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前后的中国新诗,在发抒文化新人的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西方世界的中国式观察、理解与想象,"西方"以不同的方式、姿态与面貌出现在许多诗作中,或破败凄凉,或冷漠无情,或友善阳光,或浪漫自由。多数诗中的"西方"具有本体形象性和展示性;但有些诗中的"西方"则仅是诗人言咏的引子,到场而无形。纵向而言,那一时期新诗中的"西方"经历了一个由主观感受型向具体客观型转换,由冷漠、灰暗到友善、斑斓的形象演绎过程。作为异质元素存在,"西方"不仅彰显了诗人们的现代世界观念,而且为中国诗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