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121-01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加快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让学生热爱母语
学生不爱学习母语,原因很多,有语文教学本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学习外语的干扰。现在从学校到家长对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外语比学习母语还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外语课。从研究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有几所学校实验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是比着开,有的幼儿园也开外语课,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能是影响母语的教学质量。因为时间是常数,把时间用在学外语上,必然会减少学习母语的时间。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我主张小学最好不开外语课,集中精力把母语学好,从初中开始学习外语不迟。其理由:(1)学习母语要比学习外语容易得多。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学习语言开始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不在学龄时代而在婴幼儿时代,在他牙牙学语时期开始。儿童语言的发展完全出于需要,婴儿不会说话,因为要表出心意,随时随地学习,不到三岁,便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名称,能说简短的表达情意的话。学童入学以后,已具有口语发展的基础,对一些器物名称已很熟悉;开始学习书面语言,只要认识了汉字就会比较容易地读书、写话。学习外语先要从学习口语开始,当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双语同时进行,自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通过母语学习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脑科学证明,一般人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是通过母语的学习。学童正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好好利用这一时期学好母语。(3)儿童语言的发展不能仅靠学校,在家庭中和父母语言的交流,父母引发的情思,会创造很多的练习话语机会。如果是学习外语,有多少父母可以用外语和孩子交流呀。(4)因为母语学不好,是很难学好外语的;还因为学习外语必然会分散学生学习母语的精力,使母语、外语都学不好。
二、弘扬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言是有灵魂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语言不是空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所讲的“文道统一”,也就是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从来都不存在语文学科的纯工具性。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语文蕴含着浓厚的精神生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其灵魂就是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汉语教学不仅要体现汉字、汉语特点,而且还要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内涵。今天谈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过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失去得较多,这几年我们有所感悟。
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漠视人文精神,表现在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既不把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又不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儿童。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使儿童的人格受到感化,使个性得到发展。教学成了一种无生命活力的活动,语文学习成了机械地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的作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和我们所处的国内外政治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国内,我们受到长期的特别是“文革”时期“左”的思想干扰,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在年轻一代人中非常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在国外,也受到世界教育思潮的影响,西方的教育,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科学主义教育应运而生。由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教育逐渐衰落,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教育兴起,人文主义教育才又被注意起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在《新课标》制订以后,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艰难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和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三、提高学好汉字的认识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同时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全球唯一存在的符号文字。汉字的每个字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现代科学发现,汉字更适合电脑化原理的内在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和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将会发挥更大的生命力。有人说,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密切关系,这并不夸张。因为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术。当儿童学习汉字时,自然会开发人的大脑。可是我们自己对汉字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过去汉字难学的时代。必须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提高对汉字优越性的认识;一方面要重视汉字教学,学好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汉字、汉语是代表中华民族国格的。
当前,社会上和学校中存在着对汉字的轻率态度,我们可以随地看到错别字,学校对识字教学还不够重视,更不重视汉字书写,多数学生、老师的汉字书写不合格。今夏有一位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说:“如果中考作文中每个错别字扣一分,有的学生的分数就差不多扣光了。”这是多么惊人的事!现在的孩子写字越来越随便。有的老师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用字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个问题,每年高考、中考之后,都有人在呼吁,对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要大力规范。但是过后,谁又去作这件事呢?其原因,有环境影响,如报刊、广告、电视剧字幕等错误百出,对学生造成极坏的影响。同时,语文教学不重视汉字、汉语的规范是主要原因;因为不少教师本身的字写得不规范,课堂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当然他就无法要求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因此,学校和教师(不光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使小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学习规范字,从语音、语义、字形上严格规范。关键在于教师要起示范作用。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加快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一、让学生热爱母语
学生不爱学习母语,原因很多,有语文教学本身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学习外语的干扰。现在从学校到家长对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外语比学习母语还重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外语课。从研究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有几所学校实验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是比着开,有的幼儿园也开外语课,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能是影响母语的教学质量。因为时间是常数,把时间用在学外语上,必然会减少学习母语的时间。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我主张小学最好不开外语课,集中精力把母语学好,从初中开始学习外语不迟。其理由:(1)学习母语要比学习外语容易得多。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学习语言开始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不在学龄时代而在婴幼儿时代,在他牙牙学语时期开始。儿童语言的发展完全出于需要,婴儿不会说话,因为要表出心意,随时随地学习,不到三岁,便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名称,能说简短的表达情意的话。学童入学以后,已具有口语发展的基础,对一些器物名称已很熟悉;开始学习书面语言,只要认识了汉字就会比较容易地读书、写话。学习外语先要从学习口语开始,当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双语同时进行,自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通过母语学习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脑科学证明,一般人的逻辑思维的形成是通过母语的学习。学童正是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好好利用这一时期学好母语。(3)儿童语言的发展不能仅靠学校,在家庭中和父母语言的交流,父母引发的情思,会创造很多的练习话语机会。如果是学习外语,有多少父母可以用外语和孩子交流呀。(4)因为母语学不好,是很难学好外语的;还因为学习外语必然会分散学生学习母语的精力,使母语、外语都学不好。
二、弘扬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言是有灵魂的,马克思曾明确提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语言不是空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所讲的“文道统一”,也就是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从来都不存在语文学科的纯工具性。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语文蕴含着浓厚的精神生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其灵魂就是民族文化精神。语文是一门民族性很强的学科。汉语教学不仅要体现汉字、汉语特点,而且还要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内涵。今天谈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过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失去得较多,这几年我们有所感悟。
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漠视人文精神,表现在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既不把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又不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儿童。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很好地使儿童的人格受到感化,使个性得到发展。教学成了一种无生命活力的活动,语文学习成了机械地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的作业。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和我们所处的国内外政治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国内,我们受到长期的特别是“文革”时期“左”的思想干扰,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在年轻一代人中非常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在国外,也受到世界教育思潮的影响,西方的教育,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科学主义教育应运而生。由于科学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教育逐渐衰落,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教育兴起,人文主义教育才又被注意起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在《新课标》制订以后,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是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艰难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和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三、提高学好汉字的认识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同时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中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全球唯一存在的符号文字。汉字的每个字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现代科学发现,汉字更适合电脑化原理的内在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所独有的图形特征和视听识别的优越性,将会发挥更大的生命力。有人说,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密切关系,这并不夸张。因为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术。当儿童学习汉字时,自然会开发人的大脑。可是我们自己对汉字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过去汉字难学的时代。必须转变观念,一方面要提高对汉字优越性的认识;一方面要重视汉字教学,学好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汉字、汉语是代表中华民族国格的。
当前,社会上和学校中存在着对汉字的轻率态度,我们可以随地看到错别字,学校对识字教学还不够重视,更不重视汉字书写,多数学生、老师的汉字书写不合格。今夏有一位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说:“如果中考作文中每个错别字扣一分,有的学生的分数就差不多扣光了。”这是多么惊人的事!现在的孩子写字越来越随便。有的老师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用字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个问题,每年高考、中考之后,都有人在呼吁,对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要大力规范。但是过后,谁又去作这件事呢?其原因,有环境影响,如报刊、广告、电视剧字幕等错误百出,对学生造成极坏的影响。同时,语文教学不重视汉字、汉语的规范是主要原因;因为不少教师本身的字写得不规范,课堂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当然他就无法要求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因此,学校和教师(不光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使小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学习规范字,从语音、语义、字形上严格规范。关键在于教师要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