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师》的编著者、有着台湾“新闻教父”之称的郑贞铭先生在他的演讲和书中多次提到,“一个人缺乏大师精神的滋养,灵魂是贫瘠的。”大师能启发青年人的自立、自律、自觉与自主,有人说:“与大师邂逅,是一场伟大灵魂的精彩碰撞;大师让我们渴望超越、瞻仰伟大、引领人生、汲取智慧。”
蔡元培先生作为近代提倡推进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是其自始至终最为强调且最具独到性的。尽管这一主张曾引起过多方争议甚至反对,但在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蔡元培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当代的大师郑贞铭走近“永远的蔡先生”,体会这位大师的风韵与典范。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大雪纷飞,烟雾满天。一辆四轮马车驶入北京大学的校门,缓缓地停在了校园的马路上。此时,早已经站在道路两侧毕恭毕敬地等候的校工们,不断揣测着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长得到底是何等模样。
新任“内阁大臣”蔡元培,身材矮小,一身长袍马褂,行动沉稳地走下马车。校工们连忙向其鞠躬致敬,但见他气度谦和地摘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这些校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可是从未有过的“怪事”。
蔡元培来到北大以后,每天经过校门,都脱帽鞠躬,向校警还礼,久而久之,这成为了北大校园内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他待人接物总是一视同仁、儒雅风流,其温和体贴“如冬日之可爱”。老北大人,无论师生员工,都称蔡元培为“蔡先生”,从不称他的名号和职称,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大学者,研究高尚学问者也
1894年,蔡元培27岁,得授职翰林院编修。就在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受到毁灭性打击。《马关条约》签字,他写下了“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这样刻骨铭心之句,此后探索救国之道,始言西学。
1898年,蔡元培31岁,同年“戊戌六君子”被害,维新变法失败。蔡元培内心愤懑,深感政府之无望,决然挂职携眷离去。他反思康梁失败的原因,“不先培养革新之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拙。”回到绍兴后,蔡元培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阳公学特班总教习,以一介布衣来实践教书育人、启发民智的理想。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此时的北大,其实是一副腐朽破败的烂摊子。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作为1898年戊戌变法后仅存硕果,尽管历经清末新政与科举废除等大事,但是一直业绩平庸、乏善可陈。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依然在教员和学生中涌荡着。
学生间不乏拉帮结派,出入花街柳巷,到“八大胡同”寻芳猎艳,此类爱好与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们齐名,所以被并称为“两院一堂”。到了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短短五年间,北大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任校长:严复、章士钊、马相伯、何燏时、胡仁源。其中不乏有勇有谋之能士,但终究无法改变北大乌烟瘴气的腐败氛围。
接到时任教育部长范源濂专电敦请后,游学法国的蔡元培回国抵达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而朝野期待蔡元培能“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代”,教育正是蔡元培最看重的安身立命之途,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念想,他慨然北上赴命。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与北大学生约法三章:一是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二是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心励人”;三是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相互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相容并包
蔡元培再造北大,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仿世界大学通例”推动北大的现代化转型。继而以人事改革为动力,“取相容并包主义”集聚人才,“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正式被任命为北大校长,这天早上九点便步行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社,拜访临时来北京办事的《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相谈北大革新事宜,交流甚欢。接连几天,蔡元培都去找陈独秀,有时候去得太早,便坐在门口一直静等陈独秀醒来。当时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正风生水起,他本无意于北上,但最终被蔡元培说服,接受聘用作北大的文科学长,有“三顾茅庐”的美谈。后来,蔡元培还专门为陈独秀编造了假履历,称其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曾任安徽芜湖公学教务长、安徽高校学校校长等。
随后,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纷至沓来,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如复辟论者辜鸿铭、筹安会发起人刘师培、遗老派陈汉章、桀骜不羁的黄侃等,也一度是北大校园里一道道和谐的景象。梁漱溟曾将蔡先生比作汉高祖,说他“不必要自己东征西讨,却能收合一班英雄,共图大事”。到1918年,北大当时的教员共有两百人左右,教授九十人,而教授中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约占一半,最年轻的文科教书徐宝璜仅二十五岁。胡适后来回忆说:“设若不是蔡先生,我胡某人还真不知道在哪家三流小报做编辑!”
