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最常采用的材料就是混凝土,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在对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对混凝土所具有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着重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混凝土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特别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人们对与住房以及办公建筑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着建筑工程行业对于土木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趋向于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工程建筑方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负面影响,严格要求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施工,强化施工技术。
  1、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就是指利用胶凝材料将已经收集好的各种材料进行胶结一种复合型材料,可以简称为混凝土。从组成材料角度出发,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是砂石,然后把砂石和水按规范化的混合比例进行有机结合,在不断均匀搅拌的基础上形成的水泥性质的混凝土。近年来,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成为现代化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最主要施工材料之一。
  作为一種被大量运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它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1具有良好的可被运输的能力。
  1.2良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在一般环境下不易被腐蚀和非人为的破坏。
  1.3可塑性好,尚未凝结的混凝土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被模板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
  1.4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内部钢筋等材料从而增加良好的整体性,可用于抗震、抗爆等用途。
  1.5组成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材料都为砂石,产地广泛,便于生产。
  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2.1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构成的主要原材料,由于硅酸盐水泥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含有的水化热量较高,大体量现浇混凝土结构很容造成裂缝的出现,水泥含量越高,混凝土的内部收缩就越大,更容易产生裂缝;另外,就是其他成分像含沙量过大,外加剂使用不当等都会诱发裂缝问题的出现。
  2.2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温差的变化
  温差过大容易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容易引发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所以要严格控制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浇灌的温度问题,超过其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就会破坏混凝土原有的拉力,造成这些混凝土的开裂,所以对混凝土浇灌时候的温度进行降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开裂的概率,可是大多时候施工场地的温度是无法控制的,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其他的材料对其进行降温,用非水泥材料代替水泥从而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大大降低,与外部的温度温差也不断减小。
  2.3水泥强度的因素
  对混凝土结构来说,要想保证其质量,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强度与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强度成正比,在水灰比强度相等的前提条件下,采用高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要比低标号的高,因此在结构施工的时候,一定不能用错水泥标号,根据设计要求和外部环境确定水泥标号,恰当选择品种和标号,优先选用高标号水泥进行配置,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
  2.4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不到位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时,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常常会因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未对浇筑中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有效的振捣,或是在浇筑结束后没有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这些施工工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在终凝后的强度,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技术
  ①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科学加入添加剂。加入添加剂之后混凝土自身的自缩数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加入添加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混凝土添加剂规范化技术规定,确保添加剂的安全性。②在混凝土中适当添加增强性材料。具体来说,混凝土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抗拉性能的材料来提升混凝土的实际抗裂水平。增强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以及多种无机纤维材料等。③可以通过科学设置混凝土的混合比例来增强其抗裂性能。混凝土结构的配比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实际质量水平以及性能情况,需要根据准确的计算以及科学的技术方法来得到混凝土的实际配比比例。而且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之前,相关的技术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配比情况进行合理验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比方法,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2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第一,减少用泥量。因为水泥在进行水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热量,水泥因为受到了混凝土表面参数的约束,释放的这些热量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样这些热量就聚集在了混凝土的内部。在这种情况情况下,混凝土就会出现一定的温度应力,如果想要使温度应力得到减小,就要相应的减少水泥的用量,这样就可以使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得到相应的减少。在施工中可以用其它的材料代替部分水泥,搅拌技术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现阶段水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热水泥,这样的水泥本身所含的热量就比较低,所以也可以对低热水泥进行相应的选择,进而达到降低水热现象的目的。第二,控制浇筑温度。因为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浇筑温度发生的变化,就会使混凝土的温度受到影响。进而使混凝土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所以混凝土的浇筑早土木工程建筑中应该尽量避免在高温或者夏天进行,如果不能避免在夏天进行浇筑,就要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冷却,进而将混凝土的僵住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三,强制降温。在施工中要尽量避免混凝土问题的出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性降温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降温,最终达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得到降低的目的。   3.3利用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进行降低
  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进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者其外部环境温度过高都会引起其内部应力的相应增加,内部应力的增大就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可能性。要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应力通过降低温度应力来降低内部温度的约束力。除了上文提到的约束力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用蓄水池保持混凝土温度的相对恒定,用暖棚对混凝土的最低温度进行限定通过这些措施达到对混凝土内部温差的控制,进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此外对想办法减少地基的约束力进行减少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面积深厚度的混凝土容易导致地基的约束力过强,通过设置滑动层的办法可以减低混凝土的施工厚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外部的约束力。
  3.4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过程进行控制
  在浇筑前,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要制作好试块,待日后送质检站进行检测,方便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用振捣器进行充分的振捣,振捣器的插点要均匀分布,不允许遗漏。砼浇筑可以间歇施工,但必须在正确的部位留施工缝。在浇筑结束后,应当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两到三次抹压,再及时用塑料薄膜或是保鲜膜进行覆盖,保温养护,待混凝土完成初凝后每天定时进行洒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期限为7d,如养护不周则易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未到设计规定期限不允许拆除底模及支撑,但是侧模可以拆除,必须等到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3.5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技术
  3.5.1大截面的加固方法
  用钢筋对原有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清洁处理,然后对其变化采取增加钢筋的计算处理,对围套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最后用砂石混凝土进行加固捣实。加大截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面加高,另一种是下面加厚,上面加高这种方法适用于梁的支柱抗弯性,上部的载荷靠附加纵筋承受能力。对其上部进行加厚适用于梁跨的抗弯程度不同,可以采用对梁下加厚的方法,用计算机模型计算需要的钢筋数量。当柱上有梁时候需要用一个斜着的支架对主梁进行支撐,两者之间的连接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当梁的横截面与要求的相差不大时候,就要选择加厚50mm,重新把新钢筋的类型和原有钢筋进行配对,进行一个三面的围套,用梁支撑主梁的时候就需要在梁上设置一个斜托其的支架,按照四十度左右的角度对主梁进行一定的角度设定,加入一定的浮动钢筋。用焊接方式进行与原有
  3.5.2钢筋进行连接
  黏钢加固技术是在土木工程机构中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用特定的胶水对其进行固定和黏结,对继续扩大的裂缝进行及时的修补和稳定,这种方法可以防止一个正常裂缝的扩大化,加固用胶必须是高黏度、高强度、耐久性强的结构胶。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方便,加固施工场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很小,钢板年黏结后对以后的施工影响很小,外观依旧保持完好,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的继续发展和扩大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4、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控制管理越来越被广大的施工单位所重视,混凝土施工作为整个土木工程建筑中最为关键重要的环节,对于后期工程的建设开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施工的管理人员要具备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从整体入手,系统化的着手质量控制建设,通过科学的方案制定、专业的原材料质量检测以及合理的环境分析等手段,促进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刘国清.建材与装饰.2017(51).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谢文利.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邹亚琦.建材与装饰.2017(32).
  [4]探讨土木工程的施工新技术[J].冯思.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5]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王春华.散装水泥.2017(02).
  [6]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韩巧平.山西建筑.2017(04).
  (作者单位: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加,同时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日趋重要,其对于高层建筑工程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并且为了保障高层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其施工管理。本文简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特征,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建设施工及其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
文章论述了综合应用泰尼纤维与维尼龙聚合物防水剂,"防"、"堵"结合,能够提高外墙防水性能.
摘要:工业及民用建筑建设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同时也需要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规范化、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进行。只有部门与员工之间的良好配合,并且保证施工建材的有效性,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开展,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规范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民用及工业建筑建设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采用浸渍法将不同浓度Co(NO3)2溶液浸入多孔γ-Al2O3载体中,得到Co(NO3)2/γ-Al2O3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下烘烤1小时。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