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永远的蔡先生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gree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师》的编著者、有着台湾“新闻教父”之称的郑贞铭先生在他的演讲和书中多次提到,“一个人缺乏大师精神的滋养,灵魂是贫瘠的。”大师能启发青年人的自立、自律、自觉与自主,有人说:“与大师邂逅,是一场伟大灵魂的精彩碰撞;大师让我们渴望超越、瞻仰伟大、引领人生、汲取智慧。”
  蔡元培先生作为近代提倡推进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是其自始至终最为强调且最具独到性的。尽管这一主张曾引起过多方争议甚至反对,但在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蔡元培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他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当代的大师郑贞铭走近“永远的蔡先生”,体会这位大师的风韵与典范。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大雪纷飞,烟雾满天。一辆四轮马车驶入北京大学的校门,缓缓地停在了校园的马路上。此时,早已经站在道路两侧毕恭毕敬地等候的校工们,不断揣测着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长得到底是何等模样。
  新任“内阁大臣”蔡元培,身材矮小,一身长袍马褂,行动沉稳地走下马车。校工们连忙向其鞠躬致敬,但见他气度谦和地摘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这些校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可是从未有过的“怪事”。
  蔡元培来到北大以后,每天经过校门,都脱帽鞠躬,向校警还礼,久而久之,这成为了北大校园内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他待人接物总是一视同仁、儒雅风流,其温和体贴“如冬日之可爱”。老北大人,无论师生员工,都称蔡元培为“蔡先生”,从不称他的名号和职称,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大学者,研究高尚学问者也
  1894年,蔡元培27岁,得授职翰林院编修。就在这一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受到毁灭性打击。《马关条约》签字,他写下了“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这样刻骨铭心之句,此后探索救国之道,始言西学。
  1898年,蔡元培31岁,同年“戊戌六君子”被害,维新变法失败。蔡元培内心愤懑,深感政府之无望,决然挂职携眷离去。他反思康梁失败的原因,“不先培养革新之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拙。”回到绍兴后,蔡元培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阳公学特班总教习,以一介布衣来实践教书育人、启发民智的理想。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此时的北大,其实是一副腐朽破败的烂摊子。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作为1898年戊戌变法后仅存硕果,尽管历经清末新政与科举废除等大事,但是一直业绩平庸、乏善可陈。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依然在教员和学生中涌荡着。
  学生间不乏拉帮结派,出入花街柳巷,到“八大胡同”寻芳猎艳,此类爱好与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们齐名,所以被并称为“两院一堂”。到了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短短五年间,北大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任校长:严复、章士钊、马相伯、何燏时、胡仁源。其中不乏有勇有谋之能士,但终究无法改变北大乌烟瘴气的腐败氛围。
  接到时任教育部长范源濂专电敦请后,游学法国的蔡元培回国抵达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而朝野期待蔡元培能“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代”,教育正是蔡元培最看重的安身立命之途,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念想,他慨然北上赴命。
  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蔡元培发表就职演说,与北大学生约法三章:一是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二是砥砺德行,“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心励人”;三是敬爱师友,“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相互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这就是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相容并包
  蔡元培再造北大,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仿世界大学通例”推动北大的现代化转型。继而以人事改革为动力,“取相容并包主义”集聚人才,“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正式被任命为北大校长,这天早上九点便步行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社,拜访临时来北京办事的《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相谈北大革新事宜,交流甚欢。接连几天,蔡元培都去找陈独秀,有时候去得太早,便坐在门口一直静等陈独秀醒来。当时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正风生水起,他本无意于北上,但最终被蔡元培说服,接受聘用作北大的文科学长,有“三顾茅庐”的美谈。后来,蔡元培还专门为陈独秀编造了假履历,称其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曾任安徽芜湖公学教务长、安徽高校学校校长等。
  随后,胡适、李大钊、钱玄同等纷至沓来,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而如复辟论者辜鸿铭、筹安会发起人刘师培、遗老派陈汉章、桀骜不羁的黄侃等,也一度是北大校园里一道道和谐的景象。梁漱溟曾将蔡先生比作汉高祖,说他“不必要自己东征西讨,却能收合一班英雄,共图大事”。到1918年,北大当时的教员共有两百人左右,教授九十人,而教授中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的约占一半,最年轻的文科教书徐宝璜仅二十五岁。胡适后来回忆说:“设若不是蔡先生,我胡某人还真不知道在哪家三流小报做编辑!”