紧接着,蔡元培以制度改革为保障,“循思想自由原则”改革管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本位。第一步组织评议会,将议决立法的许可权下放给教授代表和学长;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由教授自主分任教务;第三步组织行政会议,把教务以外的事务一律采取合议制,组织各类委员会研讨决策事务。同时,他还将学生的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即今天的学分制,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蔡元培将此办学方针概括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晚年陈独秀感慨地说,蔡孑民先生“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见”。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刻,经蔡先生之手,北大开始真正成为“现代的、学术气息浓厚的、民主自由的、先进的北京大学”,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序幕。
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
蔡元培大刀阔斧地革新北大,新派教员和青年学生无不热烈欢迎,积极回应。然而,“把叛逆知识分子的石子投入死水”后,也必然遭遇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猛烈攻击。而身处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斗争漩涡中的蔡元培,“虽然态度还很温和”,但并非一味地敷衍,“都很倔强地坚持着”。
从上海迁移到北大的《新青年》编辑部,引领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冲突的中心聚焦北京,而当时的北大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反对派林纾在小说《妖萝》中将胡适拟作“秦二世”,陈独秀为“猫头鹰”,更骂蔡元培是“元绪”,即大乌龟。蔡元培当天即发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公开回应林纾的挑衅,理直气壮地为北大的新派教员辩护。
蔡元培一贯主张男女平等,抵触当时男女不能同校的惯例。学生王昆仑的妹妹王兰热爱哲学,托哥哥向蔡先生询问“北大招不招女生”,他反问道:“她敢不敢来?”遂以《大学令》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女生上国立大学为由,毅然招收了包括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大学生,开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
卫道士们群起攻击,军阀张作霖、曹锟,曾对当时的北京警备司令讲,“现在有个蔡元培闹得很凶,男女同学有伤风化,老弟你为什么不把他管起来?”甚至有军阀扬言要“在景山架大炮,对着北大”。蔡元培亦无畏惧,据理驳斥。
蒋梦麟说:“先生平时作文适如其人,平淡冲和。但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蔡元培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为自由之真义。无怪乎有人这样评价:“即便是打破了头,蔡先生也要保持灵魂的自由。”
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蔡元培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才是政治家。他虽始终在体制内,却用“不合作主义”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道路和教育理念。有人曾建议蔡元培为避锋芒,辞掉陈独秀和胡适,他厉声回应:“北大的一切,都是由我一个人负责,和他们两个人没有关系!”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横幅,后演变成火烧赵家楼,殴打章宗祥。军警出动,逮捕了三十二名学生,其中北大学生二十名。蔡元培当即联合北京其他高校,成立以其为首的校长团,不断与警察厅、教育部周旋,营救学生,甚至“愿以一人抵罪”。
政府指责蔡元培是“学生运动纵容者”,8日,他亲自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职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蔡元培实际执掌北大只有五年半,但却因坚持独立自由的人生理想多次辞职。
1922年10月9日,北大学生发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而闹事。据蒋梦麟回忆说,当时蔡元培很生气,说“我和你们决斗”,他甚至还对学生说:“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练出来的,你们如有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
1940年3月5日,七十二岁的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寿衣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其临终前反复念叨“科学救国、美育救国”,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所寄。钟鼓开道,礼炮鸣响,上万名民众为他送行。回望二十三年前,蔡先生第一次踏进北大校门的情景,中国知识分子从官场走向学术殿堂,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正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节选自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百年大师》)
郑贞铭,被誉为台湾“新闻教父”,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香港时报》董事长等职。曾获台北扶轮社新闻教育特殊贡献奖、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纽约世界中文传媒协会)、两岸交流特殊贡献奖(香港传播文教联会)、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北美华人记者协会)等。
