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应用护理路径模式对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髋臼旋转截骨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心理状态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路径模式对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护理路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
3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1-02
髋臼发育不良是目前发现的导致髋关节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髋臼的包容程度不全,髋臼实际负重面积明显减少,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明显增高,髋关节机械磨损的速度加快,造成髋关节出现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如治疗不及时病情最终会发展为晚期骨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功能出现严重的功能性障碍,许多患者在45岁左右将不得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本次研究对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0.6±1.8)岁;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3.2±0.6)年;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0.4±1.9)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3.1±0.7)年。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髋臼旋转截骨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主要内容:①常规例行心理干预;②统一饮食配備;③常规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④对症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主要内容:①入院当天了解病情和心理状态;②入院当天至手术前,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器械准备;③术后当天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④术后一周肌肉功能锻炼;⑤术后两周至术后一个月关节活动期;⑥术后第四周主动锻炼;⑦术后第六周下床活动;⑧术后第八周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围术期不良心理状态人数、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彻底或基本消失,髋臼包容状态、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后明显减轻,髋臼包容状态有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转;无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后没有减轻,髋臼包容状态、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仍然存在明显异常。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共计操作(96.18±10.53)min,经手术治疗后(104.37±13.26)d患者的髋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7.54±2.60)d;观察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共计操作(61.16±9.08)min,经手术治疗后(72.17±10.72)d患者的髋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2.94±2.15)d。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三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围术期不良心理状态人数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接受常规髋臼旋转截骨术护理后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后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9%。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对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护理服务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81.1%;观察组中有36例患者对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护理服务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7.3%。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旋转处理后的髋臼仍然为软骨对软骨的一种构造,勿需再塑形处理,与髋关节生物力学要求更加符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且难度较大,要求在临床护理服务方面给予密切配合。术前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争取能够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术后保证外展台使用正确,防止由于位置不当而导致骨块位置改变。该病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接受治疗,治疗期间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症状。局部皮肤在长期受压状态下,血液循环会出现明显障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被顺利咳出,肾处于低位状态,排尿不畅,很有可能诱发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肾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关节半脱位会使髋关节外侧力臂明显缩短,继发臀中肌功能不全,所以在手术治疗后加强臀中肌功能锻炼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4-155.
[2]于立普,张洪凤,于建华.髋臼旋转截骨术后康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8(18):2254-2255.
[3]赵云鹤,闫洪印、髋臼旋转与转子间外翻联合截骨术治疗成人扁平髋骨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2009,17(10):507-508.
[4]潘兵,叶虹.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6(12):169-170.
[5]王仲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13-114.
【关键词】护理路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
3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81-02
髋臼发育不良是目前发现的导致髋关节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髋臼的包容程度不全,髋臼实际负重面积明显减少,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明显增高,髋关节机械磨损的速度加快,造成髋关节出现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如治疗不及时病情最终会发展为晚期骨性关节炎,导致髋关节功能出现严重的功能性障碍,许多患者在45岁左右将不得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本次研究对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0.6±1.8)岁;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3.2±0.6)年;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0.4±1.9)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患病时间(3.1±0.7)年。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髋臼旋转截骨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主要内容:①常规例行心理干预;②统一饮食配備;③常规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④对症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主要内容:①入院当天了解病情和心理状态;②入院当天至手术前,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器械准备;③术后当天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病情变化;④术后一周肌肉功能锻炼;⑤术后两周至术后一个月关节活动期;⑥术后第四周主动锻炼;⑦术后第六周下床活动;⑧术后第八周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围术期不良心理状态人数、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治疗效果、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彻底或基本消失,髋臼包容状态、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后明显减轻,髋臼包容状态有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转;无效:症状表现经手术治疗后没有减轻,髋臼包容状态、髋关节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仍然存在明显异常。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共计操作(96.18±10.53)min,经手术治疗后(104.37±13.26)d患者的髋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7.54±2.60)d;观察组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共计操作(61.16±9.08)min,经手术治疗后(72.17±10.72)d患者的髋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2.94±2.15)d。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髋臼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三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围术期不良心理状态人数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接受常规髋臼旋转截骨术护理后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后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9%。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对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护理服务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81.1%;观察组中有36例患者对偏心性髋臼旋转截骨术围术期护理服务模式感到满意,满意度为97.3%。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旋转处理后的髋臼仍然为软骨对软骨的一种构造,勿需再塑形处理,与髋关节生物力学要求更加符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且难度较大,要求在临床护理服务方面给予密切配合。术前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争取能够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术后保证外展台使用正确,防止由于位置不当而导致骨块位置改变。该病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接受治疗,治疗期间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症状。局部皮肤在长期受压状态下,血液循环会出现明显障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被顺利咳出,肾处于低位状态,排尿不畅,很有可能诱发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肾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关节半脱位会使髋关节外侧力臂明显缩短,继发臀中肌功能不全,所以在手术治疗后加强臀中肌功能锻炼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4-155.
[2]于立普,张洪凤,于建华.髋臼旋转截骨术后康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8(18):2254-2255.
[3]赵云鹤,闫洪印、髋臼旋转与转子间外翻联合截骨术治疗成人扁平髋骨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2009,17(10):507-508.
[4]潘兵,叶虹.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6(12):169-170.
[5]王仲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