  紧接着,蔡元培以制度改革为保障,“循思想自由原则”改革管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本位。第一步组织评议会,将议决立法的许可权下放给教授代表和学长;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由教授自主分任教务;第三步组织行政会议,把教务以外的事务一律采取合议制,组织各类委员会研讨决策事务。同时,他还将学生的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即今天的学分制,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蔡元培将此办学方针概括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晚年陈独秀感慨地说,蔡孑民先生“容纳异己的雅量,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在习于专制、好同恶异的东方人中,实所罕见”。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刻,经蔡先生之手,北大开始真正成为“现代的、学术气息浓厚的、民主自由的、先进的北京大学”,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序幕。
  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
  蔡元培大刀阔斧地革新北大,新派教员和青年学生无不热烈欢迎,积极回应。然而,“把叛逆知识分子的石子投入死水”后,也必然遭遇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猛烈攻击。而身处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斗争漩涡中的蔡元培,“虽然态度还很温和”,但并非一味地敷衍,“都很倔强地坚持着”。
  从上海迁移到北大的《新青年》编辑部,引领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冲突的中心聚焦北京,而当时的北大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反对派林纾在小说《妖萝》中将胡适拟作“秦二世”,陈独秀为“猫头鹰”,更骂蔡元培是“元绪”,即大乌龟。蔡元培当天即发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公开回应林纾的挑衅,理直气壮地为北大的新派教员辩护。
  蔡元培一贯主张男女平等,抵触当时男女不能同校的惯例。学生王昆仑的妹妹王兰热爱哲学,托哥哥向蔡先生询问“北大招不招女生”,他反问道:“她敢不敢来?”遂以《大学令》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女生上国立大学为由,毅然招收了包括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大学生,开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
  卫道士们群起攻击,军阀张作霖、曹锟,曾对当时的北京警备司令讲,“现在有个蔡元培闹得很凶,男女同学有伤风化,老弟你为什么不把他管起来?”甚至有军阀扬言要“在景山架大炮,对着北大”。蔡元培亦无畏惧,据理驳斥。
  蒋梦麟说:“先生平时作文适如其人,平淡冲和。但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蔡元培信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为自由之真义。无怪乎有人这样评价:“即便是打破了头,蔡先生也要保持灵魂的自由。”
  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蔡元培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才是政治家。他虽始终在体制内,却用“不合作主义”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道路和教育理念。有人曾建议蔡元培为避锋芒,辞掉陈独秀和胡适,他厉声回应:“北大的一切,都是由我一个人负责,和他们两个人没有关系!”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横幅,后演变成火烧赵家楼,殴打章宗祥。军警出动,逮捕了三十二名学生,其中北大学生二十名。蔡元培当即联合北京其他高校,成立以其为首的校长团,不断与警察厅、教育部周旋,营救学生,甚至“愿以一人抵罪”。
  政府指责蔡元培是“学生运动纵容者”,8日,他亲自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职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蔡元培实际执掌北大只有五年半,但却因坚持独立自由的人生理想多次辞职。
  1922年10月9日,北大学生发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而闹事。据蒋梦麟回忆说,当时蔡元培很生气,说“我和你们决斗”,他甚至还对学生说:“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练出来的,你们如有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
  1940年3月5日,七十二岁的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寿衣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其临终前反复念叨“科学救国、美育救国”,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所寄。钟鼓开道,礼炮鸣响,上万名民众为他送行。回望二十三年前,蔡先生第一次踏进北大校门的情景,中国知识分子从官场走向学术殿堂,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正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节选自郑贞铭、丁士轩编著《百年大师》)
  郑贞铭,被誉为台湾“新闻教父”,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香港时报》董事长等职。曾获台北扶轮社新闻教育特殊贡献奖、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纽约世界中文传媒协会)、两岸交流特殊贡献奖(香港传播文教联会)、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北美华人记者协会)等。