蔡元培先生作为近代提倡推进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是其自始至终最为强调且最具独到性的。尽管这一主张曾引起过多方争议甚至反对,但在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蔡元培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当代的大师郑贞铭走近“永远的蔡先生”,体会这位大师的风韵与典范。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大雪纷飞,烟雾满天。一辆四轮马车驶入北京大学的校门,缓缓地停在了校园的马路上。此时,早已经站在道路两侧毕恭毕敬地等候的校工们,不断揣测着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长得到底是何等模样。
新任“内阁大臣”蔡元培,身材矮小,一身长袍马褂,行动沉稳地走下马车。校工们连忙向其鞠躬致敬,但见他气度谦和地摘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这些校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可是从未有过的“怪事”。
蔡元培来到北大以后,每天经过校门,都脱帽鞠躬,向校警还礼,久而久之,这成为了北大校园内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他待人接物总是一视同仁、儒雅风流,其温和体贴“如冬日之可爱”。老北大人,无论师生员工,都称蔡元培为“蔡先生”,从不称他的名号和职称,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大学者,研究高尚学问者也
1894年,蔡元培27岁,得授职翰林院编修。就在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受到毁灭性打击。《马关条约》签字,他写下了“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这样刻骨铭心之句,此后探索救国之道,始言西学。
1898年,蔡元培31岁,同年“戊戌六君子”被害,维新变法失败。蔡元培内心愤懑,深感政府之无望,决然挂职携眷离去。他反思康梁失败的原因,“不先培养革新之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拙。”回到绍兴后,蔡元培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阳公学特班总教习,以一介布衣来实践教书育人、启发民智的理想。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此时的北大,其实是一副腐朽破败的烂摊子。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作为1898年戊戌变法后仅存硕果,尽管历经清末新政与科举废除等大事,但是一直业绩平庸、乏善可陈。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依然在教员和学生中涌荡着。
学生间不乏拉帮结派,出入花街柳巷,到“八大胡同”寻芳猎艳,此类爱好与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们齐名,所以被并称为“两院一堂”。到了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短短五年间,北大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任校长:严复、章士钊、马相伯、何燏时、胡仁源。其中不乏有勇有谋之能士,但终究无法改变北大乌烟瘴气的腐败氛围。
接到时任教育部长范源濂专电敦请后,游学法国的蔡元培回国抵达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而朝野期待蔡元培能“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代”,教育正是蔡元培最看重的安身立命之途,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念想,他慨然北上赴命。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与北大学生约法三章:一是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二是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心励人”;三是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相互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相容并包
蔡元培再造北大,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仿世界大学通例”推动北大的现代化转型。继而以人事改革为动力,“取相容并包主义”集聚人才,“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正式被任命为北大校长,这天早上九点便步行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社,拜访临时来北京办事的《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相谈北大革新事宜,交流甚欢。接连几天,蔡元培都去找陈独秀,有时候去得太早,便坐在门口一直静等陈独秀醒来。当时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正风生水起,他本无意于北上,但最终被蔡元培说服,接受聘用作北大的文科学长,有“三顾茅庐”的美谈。后来,蔡元培还专门为陈独秀编造了假履历,称其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曾任安徽芜湖公学教务长、安徽高校学校校长等。
随后,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纷至沓来,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如复辟论者辜鸿铭、筹安会发起人刘师培、遗老派陈汉章、桀骜不羁的黄侃等,也一度是北大校园里一道道和谐的景象。梁漱溟曾将蔡先生比作汉高祖,说他“不必要自己东征西讨,却能收合一班英雄,共图大事”。到1918年,北大当时的教员共有两百人左右,教授九十人,而教授中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约占一半,最年轻的文科教书徐宝璜仅二十五岁。胡适后来回忆说:“设若不是蔡先生,我胡某人还真不知道在哪家三流小报做编辑!”
