)时,测定血浆空腹血精、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I-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同时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其结果≥7.8 mmol/L者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60例HIE患儿根据病情分轻度组(25例)、中度组(20例)和重度组(1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新生儿30例作健康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单侧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77例,按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5例(≤3周)和延期手术组42例(>3周)。采用Kneelax值、IKDC评分、Tegner评分、关节活动度判定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早期手术组ACL重建时间为(23.9±6.2)min,延期手术组为(24.6±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并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5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5例MDS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13.33%),骨髓缓解和(或)血液学改善(mCR/HI)8例(53.33%),疾病稳定(SD)3例(20.00%),治疗失败(failure)2例(13.3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川穹嗪治疗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脑血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处理,其中合并主干动脉损伤6例,骨折18例,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碾压伤、挫裂伤或撕脱伤12例。结果除1例股动脉损伤合并股骨骨折需行截肢外,余35例经一次或多次VSD技术处理,创面最终经植皮或皮瓣修复,均成功保肢并创面愈合。随访1年后,35例植皮或皮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曲安缩松,治疗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82例,分析其术前纤维支气管镜及CT影像学表现,及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CT影像学表现为肺门团块影8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25例。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主支气管病变7例,左侧病变70例(38.5%),右侧病变105例(57.7%)。纤维支气管镜钳检诊断符合率为99.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单一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联合组采用卡泊三醇软膏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8%(47/52),单一组为69.23%(36/52),两组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