其他文献
校园艺术节是学校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具有一定特色的艺术节不仅丰富学校师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欣赏美、体验美、感受美。本刊就如何举办艺术节等相关问题采访资深电视导演杨恒文。  《学校品牌管理》:校园艺术节如何办出特色?  杨恒文:一是提高团队水平。如果学校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策划、组织团队,那么办出来的艺术节水平也相对较高,影响力随之增强。二是凸显艺术强项。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艺术强项,有的
期刊
敢于面对,敢于担责,敢于处理,这三个“敢于”集中体现了西安医学院处理“实验动物”事件的理智态度与果断行为。  2015年12月5日,西安医学院被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随意丢弃试验用狗的尸体。据网友提供的多段视频显示,数十只狗被放置在楼顶,部分狗身上有多处伤口,疼得一直在抽搐。  2015年12月6日晚上,西安医学院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回应。从情况说明中,我们得知临床医学院负责人赶到了动物手术室现场询问和
期刊
校长个人美的修炼与提升在引领学校践行美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校长必须要提升个人美的修养才能影响教师,才能使教师成为美的践行者,并共同影响全体学生。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校长——江苏省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校长高本大。他头上的光环耀眼: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首批中小学教育名家、中小学正高级(教授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从教37年间对外
期刊
作为一名从业七年,现已为近五百对新人主持婚礼的婚庆工作者,我看到这样的画面还是觉得幸福满满。中国人的婚恋观素来保守,新人们按部就班地完成仪式,掺杂了太多人的关注和意愿,其自身往往少有惊喜,仿佛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虽然大多数人说婚礼是婚姻的开始,但我认为求婚才是真正的起点,即有人决定从此刻起向你托付一生,而你刚好也愿意一起携手到老。因此,求婚比婚礼更值得祝福。既然我们能带上孩子参加婚礼,那么为什
期刊
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凝聚和发挥教师的美感力量是关键。  教师是教育教学最主要的生产力。美育特色学校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教师对美的理解、感受、领悟、运用等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美育在学校的作用程度。教师对美育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师越有美感、越有美德、越有美能,就越能赢得学生的美誉,也就越能实现以美育人的价值。美育,让学生成长,也让教师发展,更让学校进步。而在
期刊
在寒假前开启环保自制灯笼创意大赛,让家长指导学生在假期做灯笼,于注册日交给学校组织评选,优秀作品将在现场点亮,象征前途一片光明。  插入“品年味,话家乡”环节,可以选取各班代表分享家乡特产,表演方言笑话、方言歌曲等。  给学生发新年红包,里面装的不是压岁钱,而是老师们写给学生的新学期祝福。  组织灯谜游戏,将励志短语编成谜面让同学们竞猜,让每一位同学了解本学期的成长目标。  邀请家长一起在校园里包
期刊
校园艺术节的创意不比哪家强,只比哪家的见人心。  岁末年初,许多学校都举办了校园艺术节,让全体师生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而名目繁多的艺术活动能否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意。  在共赏中感受艺术  2015年12月31日,广东广雅中学第2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梁漱溟广场举行。这次艺术节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首次使用了全球直播形式。无论是远在海外的校友,还是工作在外的家长,只要关注广雅中学的微信,就能通过专
期刊
坐落于宜宾市老城区的中山街小学,校园素雅整洁。漫步于校内,无论是简单粗陋如校内的洗手间,还是宽敞舒适的教师办公室都摆满了绿意盎然的植物和花卉。这富含生命力的勃勃生机,让人看着觉得周遭的空气都清新了起来。  不仅仅是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德育、课改、艺术、特色等取得的改革和成果也让人眼前一亮。会议上,干练飒爽的中山街小学校长黄靖除了向我们介绍学校的发展与转折,历史上取得的种种辉煌成就之外,她更表
期刊
“中国美育第一镇”容桂教育品牌解读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美育部署被提到国家层面。  经过《学校品牌管理》容桂课题组对全国多个地区的美育现状研究,我们发现目前的美育正处于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化意识形态高度繁荣,但美育品牌未形成系统。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学校品牌管理》为容桂教育局策划了系列的教育考察、研讨、沙
期刊
从宜宾市中山街小学到翠屏区凉姜乡中心校,车子一路从城区到乡村,空气越来越清新。我们对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中心唐元毅主任介绍的“有三位老省长”都到过的乡村学校,充满期待。在校门口下车,主楼外墙上布置的笑脸墙,正对着我们笑盈盈,心里一股暖流涌过。操场上一个班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用录音机放着农耕歌,学生们随着节奏在做农耕操。“播种”“插秧”“收割”“挑担”“推磨”……这些 “农活”竟然变成了优美的课间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