紧接着,蔡元培以制度改革为保障,“循思想自由原则”改革管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本位。第一步组织评议会,将议决立法的许可权下放给教授代表和学长;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由教授自主分任教务;第三步组织行政会议,把教务以外的事务一律采取合议制,组织各类委员会研讨决策事务。同时,他还将学生的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即今天的学分制,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蔡元培将此办学方针概括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晚年陈独秀感慨地说,蔡孑民先生“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见”。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刻,经蔡先生之手,北大开始真正成为“现代的、学术气息浓厚的、民主自由的、先进的北京大学”,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序幕。
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
蔡元培大刀阔斧地革新北大,新派教员和青年学生无不热烈欢迎,积极回应。然而,“把叛逆知识分子的石子投入死水”后,也必然遭遇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猛烈攻击。而身处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斗争漩涡中的蔡元培,“虽然态度还很温和”,但并非一味地敷衍,“都很倔强地坚持着”。
从上海迁移到北大的《新青年》编辑部,引领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冲突的中心聚焦北京,而当时的北大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反对派林纾在小说《妖萝》中将胡适拟作“秦二世”,陈独秀为“猫头鹰”,更骂蔡元培是“元绪”,即大乌龟。蔡元培当天即发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公开回应林纾的挑衅,理直气壮地为北大的新派教员辩护。
蔡元培一贯主张男女平等,抵触当时男女不能同校的惯例。学生王昆仑的妹妹王兰热爱哲学,托哥哥向蔡先生询问“北大招不招女生”,他反问道:“她敢不敢来?”遂以《大学令》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女生上国立大学为由,毅然招收了包括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大学生,开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
卫道士们群起攻击,军阀张作霖、曹锟,曾对当时的北京警备司令讲,“现在有个蔡元培闹得很凶,男女同学有伤风化,老弟你为什么不把他管起来?”甚至有军阀扬言要“在景山架大炮,对着北大”。蔡元培亦无畏惧,据理驳斥。
蒋梦麟说:“先生平时作文适如其人,平淡冲和。但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蔡元培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为自由之真义。无怪乎有人这样评价:“即便是打破了头,蔡先生也要保持灵魂的自由。”
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蔡元培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才是政治家。他虽始终在体制内,却用“不合作主义”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道路和教育理念。有人曾建议蔡元培为避锋芒,辞掉陈独秀和胡适,他厉声回应:“北大的一切,都是由我一个人负责,和他们两个人没有关系!”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横幅,后演变成火烧赵家楼,殴打章宗祥。军警出动,逮捕了三十二名学生,其中北大学生二十名。蔡元培当即联合北京其他高校,成立以其为首的校长团,不断与警察厅、教育部周旋,营救学生,甚至“愿以一人抵罪”。
政府指责蔡元培是“学生运动纵容者”,8日,他亲自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职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蔡元培实际执掌北大只有五年半,但却因坚持独立自由的人生理想多次辞职。
1922年10月9日,北大学生发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而闹事。据蒋梦麟回忆说,当时蔡元培很生气,说“我和你们决斗”,他甚至还对学生说:“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练出来的,你们如有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
1940年3月5日,七十二岁的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寿衣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其临终前反复念叨“科学救国、美育救国”,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所寄。钟鼓开道,礼炮鸣响,上万名民众为他送行。回望二十三年前,蔡先生第一次踏进北大校门的情景,中国知识分子从官场走向学术殿堂,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正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节选自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百年大师》)
郑贞铭,被誉为台湾“新闻教父”,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香港时报》董事长等职。曾获台北扶轮社新闻教育特殊贡献奖、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纽约世界中文传媒协会)、两岸交流特殊贡献奖(香港传播文教联会)、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北美华人记者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